国庆双雄,《长津湖》 Sir磁盘。
该每年保存一次节目了。
“面子”没变。
强阵容、大排面,中国电影最高规格的集结。
但翻开它的“里子”。
Sir差点没敢认:
《我和我的父辈》
毋庸置疑的国片超级IP: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31.36亿。
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28.3亿。
于Sir,还是每年必看的顶级“业内竞演”。
名场面不少:
英雄的回眸;
老者的坚忍;
市井的背影;
少年的跃动……
这次,不仅继续稳守国产第一合家欢电影的位置。
还增添一个关键词:“新”。
新导演:吴京、章子怡、沈腾,唯一的“三朝元老”是徐峥。
新类型:首次出现科幻故事。
新题材:从家国到父辈。
曾经的宏大叙事,正一步步聚焦、落地、翻新。
—— 前言 ——
《父辈》延续系列结构:
四位导演,掀开四个时代篇章。
战争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开放→新时代,面向全年龄层;
燃点,泪点,笑点,嗨点,照顾每一类观众。
Sir的观感,这次融合更自然。
它们互为统一,又充分展现出每个导演的长项。
Sir一个个给你们撸。
《乘风》
导演:吴京
主演:吴京、吴磊、张天爱、李光洁、余皑磊、魏晨、白那日苏、江水、逯长恩、张恒瑞
1942年,抗日战场,一对父子兵。
都是吴京擅长领域:
战争,军队,和“铁汉柔情”。
八路军冀中骑兵团里,有一对真实的父子:团长马仁兴(吴京 饰)与通讯员马乘风(吴磊 饰)。
上阵父子兵?
吴京还是了解军人的。
上来先一顿胖揍。
发现儿子帮老百姓干活时偷懒,父亲一脚把他踹进河里,一点面子不给。
军人嘛,打一架才是最大的温情。
当然是“闲笔”。
更是为接下来的主线作铺垫——不讲人情的战场。
危机是一次营救与自救,叛徒暴露了骑兵团的位置,引来日军进攻,但此时骑兵团不能撤。
他们还要掩护村民转移。
一边是日军的重火力围剿,一边是行动迟缓的百姓……
怎么选?
吴京是了解男人的。
注意,抉择的是父亲。
——镜头此刻却打在儿子身上。
这不仅关乎战时决策,更是马仁兴的教子之课。
使命、荣誉、仁爱,是父亲想教给儿子的。
但往往。
牺牲、离别、伤痛,才是战争最终教给每个新人的。
最终决战,视觉冲击推至顶峰。
静中有动
骑兵团隐于青纱帐中,悄然抽刀,无声下令,迈出誓死的统一步调。
看准时机。
冲锋、厮杀、嚎叫,以小博大。
燃,不仅在场面,更在于注入血肉的传承。
什么是“父辈”?
是马仁兴于马乘风。
更是父子俩于我们——那些撑起过民族脊梁,用生命来言传身教的个体。
《诗》
导演:章子怡
主演:章子怡、黄轩、袁近辉、陈道明、海清、任思诺、彭昱畅、李乃文、耿乐、杜江
BGM切换,进入章子怡主场:
1969年,大西北戈壁滩。
开场呼应上一篇,还是孩子。
他们在黄沙尘土中嬉闹玩耍,突然,被远方的巨响吓一大跳。
戈壁上的乐园,平地惊雷……
这是哪?
一个全景,拉开帷幕:
四口之家,父亲黄轩,母亲章子怡,一对兄妹。
远处,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
那声巨响,正是试车(机器设备试验运行)失败后的爆炸。
孩子们对这样的巨响并不陌生。
但他们不知道,每次试车失败,都可能有人丧命。
其中包括他们的父亲。
这是一首带血的《诗》。
章子怡没有急于展现苦情,她为这个故事注入浪漫而细腻的女性叙事。
一首关于“欺骗”的《诗》。
温暖的日常,泛黄的回忆,掩盖着失去丈夫/父亲的事实。
同时,还要继续隐瞒她的工作:
火药雕刻师。
“与死亡共舞”的职业。
为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火药雕刻师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度去休整火药,比如刀片不得与金属外层磕碰,因为一丁点的碰撞与火星都会引起火药爆炸,而一旦出现爆炸,雕刻师几乎没有逃生可能。当时全国从业者一度只有二十余人,却是我国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什么要骗?
善意的谎言,是为保护那个年代最稀缺的品质——想象力。
什么是父辈?
是章子怡笔下隐忍的父亲母亲。
也是在那个时代为我们种下希望的人
哪怕身处现实的阴沟。
也要延续仰望星空的轻盈。
《鸭先知》
导演:徐峥
主演:徐峥、韩昊霖、宋佳、欧豪、陶虹、贾冰、张雨绮、焦圣祥、倪虹洁、樊雨洁、张建亚、张芝华 、张国强、宁理、胡可、沙溢、马书良、曹可凡、万茜、祖峰主演,张艺谋特别客串
复古色调,上海弄堂,小人物喜剧。
几乎是徐峥长在骨子里的调调,舒适且对味。
叙事层次丰富。
从群像,到个体,扬起新时代的风,旧时代的尘。
《鸭先知》是一尊精致到足以映射时光的匠品。
视点足够小。
开篇同样以孩子的角度展开:
冬冬的“两位父亲”。
一位,聪明机敏,精打细算,是弄堂邻里间的热心肠,好助手。
另一位,爱夸海口,爱逞能,想发财却滞销一堆药酒,是被妻子嫌弃,被邻居嘲讽的“窝囊废”。
哪个是亲生的?
