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黑色土地拳击热爱故乡
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龙江特别报道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用顽强的斗志谱写时代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龙江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忘初心、开拓进取,合奏出龙江发展的最强音。今天,黑龙江日报十三~十六版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家在龙江特别报道,选取40年来工作、生活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家庭代表,通过讲述他们在龙江这片热土上创业奉献的代际接力故事,展现龙江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风采,反映40年来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及龙江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报道从各个领域选取了9个家庭:闻名全国的用生命守望丹顶鹤的徐秀娟家庭,一家三代奋战在国有企业的工人家庭,祖孙接力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老会战”家庭,以及农业、教育、医疗、森工、农垦、矿业等领域的家庭代表。他们是龙江人民扎根黑土地、奉献黑土地的代表,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推动着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三代人筑梦“石油城”
在油城大庆,提起“老会战”,无人不知。“老会战”是一群人,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东北边疆,在荒凉的草莽上筑起共和国最重要的石化产业集群;“老会战”也代表一种精神,不畏艰难困苦,挑战自然及人体极限,生发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经久不衰。当年的“老会战”们绝大多数已经超过80岁。他们是大庆这座石油城的建设者,也是共和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发展的见证者。
日前,记者走进“老会战”韩建昌的家,听老人讲述一座城的兴起和三代油田人的奋斗故事。
1 普通人书写石油史诗
三代油田人。
岁末北国,寒风凛冽。走进韩建昌老人的家,扑面的温暖立即赶走了满身的寒意。
这是一个普通的三居室。年近耄耋的老两口、52岁的儿媳和“90后”孙女,热情的一家三代人已经等在屋里了。
韩建昌虽年届80,却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说话有板有眼,思路清晰。一旁的老伴儿一头银发,少有皱纹的脸上泛着光亮。儿媳孙瑛在油田做财务工作,孙女韩冰是一名调度员。
“我是60年3月4日随部队到大庆,转业前在50军18师。”回想起初到大庆的日子,韩老记忆犹新。1960年,22岁的韩建昌随十万开发东北的官兵来到北大荒,被分配到大庆油田建设集团管道公司,一直到退休。
“刚到这的时候,这里是千里冰封的大荒原,我们就是在冰雪荒原上‘起家’的。”韩老回忆道。
韩建昌是辽宁人,部队里还有不少南方兵,初到冰雪世界,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冲击都是巨大的。摆在会战大军面前的,是几道“关”:苦、饿、冷、怕……韩建昌说,那时候,队伍分成两组轮流上阵,建“干打垒”,一干就是12小时。脱坯、夯土、架梁都是重体力劳动。但就是这种条件,韩建昌和很多“老会战”一样,回到老家,把订了“娃娃亲”的媳妇带到了大庆。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工服、粮食都供应不足,后来允许带家属后,由单位组织家属开荒种地,这才稍许补充上给养的不足。
“那时候真是苦,每天下地干活就啃凉馒头,也没吃出胃病来。”韩老的老伴儿也一起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
当时大庆还是蛮荒之地,到处野兽出没。有一次韩建昌去查看工程进度,来回需走8个小时还要穿越荒野。结果被一匹狼盯上了,幸亏带着师傅给的一根腊木杆,瞅准时机把狼腿打伤了,这才摆脱了狼的“盯梢”。
孙女韩冰一脸崇敬地说:“我从小就是听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讲述他的创业史时,韩冰还时不时地进行“补充”。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以韩建昌为代表的“老会战”和他们的继承者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让一座城市在荒草甸上拔地而起,抒写出一篇战天斗地的创业史。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代铁人”。当年,冰天雪地中面对泥浆池,“铁人”王进喜气壮山河的一跳;面对“高科技泥浆池”,“第二代铁人”王启民举起大庆油田的红旗把科技人“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信念发挥到了极致;进入新时代,“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及队友把红旗插到了海外400余口油井上——三代铁人,挺起大庆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脊梁……
2 油田人的幸福生活
在韩建昌的家中,记者没有见到同在油建公司工作的儿子。韩老的儿媳孙瑛告诉我们,丈夫的工作是管道建设,常年驻外,现在人在河北。“这个工程工期长,能干到退休。”孙瑛说。作为“油二代”,孙瑛和丈夫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油田建设集团已经不仅限于为大庆服务,已经把目光放到全国。
夫妻俩一年到头聚少离多,有时春节都回不了家。这样的情况在油田有很多,以致于形成特色:很多家庭妻子是户口本上的“户主”——如果男的当户主,容易找不到人。
第三代油田人的工作环境今非昔比。
韩冰回忆,有一年爸爸过年都没回来,她给爸爸打电话,“我在这头哭,爸爸在那头哭。”韩冰小时候因为老见不着爸爸,就跟妈妈提出“换爸爸”,孙瑛笑答:“换也没用,油田人都是这样工作的。”一句话道尽油田人的责任职守。
“铁人精神”激励着第二代油田人继续奋战。韩建昌告诉记者,他的家从“干打垒”搬到平房,再从平房上了楼,如今,也住上了电梯房。不过,他还是习惯住老房子,就因为想和老邻居住在一起。而儿子一家早已住上了高楼。
坐在韩老布置得温馨舒适的老房子里,看着自得其乐的老两口,记者心头涌上一股暖意。
居住条件的改善印证着城市的发展。从“安居”到“宜居”,得益于大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
一组数字最能展示油城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0亿吨,为共和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生命“血液”;40年里,大庆市内公路里程增长27倍多;众多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让市民尽享出行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服务;过去3年大庆人享受到的优良天气天数都在319天以上。许多人的朋友圈被“大庆蓝”刷屏……
3 时代在变精神不变
韩冰开车来接站时,记者开始还以为她是单位派来的工作人员,到了家里才知道她是韩老的孙女。28岁的韩冰工作相当出色,年纪轻轻已是采油一厂第六油矿的调度员了。她告诉记者,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毕业后还是选择回到油田上班,成了“油三代”。和爷爷爸爸的工作相比,现在她的工作早已不是重体力,而是操纵现代化的电子平台。她说话的时候,一旁的爷爷奶奶和妈妈眼里写满了骄傲之情。
“老会战”的结婚照。
大庆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不同的历史时期“标杆和旗帜”有着不同内涵。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标杆和旗帜;改革开放后,大庆是高产稳产、拼搏奉献的标杆和旗帜。进入新时代,大庆油田设定了新的目标:努力成为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的标杆和旗帜……时代在发展变化,但油田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从未改变。
韩冰是大庆油田人第三代的典型代表。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又到市里的技师学院进修了两年,学习采油专业知识。如今的原油生产,已经完全不是过去“人拉肩扛”的方式了。从勘探到钻探,再到采油加工,数字化已经贯穿了每一个环节。新一代“韩冰们”,正以他们全新的知识擦亮新时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记者 蒙辉 孙彩凤 摄)
四十年匠心坚守龙江制造
83岁的张智美从哈电汽轮机退休回家已经32年了,至今仍住在离公司不远的家属楼里。1956年,哈电汽轮机筹建,从济南辗转千里来到龙江的张智美不会想到,她和丈夫不仅把自己的青春留在这片热土上,还影响了儿女甚至孙女继续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份事业至今仍令张智美感到骄傲:新中国制造的首个转子就出自留学前苏联的车工丈夫李宗道之手;自己在17车间蜡模4班担任班长期间连续8年被评为厂劳模;儿子李国辉凭着一手过硬的检验检测技术在2004年成为企业第一批主任技师;小孙女李笑毅从一个学外语毕业的大学生“门外汉”,当上了冷作分厂的质量员,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1 5000万元到60亿元祖孙同行见证奇迹
和奶奶一样当铣工——80后的李笑毅怎么也没想到,进入哈电汽轮机后的第一份工作和奶奶张智美当年进厂的第一个工种竟然一样。“我就是想看看,什么样的地方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家里的老人们在这儿一干就是一辈子。”李笑毅说。
