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侠盗一号》成为美国第一波时事时,电影方面表示,这部《星球大战》的外传不会成为系列,只有这一集没有分号。
当时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在好莱坞的大片种类中,不出续集的电影无非两种,一事电影既烂又没有赚到钱,第二种就是电影的故事线到头了,主要角色的命运也有了圆满的终结。
但看完电影我就释怀了,也明白此中深意,就电影的故事来说,所有主要的角色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慷慨就义,无一辛免。后面查了查资料,发现其实这一部星球大战的外传,其实是为了补许多年之前第3集与第4集之间的一个坑,故事源头不过是来自于第4集开篇的一句台词卡:反叛军(盟军)间谍秘密窃取帝国的最终武器,此款武器就是星战系列里鼎鼎有名的武器——死星。
除了去年的《星球大战7》,我之前没有看过其他的星战系列片子,因此我对这一部《侠盗一号》也没有太多时间意义上的共情心理,尽管我知道片末出现的黑武士维达和莱娅公主对星战粉来说意义非凡,但我并没有什么感觉。
在我看来,《侠盗一号》在表达上以及结构上更像是09年的一部国产片《十月围城》。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只有美国能够出《星球大战》这样屹立50年不倒的电影?为什么星战文化可以在美国如此成功,甚至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图腾一般的精神力量?文章从美国整体历史短暂,积累不深羁绊不深,从而在文化上充满了包容性,而美国人们也渴望更宏大的精神力量,从历史中找不到,便自己来创造,这是一种充分且必要的精神选择。
对此我更没有共情心理,但我试着去理解,星战文化于美国人而言不可或缺,如果把正统的星战系列称之为美国人民心中的史诗,那么《侠盗一号》中讲述的恰恰就是一部犹如《十月围城》一般的小人物捍卫文明的血泪史。
在漫长而浩瀚的星战史诗长河里,这是很小很小的一段历史尘埃中的故事,关于奉献关于舍身取义关于希望。
电影共和体制覆灭,绝地武士崩溃的时代,银河帝国统治之下,人民纷纷起义,帝国试图创造一款名为死星的武器震慑同盟军,女主角琴·厄索的父亲是死星武器的一名设计人员,他无心恋战,尽管表面上屈服于帝国的统治,但内心并未崩坏,他在死星的设计中留下一个致命的缺点,只要毁坏死星的反应堆,便可遏制死星的力量。总而言之,毁坏死星是革命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盗取死星设计图找到死星命门则是对抗的关键。电影的主线故事便围绕着琴·厄索协同一群敢死队远赴武器星球盗取死星设计图的故事。
这一路上的冒险,实则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慷慨就义,电影的后半段,当侠盗一号小分队中的成员一名一名倒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与《十月围城》中的剧情设置异曲同工,民国革命初期,孙文到香港会议,行程被泄密,杀手汹涌而至,一群身份卑微但深明大义的民间义士站了出来,为保护孙文离港一一牺牲。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十月围城》,还是《侠盗一号》,甄子丹都在其中扮演了一名义士,还挺有趣的。
当电影中机器人K-2、觉醒的飞行员、姜文甄子丹扮演的一对好基友、甚至男女主角,他们相继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心中的希望慷慨赴死,或多或少还是会给人一些感动的。某种程度上而言,就这种经典的剧作模式,因为有了某种共通的情绪表达,我认为《侠盗一号》比《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好看太多。
电影的各种演员也都符合观影预期,姜文甄子丹两位华人演员在其中也并没有什么画风不一的问题,尽管戏份不是太多,但角色设置也还比较重要,甚至甄子丹在片中还有几场比较酷的个人表演戏,出场时一人挑战一群帝国士兵的段落,分分钟让人想到08年的《叶问》:我要打十个。
尽管我看的不多,但我却这样认为,所谓星战,其实也就是某种人类战役的半科幻半神话的演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治与反统治,起义与反起义,正义与邪恶,为了希望为了自由,愿原力与你同在,我喜欢这一部《侠盗一号》。
题图:《侠盗一号》剧照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