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创新的专题,将陆续推送给读者,这篇文章是第一篇。
我们对创新问题的关注是从中美关系问题延伸出来的。这是个长期的问题,也必然要从长周期去讨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宏观研究者,都要避免一个误区:拿着显微镜看月亮,或拿着天文望远镜看细菌。所以,周期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
莫德尔斯基提出了一个“世界政治长周期”的概念,大约100-120年,大约两个康波的长度,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外围”结构会出现一次大的调整,即中心国被外围国替代(当然,样本量较小)。我们从康波周期视角去看国际政经问题也发现,后发国家能只能借由新一轮技术浪潮实现赶超,很少有例外,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通过模仿实现持久赶超。(
创新的范式:康波、世界体系与大国兴衰——何为中美长期博弈的关键词
)从康波演绎的规律看,当前确实处在新一轮康波的上升期,部分核心赛道已经进入加速扩散的轨道,如机器人、新能源等。当前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标的,短期可能会出现高估回调的风险,但这是一个几十年的生意,来日方长。
后续专题我们还希望能够在几个核心的赛道做详细梳理,这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核心资产太重要了。
原文首发澎湃
一个社会,如果不再关心自己的既往进步,不久之后将会失去自己能够在未来进步的信念。[1]两百多年来,史学家们始终在追问:现代经济增长是如何开始的?[2]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分流”,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如何解释?后发国家如何才能向发达国家靠拢?答案是:自主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
创新[3]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野[4],是社会“富裕的杠杆”[5],也是导致东西方“大分流”[6]的驱动力量。在库茨涅兹(Simon Kuznets)定义的“现代经济增长(Modern EconomicGrowth)中,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必要条件之一[7]。创新理论的集大成者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驱动的经济演化——“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而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推动创新。所以,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8世纪中叶以前,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停滞期,经济平均增速约为零。截止到1700年,全球总人口约6亿,从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700年,年均增速仅为0.04%[8](图1)。直到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才摆脱李嘉图“土地报酬递减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幽灵,打破规模报酬递减与人口指数增长的恶性循环。全球人口年增长率在二战后婴儿潮高峰期时(1963年)达到了2.2%,目前仍维持在1%以上。联合国预测,至2100年,全球人口增长率会下降到0.1%。然而,这是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结果,与前现代社会中的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得到的低增长率有显著差别。被称之为“人类社会总决算”[9]的平均寿命和寿命的基尼系数均显示(Peltzman,2009),现代经济增长带动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图2)。
图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公元前1万年-2100年)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联合国,笔者绘制
说明:2020年后为预测数据,由红色曲线表示。
图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笔者绘制
从千年历史长河中观察,人口、经济产出和创新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创新的累积略早于产出和人口。15世纪中叶谷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印刷成本下降,书籍发行数量陡增,人类的识字率快速提升,加速了知识的扩散和思想的解放,致使工业革命之前的两百年出现了一波创新的小高潮(图3)。归根结底,创新在本质上是属于认识论的。技术变革只能通过新思想的涌现而产生(莫基尔,2008)。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能否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值得怀疑的。
图3:创新的指数增长(BC1000-2000年)
资料来源:Tvede L.,2020
在《富裕的杠杆》一书中,莫基尔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资本存量的增加,可被定义为“索洛增长”;(2)商业扩张,如贸易的全球化,其对应着劳动分工的扩展,故被定义为“斯密增长”;(3)规模效应,可被定义为“诺斯增长”[10];(4)知识积累,包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故被定义为“熊彼特增长”。不同类型的驱动力是相辅相成的,如商业扩张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标准宏观经济学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开始定量归因经济发展的来源——劳动投入、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TFP是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的加权平均,代表了“创新”。
不同的驱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不同的含义。人口和资本的投入有数量和效率的双重约束,故TFP是决定任何经济体长期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唯一要素。“尽管一些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可能拥有更高的生产率水平,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取得比技术进步速度更快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菲尔普斯等,2021,p.6)在教科书版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长期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索洛(Solow,1957)的计算结果显示,美国人均产出的增长中约有80%要归功于技术进步。在标准回归模型中,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由“索洛残差”代表TFP平均贡献了经济增长的40%-60%(菲尔普斯等,2021,p.48)。