上世纪80年代,奶奶张智美在工作中修整叶片模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天活儿干下来,满手爆皮。”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张智美对往昔印象深刻。只要一开机,一分钟也离不开人,一天下来,站得双腿浮肿是常事。不管加工多重的部件,平均十几分钟就要搬动一次,对于身材娇小的她来说,着实是严峻考验。更难的是,一次次的位置挪动,加大了人工校准的难度和误差,而且效率低下。就是用这些张智美口中的“笨床子”,哈电汽轮机实现了年产200万千瓦当量的产能,成为生力军。
同为一线工人,相隔几十年,孙女李笑毅完成这一切只需要在控制屏前点击按钮操作数控机床。“有经验的师傅完全可以自己编程!”说起这些,李笑毅满脸羡慕。看似“傻瓜”的操作,背后是对操作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严苛要求。高素质人才+新技术应用,势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此时的哈汽,产能已提升到年产3000多万千瓦当量,并且同时具备年产两台以上百万核电机组的能力。
40年来,哈电汽轮机年产值从5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亿元,各类型产品占全国装机总容量三分之一以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就有张智美李笑毅祖孙三代40年默默而又执着的坚持。
2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停歇
“我父母都是企业第一代员工,在五六十年前,企业还只能仿造前苏联的产品。那时能够生产制造的机组都是中、高压机组,容量也只有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和20万千瓦,产品类型也比较单一。”李国辉告诉记者,1980年他上班时,公司已经开始技术引进。1986年,首台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的60万千瓦汽轮机组研制成功,哈电汽轮机走完了引进技术的第一步,完全掌握了成熟的大型汽轮机制造技术。
快要退休的李国辉舍不得这些陪伴几十年的老物件。
多年来,汽轮机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虽然不在研发一线,李国辉也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创新力量。在李国辉的一堆证书中,记者发现了一本技术攻关奖证书。那是2007年,他参与的“轮槽端铣刀自行开发研制”项目获得技术攻关一等奖。李国辉说,攻关是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不仅如此,当自己的工作用具不符合需要时,李国辉也尝试创新,他曾和哈工大的科研人员一起改造了一台7米激光测长机。
创新驱动着哈电汽轮机不断前行。如今,哈电汽轮机的综合实力已经完全可以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机组的类型更是众多、全面,不仅可以设计制造凝汽式汽轮机,还可以自主设计制造热电联供汽轮机、空冷汽轮机、核电汽轮机、燃气轮机装置、工业汽轮机、风机以及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汽轮机等等。公司生产的各类型产品不仅遍布国内,而且还走出国门,远销到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27个国家,其中不乏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间,哈电汽轮机实现完美跨越。“不算节假日,我还有不到90天就退休了,真是有点舍不得。”现年59岁的李国辉,亲身经历企业的沧桑巨变,面对即将离开的工作岗位,他充满留恋。
3 不断“更名”的背后改革激发前行内生动力
在38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国辉一直坚守在检查工岗位,但他所在部门名称却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祖孙三代同堂,汽轮机厂的变迁是全家人的关注点。
“我刚上班时,是在检查科的计量室,十几年后变成计量处,又过了大约四五年后,计量处和检查处合并发展成质检中心,2017年质检中心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又合并成现在的质量控制部。”李国辉说,每次合并,人员都会减少,工作量相对增加,目前公司已经由原来的47个单位合并成现在的29个单位,他深知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企业不断推进的改革。
这一点,李笑毅也深有感触。从2008年入厂的十年间,她的工作岗位也发生了多次变化。最开始,她被分到叶片分厂做铣工,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公司推进图纸电子化,她被借调到档案中心。2012年,企业成立核电设备分厂,她通过考试进入核电设备分厂做质量员,2017年2月份,公司将核电分厂和冷作分厂整合,目前,她是冷作分厂的质量员。
事实的确如此。近40年来,哈电汽轮机一直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改变体制机制,从工厂制向公司制转身;剥离“企业办社会”,将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房产、医院、学校等单位从工厂剥离出去,让企业轻装上阵;对机构设置和生产流程进行“外科手术”,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该重组的重组。
记者采访时,李国辉正和公司招标来的一家精密测量工具改造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交流,他们要把一台1971年使用的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改造后重新利用。“改造后可以节省十几万元的采购成本。”李国辉告诉记者,改造这个“老古董”是他提出来的,他希望在退休前多发挥余热,为企业的发展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持续深入的改革,不断革除沉疴痼疾,斩断羁绊脚步的荆棘藤蔓;一次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激发着企业向前发展的活力。从1978年到现在的四十年间,汽轮机生产能力增长了4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2倍;累计生产了电站汽轮机1053台、30272.16万千瓦,向国家上缴利税近30亿元。(记者 薛婧 张瑜)
祖孙三代的“矿山情”
采访吕林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约好了采访,可他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采访时常被打断,一会儿是井下工作汇总,一会儿是安全情况汇报,听着嗓子都冒了烟。“每天都要下井,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能坐下来都是幸福的。”脸上总是挂着温和微笑的七台河新建煤矿分管机电工作的副矿长吕林强满怀歉意。
平凡但不普通。在七台河矿区,吕林强家只是其中一户矿工家庭,但是,就是这样一户平常家庭,所有知道他们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他们家三代人,见证了七煤的发展变化。
1 祖辈 七矿开第一个井口、出第一吨煤的矿工
在1988年出版的《七台河矿务局志》里有一张老照片,是原煤炭工业部部长于洪恩看望老工友吕同兴一家时,在吕同兴家房前拍摄的。
领导来家探望吕同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42年,当时只有15岁的于洪恩是鹤岗东山煤矿的一名工人。和他同在一起干活的吕同兴一米八的大个子,身强力壮,刨煤、拉煤,干活是一把好手,他把于洪恩当成孩子一样照顾。建国后,于洪恩任鹤岗矿务局东山煤矿副矿长。吕同兴则在东山煤矿当采煤队长。
1958年,勃利煤田由鹤岗矿务局开发,开发建设初期从鹤岗、鸡西、双鸭山矿务局抽调了部分生产干部和工人,吕同兴就这样来到七台河,在胜利采区六井任生产井长。
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初期,使用镐刨、手装锹、木支柱支护,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生产、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每个人的干劲十足,爷爷吕同兴成了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初期开第一个井口、出第一吨煤的矿工,是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初期的见证人。吕林强说,到了后期,矿区生产慢慢有了炮采、蒸汽小绞车拉木炭车,陆续有了150马力绞车,一吨小矿车,地面也有了架线电机车运输。
吕林强说,我从小长在矿区,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厚重的城市建设发展史,眼看着七台河从一个矿区变成到如今一座现代化国家园林城市的崛起,七台河市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我们一家人是时光最好的见证。
2 父辈 新建煤矿机械化的第一个见证者使用者管理者
1963年,七台河矿务局首次面向职工子弟招工。吕同兴的大儿子吕云超去报了名。吕云超说:“父亲认真工作态度对我影响很深。当时我就想,你做矿工我也要做矿工,你干得好我也要和你一样干得好。”
吕林强引以为豪的井下运输监控系统。孙国祥/摄
19岁的吕云超子承父业,穿起蓝色工装,成为七台河矿务局一名采煤工人。年轻好胜的吕云超先是跟一名工友飙着劲儿干,两天后,他又和最能干的组长每天比赛看谁活干得又快又多。一个星期后,他把组长也给比下去了。
回想起那段岁月,吕云超笑了,说:“那时候生产条件差没有矿靴,有一次采煤队分到一双矿靴,队长看我能干把这双矿靴奖励给了我。这下可好,就因为我有靴子,给我又增加了一份推矿车的活儿。我穿着靴子在积水的井下推车奔跑,把棉裤都溅湿了。冬天升井回家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等到家了,棉裤都冻成冰砣立起来了。”
吕云超热爱煤矿,爱得痴狂。他那个年代,新建煤矿拥有两层厚煤层,两层薄煤层,煤锃亮,放炉子里一烧直冒油。把他喜欢的啊,居然掰一块煤,放在嘴里嚼!
