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再看给小编加个鸡腿!
最近还没到年底,已经有不少产品经理小伙伴开始蠢蠢欲动了。大家动的方向相比前几年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普遍都在从科技互联网或相关前沿行业,向更加体制内或传统行业迁移。背后的原因无疑是受大环境影响,越来越多产品经理开始感觉到互联网行业不好做了,开始由激进转为保守策略。也有不少产品经理开始关注第二职业或副业,希望新增收入来源,毕竟家里有粮,灾年不慌。
虽然已经不做新知乎课程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目前每个月仍有上千的收入,着实体会到了将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乐趣。研发出知乎课程只是有产品可卖,如何运营推广才决定是否能有源源不断和可观的收益,本篇就谈谈产品经理如何做付费课程运营赚零花钱,供产品同行交流参考。
客户需求
18年初,小乐帝当时研究知乎live中的课程,发现凡是关键词中有“人工智能”的live课程,都能够有1000+的受众参与,判断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是一个强需求,恰好当时作为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有一手信息和认知,如果能在知乎live分享下应该会有人听。当时兴奋地将想法跟周围朋友说,大家都觉得你先试试看。
最初开设《零经验如何进入人工智能行业(AI)?》时,在农村老家录制完成,由于时间紧,只对照着一个超级长的思维导图表达,展示形式相当简陋。但最终效果出奇的好,如今已有有2000+人参加,评分达到了4.5分(满分5分)。算是赚到了第一桶金,在这之后一年的时间不断研发新的课程,最终在2018年一整年发布了13门课程,紧贴行业趋势和产品经理痛点,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表达了以上的内容,并不是证明课程或讲师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只有紧贴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客户需求才能取得商业上的收获。因此产品经理同行想自研产品或代理产品,都要明白你的客户是谁?他们的需求什么样?你的产品能否吸引他们付费?以上问题如不能解决,那么应全力探究答案,根据答案调整产品或思路。
构建流量池
有了好的产品是不是就够了,显然不是。用户都很忙,天天被抖音/王者荣耀占据着时间,注意力很稀缺。运营的价值就是搭建起产品与用户的桥梁,将产品价值传递给用户,对于付费产品,自然以最终付费考量运营价值。无论做什么副业或商品售卖,运营目标始终围绕收益,具体方式就是构建流量池体系。想清楚用户在哪里,不同渠道如何运营。
拿小乐帝知乎课程为例,自身研发的知乎课程在知乎平台内,平台产品重点或者搜索推荐逻辑变化都会对流量获取有一定影响。为了加大曝光和转化,就需要尽可能打通触达与用户的通道。一方面,是在课程名称和描述上尽可能覆盖关键词,类似搜索SEO的工作;一方面,则是通过在站内发布相关文章,最终给课程导流,类似原生广告。
平台内部流量受限于平台用户体量,而知乎在国内并不算大众应用,只寄希望于端内流量收益有限,于是开始更多研究站外导量。除了自身社群内做群公告宣传,更多的形式是将文章内容与课程实现封装,通过文章满足客户阅读需求,通过课程解决系统化学习需求,逐层递进。
起初课程不多时,仅是在文章后,将课程名称和知乎站内二维码做铺垫。随着课程增多,动不动将10+二维码贴到文章后面,阅读体验不够优雅,同时也不一定能够转化。这也是为什么内容产品为什么不铺满广告,始终需要平衡广告收益和用户体验。针对以上问题,小乐帝采用图片编辑工具“秀米”将课程做了封装,并且固化为每篇4条课程的「相关课程」板块。
精细化运营
搭建起流量池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业务价值收益最大化。用户层面精细化运营,可以将用户做分层或分群,以私信或社群通知的方式做运营。更加产品化精细化运营方式,是在产品某个模块做精细化运营,既可以千人一面,也可以千人百面或千人千面,以达到最大业务收益。
仍以知乎课程运营为例,知乎站内和社群内都不需要频繁变更,而文章与「相关课程」结合却需要精细化运营。不同文章之后的相关课程需要放哪些课程,课程之间的摆放顺序又是什么样的,这又属于产品栏位运营的范畴。
通常拿到一篇文章后,有几个维度做课程筛选和排序:按与文章主题相关度、按全局销量优先、按最新课程优先、按主推课程优先。每一个筛选和排序的维度,都是基于产品经理对于业务和课程数据深入理解与认知。以上做法在行业内仍然算比较粗粒度的。
更加精细化的方式依赖微信提供强大的用户画像、分群投放和数据反馈能力。微信和知乎能够打通数据和建立用户画像,那么我们就能知道,哪些客户对哪类课程感兴趣,或者他们有什么特征,我们就能投其所好,只投放给这类客户他们更大机会转化的课程。整体匹配效率提升了,最终收益也就更高了。
微信官方主要精力还是满足C端用户需求,B端商家需求照顾不多,这也给了很多基于微信生态企业服务公司的机会。至少于公众号运营者来讲,精细化运营诉求明确且痛点。
#声明#
本文由小乐帝原创,产品会转载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微信:hf16881688~ 产品会QQ群:140710383~ MVP联盟QQ群:21362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