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殷悦社区
今天是我和同事王先生去玉耳社区做志愿者的日子。
我们驱车前往古城,大丽路上几乎没有车,路显得特别宽阔。来到玉洱路东口,路口已经拉上了警戒线,两位交警同志检查了我们的证件和单位证明之后,让我们进入了古城。玉洱社区办公室所在的四合院日常进出的门关闭着,只有服务厅的门还开着,一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指挥大家排队、扫出入二维码、为进入大厅的人测体温:“不要急,不要慌!人不多!特殊时期,大家排队隔开点,距离1米以上啊!”原来,从今天开始社区全面加强管控,每户居民2天才能安排1人出门采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居民出入除了扫码还需要临时通行证。
进入服务厅,前台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的柜台前接待居民,多数是办通行证的;柜台南边的志愿者服务台前已经有社区志愿者在给居民发放消毒液。
赵满旭主任见我们来了,从办公桌前站起来,叫上负责消杀的李定安大叔、负责办理出入证的赵红梅、张六妹大姐带着我们和镇政府的几名志愿者朝小区走去。
来到一个住宿区门口,透过紧闭的大门可以看到小区不大,只有两栋小楼、十二户人家和一个小小的院子,没有门卫。赵主任说:“这是一个混合小区,人虽不多却有好几个单位的人,有三户是租房居住的。”说完,拿起小喇叭,对着小区喊:“各位居民,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请各住户到户口或暂住证所在社区办理出入证,玉洱社区居民现在就可以下楼办。”许久也不见人下来,我们才往第二个小区走去。
路上,我问:“这小区怎么没有物管和保安?”赵大姐给我解惑:古城有很多老旧小区,过去是单位房,后来单位因为合并、解散、破产各种原因不存在了,小区没有物管;还有像月牙塘这样早期建设的房地产项目也没有物管;玉洱社区一共有11个无人管理的小区。
到了月牙塘小区,赵主任的小喇叭喊了一遍,最近的一家房门打开了,一名30来岁的男子戴着口罩探出头来。张大姐上前一步问他,通行证办了吗?“办了,办了!”男子的话音中透着笑意“我就是出来看看你们干什么?谢谢啊!”
对面,另一名男子从二楼探出头来问:“请问,现在就可以办啊?”“玉洱社区居民拿户口本或者身份证下来就可以办!”赵大姐远远的喊过去,一边走到他家门口。
小喇叭从南边喊到北边,北边另一个小区一楼一个老奶奶隔着窗户问我:“姑娘,通行证得办啊?”“是啊,奶奶!”我走近了点回答:“您只要出门,哪怕就买个菜,也需要证才能出去啊!您戴个口罩拿上户口本出来,我去请张大姐到您门口给你办!”“我没有口罩,好几天没出门了。”老奶奶迟疑着。张大姐赶过来了:“赵奶奶,您不用出来啦,把户口本给我,我就在这儿给您办。下午我给您送口罩和消毒水来,您可要给我开门啊!”
这时一个头发微白的男子来到我们旁边,张大姐称他为“张老师”,就站在我旁边。“您是大理一中的老师吧?”我试探着问,“嗯!”张老师点头“我在大理一中教了三十几年。这几天社区的同志天天来宣传防疫、消毒,还要上门服务,扎实辛苦啊!不过,有他们在,我们安心多了,觉得我们的古城还是安全的。”
一转眼,十一点半了,赵主任招呼我们先回社区,下午再继续,我们几个人松散的走着,我发现李大叔的消毒桶里还有一点药水,开玩笑说:“李大叔,这么多药水都喷完了,怎么还舍不得最后一点点?!”李大叔回头笑着:“这是特意留给满旭的!”看我惊讶,他解释说:“满旭主任,总是冲在最前,接触的外地人最多,他最不‘干净’”。
我愣了一下,李大叔看了我一眼“你想想,刚才你要去敲279号的时候,他是不是拦下了你,自己去的。你知不知道,那是因为279号住的是个外省人,他怕有个万一。”我心里一时很是感慨,不知道该说什么。李大叔没有停下来“所以,我每天都特意给满旭留点消毒水,进社区之前给他喷喷。你瞧,他的牛仔裤上那些变色的白点点,可都是我的功劳!”“等疫情过去了,赵主任的裤子可以展览啦!”“不只是赵主任的裤子,小喇叭、消毒桶、我们那些记录报表都可以!”“还有我们工作的照片。”“标题就叫‘2020年的春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刚才只是去逛了趟古城。
天晴开了一条缝,阳光正好洒在洋人街下段的石板路上,除了我们没有别人,路边只开着一家药店。我忽然很想念人头攒动的洋人街、车开不过的玉洱路。我想,只要还有身边这些人这样一遍一遍走着,很快,这里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文图:大理大学 张卓梅 汪柯妤)
编辑: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
主编:李胜
总编:罗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