吕云超是新建煤矿机械化的第一个见证者、第一个使用者、第一个管理者。当时,七煤第一套采煤机组落户新建煤矿南采区,为了用好这套采煤机,他们送了一条将近200米长的工作面,走向1600米左右。那一片煤,机组一刀下去,煤哗哗地割下来,就像秋收割麦田一样,一米宽的皮带满满的往煤仓进。南采区是当时新建煤矿的主力采区,年产量占新建煤矿全矿产量的一半。后来,在井下工作大半辈子的吕云超是在东风煤矿副矿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的。
3 矿工第三代 向科技要安全要产量要效益
就在父子两代扎根矿区多年,见证矿区发展辉煌的同时,吕家第三代人吕林强从小受家庭影响对矿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指着院内一棵粗粗的树对记者说:“我小的时候到新建煤矿玩时,新建煤矿的那些杨树刚栽上,只有碗口粗。如今,最粗的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可以说,这些树是陪我一起长大的。”
父亲吕云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吕林强能到煤矿工作,缘于和父亲的一次谈话。那时候,他刚刚初中毕业面临报考学校,父亲给他的建议是报考煤校。那一次,父子俩谈了很久很久。父亲的观点很明确,未来煤矿的出路就是机械化。他力主儿子学机电,将来在煤矿机械化方面有所作为。这次深谈之后,吕林强报考了海拉尔煤校机电专业。毕业后,成为第三代矿工。父亲吕云超一再告诫他:在煤矿就看业务,学习改变命运,没有真本事不行。
事实也正是如此,只有羽翼丰满了才能飞翔。到了吕林强这一代,父亲工作的年代是煤炭行业高产的年代,而现在的情形也不如从前,煤层变薄,倾角变大,资源萎缩,劳动力越来越少,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必须走机械化之路,极薄煤层也只能靠机械化才能拼出一片天。为此,吕林强多次到外地考察超薄煤层机械化工作,以期破解极薄煤层走机械化之路这个难题。七矿公司系薄煤层开采矿井,煤层平均厚度只有0.8米,最薄煤层厚度不足0.4米,过这样的煤层,稍胖一些的人就会被卡住,采掘条件极为艰苦。矿工们经常说一句话:“我们是站着做人,跪着发光。”后来,这句话被演绎为“跪着采煤,站着做人”,被奉为七台河矿工的内在精神。
很多外地同行来七台河井下参观,常常被这一幕惊呆,甚至有人惊呼:“这样的煤也能采?”是的,也只有特别能战斗的七台河矿工才能在这样的薄煤层中创造出产量可观、效益可观的奇迹。他们开采的不仅仅是煤炭,也铸造着“跪着采煤,站着做人”的矿工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七台河矿区;才有了缘煤而生、因煤而兴、靠煤发展的七台河市……
值得高兴的是,今年以来,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工作,新建煤矿90号煤层综采工作面已经安装试验成功,在向科技要安全要产量要效益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年底的吕林强越发忙碌起来,2018年的工作计划也都在逐一落实:安装压风机无人监控系统、主扇振动监测系统、绞车车闸间隙保护系统;为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将老旧设备替换为新型高效设备的ZYW-80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安装三水平中央水泵、三水平三采强力皮带……而最令吕林强为之骄傲的就是从徐州引进的井下部分变电所安装防越级跳闸及电网监控系统,通过光纤环网系统实现变电所集中监控和地面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测、控制、遥测、遥视、遥调,防越级跳闸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因局部供电故障造成的矿井大面积停电,电网监控系统真正实现了变电所无人值守工作。
吕林强和他的父辈们一样淳朴敦厚,没有半点矫饰,积极工作、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矿山事业,他们一家也无愧为最美“开采太阳”的人。如今,七台河也正在构建新型“碳”产业,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而吕林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任务,虽然道路泥泞,他依然充满信心,时刻准备着。(赵壮志 记者 胡百玲 文天心)
谭家人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12月的北大荒,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居住在这里的北大荒人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寒意,富足的他们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硕果。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给他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体会最深的要数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第五管理区种田、农机大户谭维臣一家了。
1 谭维臣 承包养猪场赚到第一桶金
日前,记者来到谭维臣家中。走进100多平方米的大平房,只有谭维臣老两口住,屋内卫生间、现代家电一应俱全。说起今年的收成情况,老人的三儿子谭志强告诉我们:“今年我种着地,还给种植户们代耕,保守来说也能收入10多万元!”
谭维臣和老伴在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前合影。夏红英 邵维信/摄
78岁的谭维臣老人满脸笑容地对我们说:“还得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我和老伴儿住上了大房子,有机会还能出门旅旅游。儿子开着现代化大机械给别人代耕,原来人工几天才能种完的地,现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孙子大学毕业也回来了,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用起现代化大机械更是游刃有余,这样的幸福生活在4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谭维臣是1966年的转业兵,在吉林当了6年兵的他被分配到八五二农场五分场三队赶马车,一个月36元工资,老伴孟繁坤在农工班上班,一个月工资只有25元。当时,夫妻俩、三个儿子和岳母、弟妹9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晚上睡觉得打地铺,白天吃着玉米面和着菜叶下饭。
1984年冬天,五分场开始将猪场对外承包,当时要求以家庭承包的形式进行,每个月每家200元工资,两年一发,猪喂得好还有奖金。42岁的谭维臣听到消息后,和老伴、三个儿子聚在炕头,召开了家庭会议:“现在分场的猪场对外承包,给的条件还很优惠,咱们家劳动力多,正适合承包猪场,我想抓住这次机会,现在看看大家的意见。”“我看行,分场给这么好的条件,不干就太傻了!”谭维臣话音刚落,性格爽直的妻子先发了言。“咱们家人缺吃缺穿,唯一不缺的就是力气。”三儿子谭志强一边说着,一边撸起了袖子,仿佛已经参与到了养猪劳动当中。一家五口就在不足1平方米的炕桌边商量好了承包大计。
有了家人的支持,谭维臣大胆承包了猪场,养殖700余头三江白猪。记得1986年年底,谭维臣到会计室领工资时,会计乐呵呵地问道:“你见过这么多钱吗?”“没有,感觉好像是在做梦!”谭维臣乐颠颠地把5000元工资加奖金揣回了家。有了钱,谭维臣先到商店买了一台心仪已久的12寸黑白电视机,原来家里人饭后都到别人家看电视,现在邻居也早早地和家人们一起挤在30平方米的小屋里,美滋滋地看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那个画面已成为谭维臣温暖且永恒的记忆。
2 谭成军 机械化耕种走上致富路
1987年春天,家里承包了80亩地,那时谭家没有机车,都是用马拉车趟地,每次都得全家人忙活一个星期。后来听说小姨子家买了小四轮,就借来耕地,原来一个星期干完的活一天就完成了,效果又快又好。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谭维臣:有机会,一定要买先进机械。有养猪挣的钱,二儿子谭成军有了底气,1987年,他带领弟弟谭志强购买了第一辆崭新的机车——长春-12四轮拖拉机,成了五分场三站第一个“买车一族”。
谭志强和购买的纽荷兰T8050机车。夏红英 邵维信/摄
1988年,五分场成立大联组,每个人都可以承包土地,谭维臣想到自己年岁大了,就鼓励二儿子谭成军试一试,有父亲这个坚强后盾,谭成军没有犹豫,与几家合伙进入大联组并承包了90亩地。1992年,大联组解体后,成立了家庭农场,这时,国家有政策,有钱可以多包地,谭成军与弟弟谭志强一下就承包了1000多亩地。到年底一算账,整整挣了40000多元。
1992年,五分场为了扶持鼓励家庭农场的承包户,要将东方红75拖拉机卖给承包者,车便宜不说,还不用花现钱,种地卖粮后再给钱。谭成军听到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率先将车买了下来。后来,他又从五分场买了一台东风90康麦因。有了车,谭成军种地更是如鱼得水。
1996年麦收时节,当时谭成军与弟弟谭志强已种植1500亩地,在收小麦时,自家的康麦因只收了一天100亩地,就遇到连阴雨天气,康麦因的车轮是胶轮式的,开到田间就陷车。眼睁睁看着小麦发了芽,一下子就赔了20多万元。在惨痛的教训面前,谭成军认识到只有更新现代化机械才能避免损失。
