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郑阿里通讯员吴梦飞朱振法李家辉
2月22日,位于毛毛雨淅淅沥沥、丽水市庆元县的蔡丹村格外热闹。村民们没想到小开馆仪式能吸引全省各地的人。参观者也没想到全省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会在小山村开业。
原来这里坑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和位于龙川市的龙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当天相继开馆,也是全省第一个开门迎客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七山天数二分战”的浙江生态资源街底丰富,在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稳步前进。计划中的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标准也将点燃。
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将如何推进生态保护,又将如何改变人们的观念?我们可以从这点状开花的探索中找到答案。
浪漫地与自然相遇
看螳螂悠闲地走路是“正经事”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放眼全国,这个概念也很新颖。
体验地是以生物多样性体验观为主题进行自然科普和体验的地方,周围还有配套的野外体验场。"它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或露天公园."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副局长刘春龙对记者说,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可以用“馆、线、课”来表达。特别是可以利用科普的体验观、野外实践的野外体验路线、自然科学教育的研究过程、生物多样性体验是区别于其他场所的最大特征。
坑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展览馆。吴梦飞照片
坑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就是这样。从庆元县城出发,乘车约15分钟到达蔡丹村。
在你来之前,如果你还纳闷为什么建在小山村里,在村子里走几步就不会感到惊讶了:溪水潺潺,鸟鸣,墙壁上画着蝴蝶油漆,树上挂着村民亲手做的鸟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绿油油的草地上杂乱地躺着弯曲的树干、枯萎的落叶和两只6厘米长的螳螂。相反,绿色用强壮的后腿爬到了绿色式的顶部,额头上的两个触角径直出现了——个野外的场景,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展馆内。)“生物多样性经验的重点在于经验。」坑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设计师崔宁杰介绍说,室内展馆是一栋两层的小建筑,总面积不大,但处处重视经验和互动。与一般展馆的固体展品不同,体验展示的大部分是生物和生活环境,让参观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
“我知道这是新种蘑菇!“在大型真菌展厅,一个村民对认出蘑菇感到兴奋。他看到的是褶皱的油袋蘑菇,颜色鲜艳,看起来像一把小雨伞,但却是真正稀有的东西。2020年5月,在白山组发现了起皱的油囊蘑菇,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大型真菌分类学杂志《MycoKeys》上。
室内展馆注重经验,室外路线是让观众沉浸其中的“长知识”。从展览馆大门到村子后山约500米左右的乡村道路是“野外鸟类观察课”的主要道路。这里农田和森林交错,在丰富的生态环境中,各种鸟在内生。
“白衬衫,黑领带是大山雀,黄衬衫,不打领带的是黄福山鸟。”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文文的带领下,记者沿途遇到了20多种鸟。在村子后山,可以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进行昆虫和植物等体验过程。
“我们通过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来训练观众的观察力、集中力、自然知识和经验。”张文文说。可见,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不仅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升级,还需要更加注意观众的体验感。
“为了确保这种体验感,规范体验地建设,去年7月公布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价导则》。”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雷振松说。位于庆元和龙川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建设的。
不仅是丽水,以后随着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标准的公布,浙江各地将进一步规范建设体验地。
拿什么来保护你?
