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产生了20个台风,其中8个登陆我国大陆,特点是生成水和登陆水明显较多,登陆地偏北,路径复杂多变。目前台风防御措施有效,登陆我国的台风影响总体上大于弊,台风雨有效缓解了东部和北方地区的高温和干旱。
截至8月1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产生20个台风,比一年同期平均(约12.2个)多60%,其中8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比一年同期平均(3.7个)多1倍以上。
据气象部门专家介绍,今年台风主要有五个特点。
生成数和登录数明显多。今年台风生成数和登陆我国大陆数分别比全年同期多7.8个和4.3个。其中,从8月8日到17日的10天内,接连生成了7个台风,3个登陆了我们大陆。目前登陆的8个台风相当于年均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数(7 ~ 8个)。
台风登陆点向北,浙江地区特别多。今年有4个台风登陆上海、浙江,比常年登陆浙江地区的台风数(1个)异常多,是1949年以来最多的一年。
台风“云雀”于8月3日上午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陆,受到影响,华东出现了大量降水。浙江省海盐县正在下暴雨。中国气象网图
台风登陆时平均强度弱。在8个登陆台风中,只有1个登陆时的强度为强台风级(“玛丽亚”),其余7个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平均登陆强度为26米/秒(10级),比平均每年32.8米/秒(12级)弱。
台风路径复杂多变。第四号台风“艾云尼”在华南沿海盘旋,在华南登陆了三次,其中两次在广东登陆,一次在海南登陆。第12号台风“云雀”以“”途径移动,在日本登陆后登陆我国,分别在日本南部海域和东海盘旋了两次。第16号台风“Bevega”在广东西部近海盘旋了两圈,先后三次登陆海南琼海(热带低压)、广东阳江(热带低压)和雷州(热带风暴)。由于引导台风移动的气流弱,以及多个台风之间相互牵制的影响,这一台风的形成或近海盘旋或蜿蜒的复杂移动路径大大提高了预报预警的难度。
台风降雨缓解了高温干旱,但局部出现了旱涝转换。由于预报警报和及时的防御措施,8个登陆台风的影响大于弊。深入内陆的台风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有效地缓解了高温和干旱。今年首次登陆我国的台风“艾云尼”的降雨有效缓解了广东和江西南部初期发生的春旱。北上内陆的台风“安比”、“摩羯座”和“温比亚”除了“温比亚”在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城市涝和农田被淹没外,台风带来的雨水缓解了我国东部和北部地区的高温天气以及黄海、辽宁、吉林等地的干旱。
2018年第18号台风“威比亚”路线图。中央气象台
台风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温、夏季风、西太平洋亚热带高压(简称亚高)强度密切相关。
今年6月至8月,西太平洋热带海洋表面保持温暖,有利于热带对流的发展,加上夏季风强,今年产生了很多台风。另一方面,7月中旬以来,主导台风移动路径的副高强度强,位置全年明显高于同期,其中7月末至8月初副高西段山脊位置达到北纬40度附近,全年达到北纬10个纬度(约1000多公里)。台风通常沿副高南方外围环流场移动,副高异常向北移动,导致今年台风的发源地——北和移动路径北,也是多场台风移动到浙江沿海登陆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最近一个月台风生成集中,出现了两次“三大共县”现象,多台风活动分散了海平面大气能量,限制了每个台风增强的条件,到今年为止台风强度总体上较弱。
中国气象局台风和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预计,8月下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仍然活跃,将出现1 ~ 2个台风,对华南沿海产生风雨影响。另外,位于日本南部两面的今年第19号台风“苏力”将于22日至25日给我国东海、黄海、东北地区带来较强的风雨。预计9月西北太平洋将发生6 ~ 7个台风,比一年同期(4.9个)还多,其中2 ~ 3个登陆我国,比一年同期(1.8个)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