于是,谭成军将东风90康麦因卖掉,花13.7万元买了一台链轨式东方红1002拖拉机,这样,下再大的雨也能收获粮食了。1998年,他又购买了一台欧豹90四轮车。车多了,谭成军与谭志强给自己耕地的同时为其他种植户代耕作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1年,揣着向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迈进的想法,谭成军又踏上了去哈尔滨买车的路程。在农机市场,谭成军一眼就看中了纽荷兰T8050机车,试车时,他踩着2米多高的车轮坐到车座上,感受着不亚于宝马的豪华配置,心里暗想:这辈子能开上这样的车,也不白活一回了。花了50万元,他自豪地将这台机车开回了家。如今,这台机车一晚耕地达到600亩,效率高不说,质量还好,许多种植户都找谭家哥俩代耕。
这些年,谭成军与谭志强更换了大大小小的农机20多台,如今还有6台机车。夏天时,100多平方米的院里,纽荷兰8050、330马力拖拉机、凯特1804、180马力拖拉机、欧豹904、90马力拖拉机等现代化机械威风凛凛地矗立着,不加掩饰地彰显着主人的实力,谭成军也成了农场的“机车王子”。
3 谭雨林 用知识在黑土地实现梦想
谭志强的儿子谭雨林在哈尔滨上大学时,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从小就看到爷爷、父辈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家庭命运,也看到了家乡的美好前景,他将想回家和父亲一起代耕作业的想法和家人说了:“家里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先进,现在是高科技时代,父亲的知识更新已经跟不上机车的更新了,我要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现代化农业机械上,这样更能体现我的价值!”家里人都不同意,让他留在哈尔滨发展。但是谭雨林拿定了主意,死活不改。因为这,谭志强还有一段时间不和儿子说话。2016年秋天,正值谭雨林十一放假,谭志强驾驶的T8050拖拉机遇到故障报警了,因为是外国产的机械,故障码都是英文,谭志强束手无策,找厂家又太远,耽误收获进度。谭雨林正好在现场,他根据所学的知识,了解到是柴油滤芯出故障了,马上告诉父亲,谭志强进行处理解除了故障。这件事后,谭志强理解了儿子的想法。
2017年,谭雨林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待遇优厚的一家哈尔滨公司,而是带着所学知识回了家乡,在五分场和爷爷、父亲一起种地、代耕,也将老一辈人的梦想延续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
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谭维臣家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三代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谭维臣住上了大房子,三个儿子都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一人开着一台小轿车,过上了开着轿车去种田的幸福生活。(夏红英 邵维信 记者 刘楠 史向阳)
五十载执教乡村的代际接力
五十余载,一家三代执教乡村学校,风雨兼程、薪火相传,用责任和爱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冬日的一天,记者走进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走近这个光荣的家庭。半个世纪,74岁的杨雨海和儿媳、孙女,三代人在这里执教,在一棒接一棒的代际接力中,不仅给一茬茬的农家孩子传递了知识,同时也成为改革开放40年乡村教育发展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书写者。
1 杨雨海 这盏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
从佳木斯驱车1小时,经过大片大片的田地和农舍,便到达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已退休十多年的老校长杨雨海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有时间我就来这儿看看。”
1986年杨雨海(中间)与同事在横头山镇中心学校校园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62年7月,杨雨海初中毕业走上乡村教师岗位,先后被派往桦川县的五所乡村学校任教。1986年8月他被调至横头山镇中心学校任校长,直到退休。
“那时,农村教学条件非常落后。”老校长眯起眼睛,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乡下任教时的艰苦岁月:学校只有两间土草房两位老师,四个年级60多名学生,一、二年级学生和三、四年级学生分别坐在同一间教室。粗糙的木板刷上墨汁用凳子搪上就是黑板,两摞土坯上放块木板就拼成了学生的课桌。由于缺少取暖设备冬天教室里特别冷。
“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被调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吃住都在办公室里,在自搭的火炉上放只锅,锅下煮菜,锅上蒸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到了晚上,把几张办公桌合在一起就是床。赶到冬天,晚上冻得睡不着,早上起来水盆里都冻了冰。”杨雨海说。
交谈中,杨雨海兴奋地提笔写字,因年事已高,握笔的手一直在颤抖,但依然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拉拉街公社丰年村学校”这几个字,这是他任教的第一所学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记得第一个月领工资乐了一天,领了23元。后来这样的月工资挣了3年,接下来的9年每月挣32元,然后是每月37元挣了7年……”爱人当时劝他说:“别干了,还不如当木匠,6口人等着吃饭,你咋能养起家!”杨雨海笑笑不语,依就劲头十足地讲好每一堂课。
1977年恢复高考,杨雨海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天早晨五点起来带学生晨读,上一天课后,晚上还要花几个小时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刮大风时,煤油灯火常常被风吹灭。1980年冬天,教室的墙根塌了,四面漏风,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复习,杨雨海和爱人把自家的屋子腾出来当了教室。
当年与杨雨海一起分配来校的中师生,陆续都离开了,只剩他一个人。杨雨海的老伴儿自豪地对记者说:“杨老师3年教出了8名大学生,4名中专生。他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
在杨雨海家里,至今仍精心保存着当年备课用的煤油灯。他说,这盏灯陪伴他有5000多个夜晚,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
2 孔祥凤 是父亲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在一直激励着我
杨雨海有6个孩子,其中儿媳和三个女儿都是人民教师,教师的烙印、从教的缘分,早已深深融化在这个家族的血脉里。“我们一家人与横头山镇中心学校有着不解之缘。”儿媳孔祥凤说。
2018年杨雨海、孙祥凤、杨丹三代人在横头山镇中心学校前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85年秋,孔祥凤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的她本来有机会去县重点高中复读,可得知乡村很缺教师,她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横头山镇中心学校,这一教就是33年。
从1985年到1995年,孔祥凤的身份是民办教师,工资一年600元,最高1800元。直到1996年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每月工资209元。虽然薪水不高,但孔祥凤很满足,“比起父亲那个年代,我们的收入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有很大改善。”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住在横头山镇,土坯房里有一台21寸电视机和双卡录音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家自建了90平米的砖瓦房,彩电、冰箱、洗衣机都有了。学校校舍后来也翻新成了砖瓦房,还有了简单的教学设备。”孔祥凤说。
执教30多年,孔祥凤一直是“拼命三郎”型的老师。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等,分获国家、省、市、县级奖项。多年来,她先后荣获了“省优秀教师”“佳木斯市优秀教师”“桦川县十佳名师”等荣誉称号。“那么多年,是父亲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在一直激励着我。”她感慨地说。
交谈中,孔祥凤从床底拿出个嫁妆箱子,里面整整齐齐装满了103个获奖证书。“这是妈妈的宝贝,她每得一个奖都要把证书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站在一旁的女儿杨丹对记者说。
3 杨丹 比起爷爷妈妈,我们这代教师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杨雨海的孙女杨丹,2009年齐齐哈尔大学音乐教育系毕业,当时正赶上全省首次为农村基层学校招收特岗教师。从小受家人熏陶,把爷爷、妈妈当成榜样的她,义无反顾地报了名,走上了三尺讲台,也圆了爷爷的心愿。