不断“暴露”的生物多样性
“这只虫子在动!”“是犀牛龟。额头上有一个长角,一般很难看到!”听解说员介绍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点头。
“乡下的孩子更需要这种科普知识。“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峰直言,城市孩子可以去博物馆、动物园等地方,获取生物知识的方法很广泛,但更接近自然的乡下孩子更需要这样的地方。此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生态保护的耐心和好奇心也增加了。
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青良峰科技馆受到了这样的期待。科技馆存放着大量动植物标本,馆内模仿森林生态系统建立森林生态街区,更是生动地展示了保护区核心保护对象梅花鹿的标本和6只骨骼,生动地展示了清凉峰的生物多样性。
“对生物多样性的热情越来越高
,一些学校也希望到这里开展研学活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生态科科长徐军告诉记者,2019年清凉峰科技馆就专门扩建生物多样性展厅,一边通过视频及图片等形式,系统地展示清凉峰生态系统及清凉峰动植物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一边通过科普互动来对研学团队进行科普教育。这些尝试为浙江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打下基础。在省生态环境厅最近的一次征集中,全省有意愿做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单位有40余家。金华市、宁波市海曙区等地,都在抓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这个热点。
“建设体验地,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刘春龙介绍,丽水地处浙西南,生态环境优越,生态指数连续18年居浙江第一。尤其是这些年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百山祖角蟾、皱盖油囊蘑等全球新物种被发现,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是如何保护它们,人们似乎还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的九龙湿地公园便是一例。去年三四月份,这里吸引了大量游客,目的只有一个——观赏如梦如幻的萤火虫奇观。小小的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这几年,随着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才有了如繁星闪烁般的美景。
“萤火虫虽然好看,却非常怕光,光污染和生态污染都会影响它们的生存。”对萤火虫颇有研究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曾说,如果不加节制地开发旅游,对生物多样性来说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或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第一步。放眼全省,各地提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的,不在少数。“省里也将出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省级标准,让体验地建设更加规范,成为浙江保护和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窗口。”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处长陈云娟说。
保护发展两不误
蝴蝶扇动翅膀
也能创造经济
看着村里刚开馆的体验地,蔡段村党支部书记吴华格外激动。对于今后村子的发展,他早已心中有数。
“今年我们打算在村口建一个蝴蝶谷,丰富研学内容。”吴华说,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只是一个窗口,今后他们将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发出更多旅游产品,让游客走进来、住下来,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吴华的设想有着现实基础。村里原本就有文创综合体、青瓷馆和木艺馆等,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今后如果能把生物多样性研学路线开发出来,无疑能进一步丰富村里的旅游资源。“过年前,就有不少周边的百姓专程来看我们的体验地。”言语中,吴华很是满意。
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能打通“两山”转化的通道吗?在泰顺罗阳镇大溪源村,这一设想,已经成为现实。
泰顺大溪源蝴蝶谷。黄维业 摄
大溪源村位于一个峡谷,四面环山,过去发展经济不占优势。但是依托这里的山水资源和适合蝴蝶生长的气候,当地开发出了一个网红项目——大溪源蝴蝶谷。
“峡谷、蝴蝶,这些词组合起来就是吸引力。”大溪源蝴蝶谷负责人牛彪介绍,蝴蝶谷的蝴蝶都由本地蝴蝶培育而来,可以开展观光、加工和研学活动。去年一年他们就吸引了十几万人流量,收入近200万元,极大带动了乡村振兴。
沿着生物多样性体验的路子,当地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径。牛彪说,当下他们正结合村里的4条峡谷,计划再开发萤火虫谷、欢乐谷和探索谷,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
从体验地的建设标准到体验地的落成、文创产品的开发,再到周边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这条路,走得通!”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庆元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吴志文说,“让本地的特色生态文化走出去,这其实也是一种本土生态文化自信,进而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多样生物资源不单吸引省内研学团队。崔鹏告诉记者,他曾和法国的游学团队做过交流,准备让国外的孩子也到浙江开展研学。尽管后来因为疫情,计划搁浅,但他仍看好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
连点成线再成网,可以进一步放大“两山”转化的生态优势。崔鹏举例道,遂昌可以建设偏向数字化的体验地,加入AR/VR的特色;龙泉住龙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旁边就是红色小镇,可以探索红绿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讲好自己的生态故事,就是最大的红利。”雷金松表示,丽水一直创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庆元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龙泉住龙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组成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体系,相信更多的体验地建设会让公众更加真切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山区26县找到更多“两山”转化的通道。
【浙江新闻+】
我们为何要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崔鹏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事关我们人类的未来。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让全社会公众,都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呢?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坑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展示馆里的活体展品。吴梦飞 摄
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搭建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行踪隐秘,形形色色的植物难于辨识,在我们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横亘了一道鸿沟。通过开展体验地建设,让丰富多样的自然“精灵”以简单直观的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有助于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与科普研学旅行紧密结合,可以打造科普研学场馆设计与建设、体验地周边产品研发、研学生态旅游一体的产业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促进山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着力点。
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为山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缺乏生物多样性知识体验的场所,丽水市庆元坑里、龙泉住龙等体验地都建设在乡村,这为山区的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了接受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的机会,为山区青少年和儿童搭建了第二课堂,为丽水市打造生物多样性公众科学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物多样性体验是培养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国际上自然体验教育发展已久,我国自然体验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将为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注入不竭的动力。
(作者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参与丽水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标准编写和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