都是。
自豪和羞耻并存,这是个在孩子心目中失位的父亲。
他,在自以为的天赋,与客观现实之间挣扎。
故事,则在励志与幽默间反复横跳。
绝望之中,干脆破罐破摔。
拍广告!
中国大陆第一个电视广告应运而生。
别笑,这是真事:
改编自中国第一个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诞生的故事。
1979年1月28日15时30分,上海电视台播出了长达1分35秒的“参桂养荣酒”电视广告,并同时打出10秒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开始受理广告业务的联系方式。电影几乎复刻了原版的拍摄分镜。
故事最后满屏回忆杀:健力宝、太阳神、南方黑芝麻糊、柯达胶卷……熟悉的广告滚动播放。
诚然,看起来不算特别“伟大”的篇章。
但正是这些近距离的小细节:
父亲的尴尬、出糗、失意,以及面对儿子时必须强撑起的乐观……
逐渐勾勒出一个说不上多伟岸,但绝不平凡的“人”的轮廓。
如果这里的“父辈”是“鸭子”
为什么“鸭先知”?
并非碰巧遇上春江水暖。
而是在生活里泡得足够久,感受着真实的寒凉。
才能敏感地抓住那一丝暖意。
《少年行》
导演:沈腾
主演:沈腾、洪烈、马丽、艾伦、辣目洋子、常远、吴昱翰、周庆昀、王成思、宋阳、李海银主演,李雪健以及张小斐特别出演
沈腾自导自演,还融入科幻元素:
2021年深圳,单亲家庭的孩子,迫切需要获得父亲的帮助。
于是……
他收获了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人(沈腾 饰)。
即使初次执导,Sir丝毫没有担心过沈腾的部分。
为什么?
主演阵容:沈腾+马丽。
主演嘉宾包括艾伦、常远、吴昱翰、王成思、宋阳……开心麻花集体出动。
更别说还有张小斐、辣目洋子。
笑,是基本盘。
Sir更惊喜的是,哪怕它题材科幻,搞出时空穿越,把主角变成机器人……《少年行》并没有因此显得脱离现实。
反而平实且接地气:
机器人“爸爸”,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投篮超牛,跑步超快,表情超酷。
但……
如此放飞的设定框架,却只用来满足一个小男孩的小心愿。
可能吗?
当然有反转。
这反转不仅体现在剧情(虽然你绝对猜不到,但Sir也不能剧透)。
更是沈腾在幽默阳光的表面下,隐秘的追问。
随着时代进步。
“父辈”的概念,既在传承,也在丰富
除了无坚不摧,无所不能。
我们还在期待怎样的父亲?
—— 结语 ——
不难看出来,Sir始终在强调一个“小”字。
这也是整个系列逐渐清晰的曲线:
《祖国》,《家乡》,《父辈》,不断聚焦。
甚至新作的故事编排:
从大家景仰的“父辈”,到记忆中的“父辈”,真实的“父辈”,再到孩子们希望的“父辈”。
不断浓缩。
这不仅仅是主旋律在落地。
更代表国产电影,越来越在乎人物的厚度,故事的扎实度。
所以,故事虽然小。
但对电影的野心一点不小。
精心雕琢的制作层面,更多被“藏起来”。
《乘风》里的战马冲锋,全程实拍。
1:1还原战壕,使用超过200匹马,反复冲锋。
演员表一个容易忽略的名字,《亮剑》孙德胜扮演者江水,重归骑兵团。
还原到什么程度?
群演被战马撞飞,导演把控细致到每个人枪支的背法。
下雨时怎么背,平时怎么背……
更别提幕后这一串:
动作指导:袁和平;美术指导:霍廷霄(《霸王别姬》《英雄》);摄影指导:黎耀辉(《花样年华》《无间道》);剪辑指导:张嘉辉(《战狼系列》《流浪地球》《叶问系列》)。
《鸭先知》里,有一段独特的“戏中戏”。
徐峥饰演的父亲,拉来电视台想当导演的小摄影师(欧豪 饰),找邻居当演员,用自己家做布景,到最后还拿张艺谋开玩笑。
别蒙我
我可拍过电影
还有这些藏在光影里的打磨:
调色和摄影,纵深和构图,Sir甚至有种看“韦斯·安德森”的错觉。
说到底。
缩小,并不意味着局限。
而是主旋律作品更忠实于“电影”本身。
电影是什么?
是相信下一条会比这一条更好;
相信坦诚会比说教更动容;
相信一个完整而立体的人物,会比数据建模的“人设”赢得更长久的喝彩……
尤其在市场被步步紧逼的今天。
专注于电影,可能越来越像一件“小事”。
但它绝不卑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