“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横头山’读的,从小就对教育事业很向往,特别是爷爷、妈妈他们以校为家的奉献精神,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理想。”杨丹对记者说。
杨丹是横头山镇中心学校第一个专业的音乐老师,之前学生们的音乐课都是物理老师或者生物老师教的。现在,从小学到初中的音乐课都由她教,每天8节课排得满满的。她在音乐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使教学风格变得更为灵动,让课堂变得活色生香,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音乐课。
“我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让农村孩子也能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近些年里,学校艺术节、联欢会和市体操比赛等活动都由杨丹策划编导。每年县里举办五四青年歌手大赛,她都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们编排,比赛当天早5点起床,到村屯逐个接学生到县里比赛,节目年年都获奖。她说,很想把学生们带上大舞台,挖掘他们的潜能,开阔他们的视野。
如今,身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杨丹,正在把全校学生音体美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组织“乐器队”“合唱队”“朗诵队”“国学组”等12个文艺团队,用传统文化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遇见更美的世界和更好的自己”。前两年,她分别获得佳木斯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桦川县优秀教师称号。
“比起爷爷、妈妈,我们这代教师是最幸福的,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2005年学校建起教学大楼和教师公寓,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老师们还都学会了多媒体教学。教师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尊师重教的氛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老师已经成为受到大家羡慕的职业。”杨丹说。
杨丹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学校上音乐课有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2015年,国家拨给学校的音乐室器材有电钢琴、琵琶、二胡等39种,上百件。2017年10月学校接受国家级标准化验收,顺利通过达标。“现在的条件真的不输城里学校,甚至比他们还好。音体美教育很受重视,我们每年都有机会到哈尔滨培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长大,对教师这份职业越是崇敬和热爱,越愿意拿好接力棒传承这份‘初心’。”杨丹动情地说。(记者 赵一诺 苏婉宁)
编进三代人生命里的林业基因
大山深处有人家。
李云财、李宝山、李树鹏祖孙三代,和坐落在长白山系张广才岭西麓、我省森工亚布力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宝山林场,有着不解之缘。自1955年李云财从沈阳林校毕业分配到宝山林场算起,63年来,祖孙三代从以林业为生,到以林业为魂,半个多世纪工作、生活在大山深处,那些艰辛的过往、幸福的点滴,全都长在了岁月的肌体里。
隆冬时节,记者采访1993年出生的李树鹏时,年轻人一脸的阳光:我尝到的可都是“甜”,爸爸、爷爷他们才有酸、苦、辣呢。
1 李云财 苦是真苦但有使不完的劲儿
坐在儿子李宝山在亚布力林管局局址整洁、温暖、明亮的两居室楼房里,83岁的李云财老人,把往事记得一清二楚。记者刚一提从前,老人就沉浸在回忆里,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了长长的讲述:
1935年出生在肇州县农村的李云财,14岁丧父。作为长子的他,小小年纪就感到了家庭的责任,决心分担母亲的重担。1953年,考取了北安农校。第二年,被选送到新成立的沈阳林校林学专业继续学习。一个农村孩子,就这样与林业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李宝山和他的老房子。见习记者 吴玉玺 记者 赵辉/摄
1955年秋天,李云财毕业被分到东北森林工业总局(省森工总局前身)石头河子经营所23工段。背着行李沿着集材车掏出来的林间小路去报到,一路上冷不丁从树林子里窜出来的小动物,常常把拎着棍子壮胆儿的李云财惊出一身冷汗。他说:记得那天吃完早饭出发,一直走到下午3点多,才看见远处有座小木屋。又饿又累的奔过去以为到达目的地了,一问才知这是22段,距离报到地点23段还有十多公里呢。第二天傍晚,23段工长来接李云财时,扔给他一句话:往后天天得爬山,路可又远又难走。倔强的李云财有些尴尬,暗下了决心:“可不让你小瞧了我。”
李云财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快速建设的新中国需要大量木材。每天,从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出去的一列列原木列车,像洪流一样源源不断地奔向祖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黑龙江森工林区采伐任务量达到了743万立方米,是1949年的5倍以上。采伐量最高的一年,达到了1260万立方米,占到了全国产量的33.5%。冬季,是木材的采伐季。采伐工人趟着齐腰深的大雪上山里伐木,常常几天回不了一趟家。白天,喝雪水、啃冻干粮;天黑回到山上地窨子工棚里,才能喝上一顿热乎乎的熬白菜汤;深夜,裹着棉大衣睡在硬邦邦的木头铺上,“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伐木工人作业环境艰苦,采伐技术员更苦。
采伐前,技术人员要先进山踏查林班:哪个林班可以采伐?能采伐几棵树?多少个林班的多少棵树,才能够完成当年的采伐任务?这一个个问号,都需要采伐技术人员用脚一步一步地打开。李云财,就是这样一名采伐一线的技术员。按照采伐总量精心设计采伐方案,划定采伐作业区“不超采、不越界”,严格测量胸径绝不采小树……近40年的林场一线工作中,领导和职工群众给李云财的一致评价是:认真、朴实、能干、倔强。
1973年,李云财被任命为宝山林场副场长。不久,被推举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劳动模范。1980年被任命为青云林场党支部书记。1988年被省森工总局聘为最早的一批林业工程师。1994年,为林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光荣退休。
当问起老人,那个年代觉不觉得苦?老人说:日子是真苦,但干工作没觉得累!
2 李宝山 生在宝山林场我才叫了宝山
1957年,李云财的长子在宝山林场降生了。起个啥名呢?父亲说:生在宝山林场,这大山里又满山是宝,就叫宝山吧。
祖孙三代在新房里欢聚一堂。见习记者 吴玉玺 记者 赵辉/摄
父亲到林场参加工作时,的的确确满山是宝。不说“棒打狍子瓢舀鱼”吧,漫山遍野的榛子、松子、蘑菇、木耳、各种野果和随手就能打到的野兔、野鸡,再加上男女老少的勤劳,山里人家的日子确实不难过。那时,从肇州老家投奔到宝山林场的奶奶、姑姑、叔叔、婶婶们和李家的7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虽然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但全家的生活也是其乐融融。父亲常常自喜:幸亏在林场工作,要是还在农村,这一大家子可咋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林区陷入了可采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林业的生产和职工群众的生活,一度滑到了谷底。为迅速扭转这一严峻局面,黑龙江森工1009.8万公顷施业区内打响了“治危兴林”战役,为遏制森林资源锐减,主动向国家提出了木材产量调减,以牺牲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大局观和高尚情怀,换取森林资源的复兴。直到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工林区调减木材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林区重新迎来了生机和希望。
高中一毕业就到宝山林场当“知青”的李宝山,恰好经历了林区的兴衰巨变。他常感叹:“当时人人下岗、找不到活儿干,手里没钱的日子真是难熬。好在后来还是赶上了好时候。”
李宝山的“好时候”,是从1983年林场指导、帮助职工群众种黑木耳开始的。特别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20年,李宝山和林场职工群众一样,有业可就、有活儿可干、有钱可赚,工资连年提高、收入年年看涨。宝山林场的黑木耳种植业坚守了30多年,李宝山也种了30多年。而今的宝山林场,家家有副业、个个做木耳,“宝山黑木耳”远近闻名,宝山林场还成了亚布力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实现“人均纯收入突破三万元林场”目标的第一个林场。
2013年,李宝山在局址的林苑小区,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两居室的商品房,和老伴、儿子女儿一起,搬到了暖气取暖的新楼里。2014年,又给儿子在另一个小区买了一套婚房。2015年,他把黑木耳种植技术传给了儿子李树鹏,李树鹏在爸妈帮助下,当年就给自己赚了5万元。2016年,给李树鹏操办完婚事。2017年,李宝山抱上了小孙子,开心地宣布:退休,养老!
