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极磷虾,谁都不会陌生。近两年来,山东等地已开始销售南极磷虾产品。
南极磷虾是世界上天然储量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全球储量在5亿吨以上,远高于人类目前的海产品捕捞量(1亿吨左右),被誉为“人类最后的蛋白质资源库”。南极磷虾在南极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与地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盯上了南极磷虾这块“蛋糕”,不遗余力地发展各自的远洋渔业。在众多的开发国中,俄罗斯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尤其是最近两年,俄罗斯联邦渔业局动作频频,对南极磷虾的开发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最后的蛋白库”或将迎来新的瓜分狂潮。
俄罗斯联邦渔业局发布的《2030年渔业发展战略》显示,俄罗斯未来的目标是将海产品的出口量提高一倍,海产捕捞量将增加到540万吨。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全国的捕捞总量只有350万吨左右,想要把另外190万吨的缺口填平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远东渔业是俄罗斯渔业的重要支柱,主产鳕鱼、沙丁鱼、鲑鱼
随着近海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很多著名的渔场都陷入了无鱼可捕的僵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目标转向了远海,俄罗斯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储量可观、潜力巨大的南极磷虾资源自然就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南极磷虾是一种小型的甲壳类动物,平均体长只有3~6公分。加工后的南极磷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材,还可以被进一步提炼成浓缩蛋白、磷虾油、甲壳素、虾青素等保健品,在医药、化工以及功能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利用南极磷虾提炼的虾青素产品
其实在南极磷虾的开发历史上,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早在70年代就已经独领风骚了。说到捕捞产量,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苏联相比,苏联对南极磷虾的开发程度几乎是垄断性的。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对南极磷虾进行了商业捕捞,比如苏联、日本、韩国等等。历史上,人类对南极磷虾捕捞力度最大的一年是1982年,当时的苏联凭借着实力雄厚的远洋渔船,一举捕捞了49万吨的磷虾,占全球捕捞总量的93%。
南极磷虾的历史捕捞量(单位:吨)
排在第二位的日本,捕捞量只有区区3万吨左右,连苏联的零头都不到。在苏联解体后,远洋渔业惨遭肢解,大量的远洋渔船被闲置废弃,俄罗斯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彻底退出了南极磷虾的开发行列。
长远来看,俄罗斯的海产业还是离不开南极磷虾。俄罗斯虽然面积广阔,内陆水系发达,但是水产养殖业却非常薄弱,几乎所有的海产品都来自于捕捞的野生群体,比如远东地区的鳕鱼、鲑鱼、鲱鱼、沙丁鱼等等。
一边是近海渔业资源陷入萎靡不振,另一边却是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资源可观的南极磷虾自然也就成为了帮助俄罗斯摆脱困境的不二之选。
南极磷虾是一种开放的生物资源,也是世界上可以免费捕捞的少数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俄罗斯的政府官员表示,南极磷虾资源受到联合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的管理,而作为该组织的成员国,俄罗斯有正当的资格在南极附近海域从事捕捞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满怀信心与决心的俄罗斯重返南极磷虾渔业,能否重振当年苏联的雄风呢?
俄罗斯虽然综合实力强劲,而且联邦政府也将渔业发展作为了重点项目,但远洋渔业的实力已经大幅缩水,想要重振雄风还是有不小的难度。从现实层面来看,俄罗斯想要重新入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专业级捕虾船的建造问题。
2019年4月,俄罗斯联邦渔业局局长指出,俄罗斯目前的远洋科考渔船有18艘,平均船龄为26年。但根据专业机构的评估,这些现役渔船将在5年内达到使用寿命。不过,俄罗斯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造10艘新的远洋渔船,用于南极磷虾的资源勘探和商业捕捞。
俄罗斯科考船赴南极调查
对南极磷虾的捕捞能力主要体现在渔船的加工能力上,对技术要求很高。南极磷虾的体内具有高强度的低温活性酶,在磷虾死后,这些活性酶很快就会将蛋白组织分解,因此捕到的南极磷虾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高温蒸煮等加工流程,否则就很容易腐烂变质。
在2020年下半年,俄罗斯渔业和海洋研究所顺利招标并和联合造船公司签订了两艘中型专业渔船的合同。这两艘渔船耗资59亿卢布(约合7800万美元),预计将在2022下半年交付使用。这两艘专业渔船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提升南极磷虾的加工能力。
熟化加工的南极磷虾
不可否认,俄罗斯的入局大概率会使之前的磷虾竞争格局重新洗牌,但中国和挪威的实力也非常强劲,究竟哪一个国家能最终“拔得头筹”还真不好说。
在2019年,活跃在南极渔场的主要有中国、挪威、韩国、乌克兰、智利等13个国家,这些国家共捕捞了31.3万吨的南极磷虾,只有规定捕捞限额量(62.5万吨)的一半。因此就目前来看,俄罗斯即便加入进来也不会突破这一“天花板”——更何况,相较于5亿吨的自然储量,人类的捕捞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放眼全球,现阶段只有挪威能达到20万吨的产量。有了“深蓝号”这一国重器之后,中国的捕捞产量估计能提高到8~10万吨左右,仅次于挪威。但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绝对是一匹“黑马”,未来甚至有可能会赶超挪威。随着国家对极地渔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内水产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在未来的南极磷虾渔场上,中国必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磷虾捕捞量,中国目前排在第二位
再看看俄罗斯。
在2020年上半年,俄罗斯的“亚特兰蒂斯号”科考船前往南极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资源考察,结果发现磷虾的储量比17年前考察的结果增加了很多,仅仅是考察区域内的储量就达到6000万吨左右。
南极捕虾船
俄罗斯专业的渔业机构表示,未来3~5年内,俄罗斯的远洋渔船可以收获30万吨左右的南极磷虾。如果这一说法可靠,那么俄罗斯平均每年的捕捞量就在6~10万吨左右——对于一个中途退场多年的渔业国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
据了解,俄罗斯目前已经有三家水产巨头确认了捕捞南极磷虾的计划,其中就包括Norebo Holding公司和俄罗斯渔业公司(RFC)。但Norebo Holding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南极磷虾的开发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后续的计划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捕捞产量而定。
总之,在未来五年内,南极磷虾这一地球上最大的“蛋白库”不可避免地会再次掀起瓜分狂潮,挪威、中国以及俄罗斯将展开激烈角逐。究竟谁才是最大的赢家?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