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造肉?
到2020年,总人口为76亿人,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口寿命的增加,10年后增加到86亿、2050年或98亿人。
只是,人口的增多将会产生多种问题,特别是粮食方面的矛盾。毕竟2020年时,全球就有25个国家处在饥饿风险中,且6.9亿人受饥饿影响。正是基于对未来的担忧,人造肉行业就此诞生,不少资本也加快了扶持。所谓的“人造肉”,包括植物型人造肉和培育肉2种,而市场上最常见的为植物肉,也就是利用大豆、大麦、豌豆等中的植物蛋白进行制作,再加入风味物质,使其在风味、口感上和真肉相似。
不过相比传统的素肉,资本更看好“培育肉”,它是利用细胞组织培育的“真肉”。如13年时,荷兰就研制出第一款培育肉,之后各国纷纷展开人造肉的研究工作,18年时以色列也宣布研究出人造牛排。
这种培育肉是从动物体内获取组织几包,并在实验室里培育,不管是外观还是口感,和真肉相似度多达70%。相比真肉,这种肉的蛋白质比例更高,脂肪更低,且营养更加丰富,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从健康上来看,培育肉更好。
同时,“培育肉”不会产生瘟疫,这是学者们之所以大力培养的主因。大家都知道,猪有猪瘟、牛有疯牛病、鸡有禽流感,且部分疫病可传染人,而培育肉就没有这些担忧。
为何要培育“人造肉”?
说白了,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2050年时人类对蛋白质的消耗量比2010年高出68%。不过畜牧业释放的温室气体占26%,且它们排泄的NO含量占比为65%。而NO引发的温室效应程度比CO2高出296倍。
目前全球1/3的土地因畜牧而逐步沙质化,且家畜占用了45%的土地资源,而1/3的庄稼用于牲畜喂养,且还占用了70%的水源。可见,牛羊猪等家畜看似不会影响人类生活,但它们却占用了太多土地资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如果地球上的肉食者全部变为素食者,那就可多养活18倍多的人口。不过人是不可能变为素食者的,多数人属于“无肉不欢”,且肉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很难人体自身合成。而从1950年到2018年,肉类需求量从5000吨涨至3.4亿吨,未来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为此,想要解决未来的潜在“蛋白质”危机,那就要大力发展“人造肉”,这样才能让70亿人“人人有肉吃”!
资本大举进入人造肉领域
早在13年时,比尔盖茨就进入人造肉领域,成为了这个产业的第一号支持者。一年后,李嘉诚也紧跟其后,开始了“人造肉”的布局。19年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成功上市,其背后就是比尔盖茨等诸多大佬投资。
不过目前“人造肉”巨头所生产的多为植物肉,只是其外形上和真肉更像一些。至于“培育肉”的研究,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且其价格比较昂贵。如13年培育的人造牛肉,其成本为33万美元,不过到了今天,人造肉成本也大大降低,100g鸡肉价格为3.45美元,不过比起真鸡肉还是偏贵,但相比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多久,人造肉价格就会低于或和真肉持平。
除了传统畜禽外,目前也有公司开始培育袋鼠肉、鹅肝、海鲜类产品,争取早日实现消费者的“吃肉自由”。
甚至还有企业表示将研究“空气造肉”,尽管这一概念让很多人不可置信,但已有多个团队正在研究,期待早日出现成果。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目前已有科学家开始制造“人肉”,一旦成功,那人类将可以吃上“人造人肉”,不过这个概念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很多人抵制这个研究项目,不得不说太疯狂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人造肉”,而新加坡更是第一家放开“培育肉”的销售,这意味着培育肉的安全问题已经过了审查。
你会吃吗?
预计2025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美元,不过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似乎对“人造肉”并不能接受,很多人担心其安全问题,也有人认为人造肉口感不及真肉,还有人担心其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目前来看,人造肉口感上确实不能和真肉相比,但营养成分上却和真肉差不多,且没有普通肉类中的激素成分,这样因摄食而导致癌症、心脑疾病的风险就会降低。
总得来说,人造肉是否安全还有待商榷,毕竟我们不能保证进入餐桌上的每一份人造肉都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一旦有黑心商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那损害的必然是大众健康。因此,人造肉想要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