苦过很多年的李宝山,日子越过越甜。
3 李树鹏 我是尽享改革红利的务林人
李树鹏说,他是李家祖孙三代中,尽享改革红利的幸福务林人。
李树鹏在育菌房中。见习记者 吴玉玺 记者 赵辉/摄
“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尤其是最近两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省森工林区在不断深化林区改革。亚布力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更是“心无旁骛促转型,开拓创新谋发展”,形成全局上下协同奋进的“动车组效应”。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李树鹏“林业有出路,要在大山里干出点样儿来”的决心和信心。
在宝山林场这个林区基层的单位里,李树鹏的确干得有声有色。宝山林场党总支书记郭江谈起李树鹏满心喜欢:“树鹏,务实、敬业、勤快、上进,是棵好苗子。今年,刚刚被党组织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李树鹏现在的职务是宝山林场“劳动保障员”,这是个要求规范、细致、耐心、勤快的工作。采访那天,李树鹏在场部只呆了一会儿,就赶紧下山办理业务去了,他抱歉地解释:“报表时间有限,不能耽搁了大事儿。”
宝山林场在靠近亚布力滑雪场和锅盔山风景区那里,有一片红树莓种植基地,林场想借亚布力旅游的东风,搞体验式的采摘,李树鹏觉得脑袋里的知识不够用了。2016年冬,自费报考了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并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李树鹏说:“林场发展旅游产业,我不懂旅游咋能行呢?”
在宝山林场场部,记者听到了“羊肚菌”这个词。一问才知道,是林场的菌类土专家攻克了羊肚菌在我省林区种植的技术难题,他们明年想在全林场推广,希望党员带头做示范种植,李树鹏第一个报了名。当记者问起这事儿时,李树鹏笑了:“我是新党员,当然要带头啦。”同时,李树鹏也认真地给出了他的分析:“带这个头儿并不盲目。我查阅了资料、了解了行情,发现黑木耳市场已趋于饱和,上升空间有限。而羊肚菌这种多见于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省份的蘑菇,黑龙江种植很少,干鲜市场空间都会很大。”
记者夸赞他有眼光,李树鹏开心地告诉记者:“只要是和林业相关的我都想研究。一看见大山就觉得踏实、一看见大森林就觉得满足、一看到满眼的绿色就觉得兴奋。”接着,他又跟了一句:“我这身体里肯定是编进了父辈的林业基因,要不咋这么喜欢这一行呢?”
采访李家祖孙三代得到了一个启示:林业,不仅是我省森工林区千千万万务林人赖以生存的职业,更是他们生命的源泉。
森林,是他们的根!大山,是他们的魂!(张德山 见习记者 吴玉玺 记者 赵辉 马越)
爷孙务农“好把式”见证乡村大变样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闸门。此后40年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跨越向前、波澜壮阔,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国民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0年的改革开放,让曾经闭塞、落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黑龙江在全力保证粮食产量和安全的同时,也在不断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日前,记者走进了绥化市青冈县昌盛乡幸福村的仲召国家中,听这个三代务农的地道农民家庭讲述40年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
三代务农好把式。
1 仲召国 40年前种地不能没有马
在青冈种了一辈子地的仲召国,虽然背弯了,走路需要人搀扶了,但回想起几十年前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过往,思路却格外清晰。过去的一个个人名和细节毫不费力就能说出来。在他过去几十年的故事里,始终和马紧密相连。
因为读过6年书,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仲召国算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对自己的要求也一直很高。“我在生产队干活,一直是打头的。只有打头的干得多,领得好,后面的人才能出活儿。所以那时能打头的都是生产队活干得最好的,也最累。锄头、木头犁杖、耲耙、点葫芦……没有农机的时代,我们就靠这些农具进行耕种。一根长1000米长的垄,用镰刀从南头收到北头,至少要收3小时。想想那时候种地,真的是特别辛苦。”仲召国回忆到。
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年代,能代替人力的牛马对当时庄稼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对仲召国而言,相伴多年的马儿不但是生产上的伙伴,更是全家的救星。仲召国告诉记者,他与马结缘,缘于生产队里赶头车的车夫总是发脾气,年轻气盛的他憋着一股劲接过马鞭,就成了队里的马车夫,这一当就是14年。“当时家里除了父母、媳妇,还有5个孩子,我一个人赚钱要养活全家9口人,压力可想而知。幸亏是一直能赶马车,因为马车天天有活干,我才能多赚一些工分儿换口粮。那时候村里人人都知道,我们家是年年养猪,却十年不杀猪,就是为了把猪养肥还给生产队,才能让家里人不断粮。”仲召国说道。
勒紧裤腰带的日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有所改变,1978—1984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获得成功。仲召国最切身的感受就是:日子好过了。“大锅饭”的打破让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了极大扩展,农村经济被再次激活。
2 仲继良 30年前种地不能没有车
仲继良是仲召国的长子,16岁外出学了几年木匠活,让他养成了爱琢磨、爱动手的习惯。80年代初,生产队解体,仲继良回乡开始种地。别人种地是按部就班、照着千百年来传下来的方法种,仲继良却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把农活干得更快更省力的方式。
仲继良(右)、仲维华父子俩在菜园里。
1984年,刚结婚不久的仲继良看到邻村有人买了四轮拖拉机,就央求父亲也买一台。仲召国四处打听后,以600元的价格从大庆买回来了一台二手的四轮带斗拖拉机。仲家成为了全村最早养“四轮子”的人家,生产效率也开始大幅提高。
以前播种时,要人工用锄头把地刨出一个个等距的坑。仲家土地面积大,嫌人工刨坑效率太低,仲继良就自己研究出了一种能把整根垄都豁出一道沟的豁沟工具,把这个工具套在小四轮上,挖坑的速度快了几倍。豁沟后,点籽没有了以前坑距的辅助,容易播种不匀,仲继良又琢磨出了一种轮盘,用轮盘转动的幅度来控制种子落地的距离,再用液压控制施肥的深度。种子播下后,以往是由人用脚把坑回填,仲继良又发明了一种V型的刮板,挂在四轮车后让沟两侧土壤自动回填。
豁沟、点籽、浇水、施肥、合垄、镇压,每一个环节经过仲继良的改造后,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仲继良“技术能手”的称呼也在村里传开了。“我媳妇心细,算账这些事都交给她。我就是边种地边研究农机具,我们家买了村里第一台小四轮,也买了第一台双缸拖拉机。用的最久的是一台海伦王播种机,一用就是十多年。”仲继良回忆说,虽然有了农机的辅助,但种地依然不是个轻松活,尤其是秋收的时候缺人手,经常两点钟就要起床给工人做饭,备干粮。加上农产品价格始终较低,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也很有限。
在仲继良的记忆中,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是从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给予农村越来越多利好政策开始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国家开始搞市场经济,农产品的价格也开始按市场定价。1993年,国家提出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给我们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最激动的就是2005年,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取消了,然后其他税费也开始减少,补贴反倒越来越多。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这个期间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仲继良说道。
如今,仲继良仍旧是村里操作农机的一把“好手”,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早已成了习惯。村里农机合作社的各种国内国外先进机器,他都是第一个“摆弄”明白的人。“现在这些农机的先进性,我们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就说我之前从哈尔滨提回来的两台进口的道依茨法尔2104大马力牵引车,不但可以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而且光是一个座椅就价值5万元。刚运回来那天,我摆弄了几个小时之后椅背开始剧烈抖动,我以为是座椅坏了,后来才发现是一种倦怠提醒,操作一定时长后电脑自动启动了按摩程序。有了这些现代农机的辅助,种地的效率和精准度要比过去强太多倍了。”仲继良感叹到。
3 仲维华 今天知识才是生产力
爷爷和父亲都是幸福村里颇有名望的人,但仲家真正远近闻名,还是因为仲维华。仲维华第一次出名,是因为考上了村里第一个研究生。第二次出名,是因为这个全村学历最高的孩子毕业后却决定回乡种地。第三次出名,则是因为他创办的沃土丰达合作社,真的带领全村乃至全乡的百姓在这片沃土上谱写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旋律。
仲维华(左)对合作社里的村民进行农技指导。
2013年,即将研究生毕业面对择业选择的仲维华,心里却始终放不下魂牵梦萦的黑土地。“我提出要回乡种地的想法时,第一个强烈反对的就是我爸。他说要是想种地十年前就可以,为啥还花钱供我读那么多年书?但我心里很清楚,我要当的是新型农民,我想做的事跟父辈们做的还不一样。”经过审慎的考察和参加培训学习,2014年3月,沃土丰达合作社正式成立了。采用根据地力等级与农户签订托管合同的“托管经营”合作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已实现每年流转近万亩土地。
2016年,仲维华的合作社升级为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的复合型经营主体。2017年,仲维华给村里带来了小菜园订制、植保无人机、农产品期货等许多村民们从未听过的新“玩意”,当年为入社社员分红400多万元。2018年,合作社开始把目光从“农头”的单纯种植转移到“工尾”的食品加工,投资建设了青冈县盛达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鲜食玉米罐头和红芸豆罐头。
入秋后,仲维华开始把精力投入到了另一个今年研究的新项目——秸秆收储上。合作社投入380万购买的15台套设备,已开始在地里发挥威力。
今年,昌盛乡全乡共新进免耕机127台,意味着3天就可翻完全乡的地。早在两年前就带头使用免耕机的仲维华深知秋整地的好处,也好看了这一巨大的市场。因此,他开始计划把全乡的免耕机资源进行整合,在国家为每亩秋整地农机补贴20元的基础上,合作社每亩再额外补贴5元钱,积极争取免耕机入社,以此实现灵活结算,集约化经营。
合作社张罗的事儿一件件铺开,仲维华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还不忘时时抽空跟村里人讲他的新思路,讲他从外面了解来的新观念、新做法。爷爷和父亲并不都能听懂,可他们对仲维华做的事信心十足。在仲维华看来,从爷爷那辈到自己这辈,当农民始终不是个轻巧活儿。爷爷的时代,牛马在耕地,人在扶犁,从日出到日落,满满的都是艰辛。父亲的时代,种地30年,得力于农机具的使用,家境有所好转。如今有了更加先进的农机具和先进的生产模式,再加上国家发展农业振兴乡村的好政策,农民才终于有了摆脱落后耕作方式走向幸福生活的难得机遇。仲维华相信,像他一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农家子弟,会越来越多地回到乡村扎下根,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幸福的新农村。(记者 兰继业 程瑶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七十余载的坚守助推中医发展
11月28日,星期三,7时40分,张琪准时出现在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8号的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医堂”特诊一室,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保温杯放在桌上,老先生端坐在桌前,8时开始问诊。一上午只放8个特诊号,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一号难求。张琪这一坐就是近4个小时,很难想象,今年96岁高龄的老先生,仍然坚持每周出一次诊,雷打不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足迹清晰可见:百姓看得起病了,就医政策改善了,医疗技术提升了,特别是我国传统中医中药事业经历了低谷、慢慢发展愈加成熟……三代行中医的张琪一家,是这段历史的“时间证人”。
1 百废待兴 学术攻关 培养人才
看张琪出诊,极具“老中医色彩”:七八个学生围坐在一旁学习,张琪先要号脉,随后看患者带来的之前看病时的药方,继续诊脉,期间要询问患者现在的情况、用药后的反应等,最后开出新的药方。每每此时,坐在左手边的年轻女学生大声念出药材的名称:“黄芪”,张琪会接着道:“30(一付药用此类药材的克数)”“五味子”“20”“地黄”“15”……直到女学生将药方写好交予患者,张琪还不忘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这份细致耐心是老人从医七十六载形成的习惯。
1938年,年仅16岁的张琪只身闯荡东北,辗转至哈尔滨成为天育堂药店的学徒。1942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汉医资格考试,开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涯。1957年,他参与筹建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省中医药科学院前身),将肾病治疗作为主攻方向,成为我省中医肾病发展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初,刚过不惑之年的张琪就以其深厚的医学功底跻身我省四大名医之列。
“我父亲恰好经历了我省中医药事业的低谷期。”五女儿张佩青说,“其实1978年前,各个医院的发展都受到限制,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当时‘祖研’最有名的肾病病房的床位仅有20~ 30张。”患者少,中医师更少,据统计,1959年,全国拥有中医医院1371所,中医医师36.1万人,但是到了1978年,中医医院减少至129所,中医医师只剩24万人,与之相对的西医却经历了23.4万人到73.8万人的大增长。
上世纪90年代末,张琪为患者诊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改革开放后,张琪在医疗工作基础上,主持国家课题、培养研究生、出版著作,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学习中医知识,造福患病百姓。1982年,我省恢复研究生招生。1983年,“祖研”中医内科即获批硕士点,张佩青便是张琪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83年主持的“宁神灵治疗神经官能症的研究”获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年“宁神灵”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血尿临床研究”“疏肝健脾、活血软坚、清热利湿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肾炎2号水丸治疗IgA肾病血尿的进展研究”等均获得相关奖项;2009年指导的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更是有效控制了甲流疫情……张琪独创自己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2009年6月,人社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他“国医大师”称号。
自1983年以来,张琪先后培养医学博士40人、医学硕士8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1人、博士后4人,他们遍及国内外,有的已成为国家、省或市级中医领导人、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成为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材。张琪如同一本久经岁月的中医典籍,在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脉络上印刻下浓重一笔。
2 打破传统 借鉴西医 与时俱进
10月下旬,张佩青过完了65周岁的生日,她是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庆祝的。细数下来,她已经带了50多名学生,“10名博士,40多名硕士,2名学术继承人。”张佩青谦虚地说,她可能永远超越不了父亲的成就。实际上她早已继承了张琪的衣钵,成为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获得“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同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些年,由于张琪年事已高,其学术经验方面的整理工作、新技术攻关等都是由张佩青主要负责和参与进行的。
张琪正在出诊。记者 郭俊峰/摄
1986年,从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毕业后,张佩青便留在省中医药科学院工作,“当时在三辅街的小楼(省中医药科学院旧址)里出诊,没几个患者。”张佩青坦言。上世纪90年代末、2000年初,省中医药科学院在省内率先开展“肾活检术”,张佩青遵循“遵古而不泥古,要与时俱进”的原则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大胆地将西医学中的诊断技术运用到中医学中,那时的张佩青常常拿着西医的听诊器出诊。为了使诊断更准确,1997年,张佩青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门进修了西医病理诊断和临床方面的课程,此后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定期去外地培训,不断充实自己。
如今,张佩青担任主任的“国家中医药补脾益肾重点研究室”,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疗效显著,慕名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每周出四次门诊,全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同时深入科室进行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会诊讨论,指导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工作排得满满当当。迈过65岁的门槛,张佩青慢慢转移了工作重心,“中医讲究的是‘传承’,也是时候将我自己的临床经验整理出来了。”
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医药事业百废待兴,到《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中医药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中医药的身影,86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17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1975年工作至今,张佩青感受最深的是,中医药越来越受欢迎,她笑言:“我的挂号费经历了6.5元——20元——24元——100元的涨幅过程。”11月1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为名中医的张佩青,挂号费上调至100元,此前她曾担心,一下子涨这么多,会不会影响患者就诊?不到一个月的门诊量证明,患者并未减少,“各种医保做保障,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张佩青说。
3 创新发展 让传承助推现代中医儿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主任王海,另一个身份是张琪的外孙,作为家里的第三代,如今已在中医儿科专业工作了21年。谁到不会想到,来自中医世家的他,最初学的是西医,而鼓励他学西医的人就是张琪,“虽然一辈子与中医打交道,但姥爷的思维并没有禁锢在中医的‘框框’里。”王海说,张琪建议他先学西医,把西医学懂弄通之后,再用中医中药来给病人看病。
采访期间,张琪(中)与女儿张佩青(左)、外孙王海(右)在家中合影。 记者 车轮/摄
1997年毕业后,王海进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工作,他当时的月薪只有500多元。当年他选择中医儿科时,中医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受重视和被认可,儿科医生收入低、纠纷多。王海告诉记者,当年张琪看在眼里,便抽时间给王海讲诉他自己看儿科的经验、收获、成就与喜悦。正是因为张琪的鼓励,王海二十多年才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岗位上,“那时候虽然挣得很少,但是一直坚持在学习和积累,我觉得内心非常充实、踏实。”
2009年,取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学位后,王海同样继承了张琪的“与时俱进”,利用西医诊断方法,更加深入地研究了慢性咳嗽、哮喘、抽动症等相关儿科病症,取得不俗的成绩,如今已是医院科室的顶梁柱,患者从外省慕名而来,一年门诊量达到6000~7000人次。“原来小患者的孩子,现在也成了我的患者。”王海告诉记者,这是作为一个中医儿科医生最大的骄傲。
“进入21世纪,新病种不断发生,疾病谱不断演变,各种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的升降正在不断变化,中医辨证必须与时俱进,吸收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从中医宝库中选择,筛选出最有效、最安全的治法和药物,是当代中医儿科人的历史责任和义务。”王海说。
“儿科涉及呼吸、循环、消化、发育等多个亚专科,发展得越来越精细完备。如果之后能借助中医药大学和医院的各种资源,成立专门的中医儿科综合医院,才会更好地研究儿童疾病、服务广大患儿。我希望将来能在我省中医儿科发展方面取得更大建树。”对于未来,王海有更多的憧憬和期盼。(记者 车轮 朱彤 谭湘竹)
以生命接续对丹顶鹤的执著守望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2018年5月5日晚,央视第二季《朗读者》现场,又响起这段流传了28年的旋律。随着《一个真实的故事》熟悉的歌声响起,在那悠长的歌声背后,传递的不仅是对丹顶鹤的热爱,更是徐家三代人养鹤、护鹤的理想和痛楚。
在节目中,徐卓这位来自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90后养鹤女孩,也是“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烈士的侄女,面对众多观众,讲述她的爷爷、姑姑、父亲和自己,徐家三代人,四十年在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鹤、护鹤为鹤坚守的故事。
1 徐秀娟 爱鹤胜于自己的生命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1987年9月16日因寻找一只走失的天鹅而牺牲在江苏省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时年23岁。
徐秀娟在看护丹顶鹤。(资料片,扎龙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徐秀娟,1964年10月出生在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父亲徐铁林是我国第一代养鹤人。受父亲影响,徐秀娟也爱上了养鹤事业。1981年,17岁的徐秀娟就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丹顶鹤。为进一步提高养鹤、驯鹤技术,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
1986年,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慕名邀请徐秀娟前去指导工作。徐秀娟怀揣3枚丹顶鹤蛋南下。在她日夜守护精心照料下,奇迹发生了,带来的3枚鹤蛋全部孵化成功。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这一世界级的难题,被徐秀娟和同事们一举攻克。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徐秀娟写了《越冬地丹顶鹤的半散放饲养》《高气温对丹顶鹤雏鸟的影响》等论文后,又拟订了新的科研课题。其中《越冬地丹顶鹤的半散放饲养》在中国第三届鹤类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宣读,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正当徐秀娟不断创造养鹤事业奇迹时,意外发生了。1987年9月16日,徐秀娟为寻找她饲养的天鹅,身陷河中,被冰冷的河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正像她在日记中写到的,“我选择了一条更崎岖的路,也许青春的热血将洒在这条路上,一生将为此而奋斗。”
为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天使,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盐城自然保护区分别修建纪念馆、纪念碑,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徐秀娟的事迹,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
2 徐铁林 女儿是我一生的骄傲
徐秀娟爱上丹顶鹤,与父亲徐铁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年81岁的徐铁林,在扎龙湿地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1979年,国家在扎龙建立我国最大的丹顶鹤栖息繁殖地建立保护区,徐铁林将家里的一间土坯房腾出来,作为保护区的办公室。扎龙保护区建成后,徐铁林成为扎龙湿地里一名驯鹤饲养员。
养鹤,让徐铁林痛失了心爱的女儿。这位刚强倔强的养鹤专家,在女儿牺牲时,没有在大家面前掉下一滴眼泪。但从此,徐家不听关于娟子的歌,也不敢看娟子的文章,甚至家里都不能摆放娟子的照片。退休后,老徐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到城里,而是和老伴儿继续住在扎龙村的老房子里。他说,住在这,能听到鹤儿的叫声,感觉娟子她还活着。
徐秀娟牺牲后,徐铁林把对女儿的怀念寄托在保护区的建设上。为帮助盐城保护区将鹤类事业发展起来,徐铁林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出来,分文不取。
然而,女儿殉职的苦痛还未完全散去,儿子徐建峰的突然离世,再度揭开了徐家人还未愈合的伤口,徐铁林和老伴儿在医院住了很久,直到现在也没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但徐铁林从未后悔,在孙女徐卓表示要继承姑姑和父亲的事业时,徐铁林依然选择积极地支持。也许因为当初受伤的丹顶鹤,也许因为儿女们还未完成的梦想……
3 徐建峰 姐姐是一面旗帜
“姐姐的敬业精神是一面旗帜,一直在工作中激励着我。”徐秀娟弟弟徐建峰曾说过,当年听到姐姐因公殉职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转业回到保护区,继承父亲和姐姐的养鹤事业。经过不断地学习努力,徐建峰去世前,已经成为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2007年9月,徐建峰利用休息时间回家看望父母。赵进 记者 姚建平/摄
受父亲和姐姐的影响,徐建峰工作起来特别认真。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徐建峰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市政府嘉奖。2012年,荣获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先进个人。2013年被授予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14年4月19日凌晨,心里一直惦记湿地里丹顶鹤的徐建峰,为保护正在繁育期间的鹤雏、鹤卵,像往常一样只身前往湿地里丹顶鹤的巢区。在距离扎龙自然保护区不到3公里的地方,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意外身亡,年仅47岁。他因工作长期疲惫的身躯,从此长眠于他爱恋不舍的扎龙湿地。
4 徐卓 继承梦想的新一代养鹤人
子承父业,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是莫大的欣慰,这也是徐卓最为特别的怀念父亲的方式。原本在东北农业大学读书的徐卓,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园艺师。然而在父亲去世后,为继承姑姑和父亲未竟的事业,她十分坚决地向学校提出转学申请,经教育部门批准,她转学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她说,爸爸的养鹤日记,还需要我继续地写下去。
徐卓在观察湿地的鸟类。赵进 记者 姚建平/摄
这位倔强的90后姑娘,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别人三年的课程。成绩十分优秀的徐卓,毕业时曾获得保送研究生的机会,但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我想毕业后尽快回去,像家人一样去保护丹顶鹤。”就这样,徐卓毅然地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成为第三代养鹤人,继续续写着徐家人和丹顶鹤的故事。
徐卓说,现在她在保护区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夏天经常要到野外进行监测,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每次都要几个小时。“这是姑姑和爸爸未完成的事业,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尽管工作环境恶劣,但徐卓没有丝毫抱怨,坚持做好科研监测工作。
在徐卓的眼里,爷爷和爸爸总和别人不一样。爷爷格外慈祥,他时常将自己原来发现鹤的位置指给孙女看,凭着自己多年经验一次次给孙女惊喜。而爸爸总能带给她温暖,每次下班回家都把在野外观察发现的惊喜讲给她听。
擦干眼泪,坚强的徐卓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目前,已经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科研队伍一员的徐卓,用自己所学到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知识,在扎龙湿地继续书写着养鹤、护鹤的传奇故事。
齐齐哈尔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一直没有忘记让人崇敬的鹤城女儿徐秀娟烈士。2017年9月16日,在徐秀娟牺牲30周年纪念日里,齐齐哈尔市先后举办了多场大型活动,缅怀徐秀娟烈士的先进事迹,弘扬以徐秀娟为代表的“三代护鹤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彰显城市文化魅力。近年来,全市坚持以依法保护湿地为重心,遵循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有效地保证了湿地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安全,使湿地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采访中,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文波告诉记者,作为扎龙湿地的一名环境保护者,我们要守护好这片珍稀湿地,守护好这一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实现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让以徐秀娟烈士为代表的一代代湿地保护者的奉献、责任、担当的可贵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丹顶鹤的安宁和湿地的永续,扎龙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坚守奉献,把蓝天碧水的扎龙湿地呈现给海内外游客。(于童 齐轩 记者 姚建平 于晓琳)
编辑:杨晔 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