“索洛残差”实际上代表了经济学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无知。著名经济史学家汤姆森冷嘲热讽地说:“技术变革就像上帝。人们对它讨论颇多,有人顶礼膜拜,有人拒绝抵制,却没有多少人理解”(Thomson,1984)至少从熊彼特1911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开始,学术界就开始重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熊彼特意义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具体包括:(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5)创设新的工业生产组织,比如组建托拉斯,或者反垄断。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都将创新视为外生的。模型中的创新是一个“黑箱”。这对于理解理解创新的生成机制毫无益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罗默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创新才内嵌于经济循环过程当中,但仍然缺失“人类可能性的关键维度”,如人的欲望和想象力、思想市场的多样性。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伟大发现,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天才创意,而在是经济系统的“活力”。它是创新背后的深层动力与制度综合体:革新的动力、必要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宽容度以及有关的支持制度。[11]从人的思想观念[12]的转变到知识的积累,再到技术发明、创新、产业和GDP的形成,每一个环节的传导都不是必然的,从观念到物质财富的良性循环的形成更非易事。当然,每一个环节也不必然以上一个环节为前提。“从哥伦布到牛顿那个时代几乎没有创新,而从蒸汽机到电力那个时代则没有划时代的科学进步。”[13]发明和创新往往领先于科学知识,但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后,创新更易于扩散。更多的创新是已有创新的新的组合。
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并不是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上,而是断断续续地、时高时低地,有时集聚,有时稀疏的(熊彼特,2017)。技术创新的集聚不仅会引发产业革命——“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佩雷斯,2007),也会带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变迁(Hirooka,2006)。世界体系的中心国一般也是新技术革命的领导者,如第1次和第2次工业革命中的大英帝国,或第3和第4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中心国只有在新技术革命中拥有更多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才能维持领导者地位,外围国也只能如此才能取而代之。后发国家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快速追赶,但只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赶超。所以,科技创新乃“兵家必争之地”,是国家“硬实力”的来源。
从康波的演化规律来看,世界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增长期[14],新技术正在加速转变为产品或服务,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它或者可以被定义为“智能时代”,代表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I)、数字技术、5G、自动驾驶、生物科技、新能源等等。谁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拥有更多创新的所有权——尤其是“主干创新”,谁就能赢得下一个“五十年”。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主要矛盾是中美关系,决定中美竞争格局的长期关键性力量就是科技(与产业链)。新一轮科技竞赛的序幕已经拉开。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创新就是顶层设计的重要关切。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四个现代化”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中,科学技术现代化又是实现农业、工业和国防的具体手段。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从国外引进技术和创新是实现经济起飞的“捷径”,这几乎是全球惯例,尤其是在起飞的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主要技术来源是前苏联。苏联于1960年将全部顾问撤出中国。中苏关系在1962年破裂,中断了中国引进技术的渠道。中国只能艰苦地探索自主创新之路。事后来看,条件并不成熟。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才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经过近40年的奋斗,中国建成了“世界工厂”,完成了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两百五十多年的工业化历程。
“中国奇迹”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人口和资本要素的投入,也离不开教育和创新的作用。从1978年至今,国家支持创新的政策从未中断。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科技创新都是重要内容。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略,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上日程。这是中国从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分水岭”,也是从追赶向赶超的必由之路。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新在五大“新发展理念”[15]中居于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6],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器”。
人口红利的消退不可逆转,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又压抑了投资需求,科技创新和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选项,且自主创新的地位将日益凸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7]。一方面,全球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引进技术的渠道只会越来越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水平不断向“最佳实践”收敛,在多个领域已经成为“领头羊”,引进技术的空间也在不断压缩。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18]的转变的能力。这也将是“惊险的一跃”,不太可能是一马平川,需要战略定力和系统思维,需要连接思想市场和商业实践,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19],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全面推进[20]。
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陈达飞为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财富研究中心总经理,陈燃萍为东方证券博士后。
参考文献和脚注
[1] Carr,1961. What is History?New York:Vintage Books. 转引自莫基尔,2008,p.339.
[2]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3]“创新”是一个极容易产生混淆的词语,它不同于发现或发明(invention),一般是以生产或商业化应用为开端的。所以,科学发现不是创新,技术在商业化之前也不是创新,但创新的内涵远不止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等。
[4]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5]莫基尔:《富裕的杠杆:技术革命与经济进步》,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6]彭慕兰:《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
[7]另外两个必要条件是制度改革和观念变革。
[8]数据引用自our world in data。
[9]吉川洋:《人口与日本经济》,九州出版社2020年版。
[10]在原著中,莫基尔只是引用了诺斯的观点和表述,并未将其定义为“诺斯增长”。为保持连贯性和后文表述的方便,“诺斯增长”为笔者新增的概念。
[11]菲尔普斯,2018;菲尔普斯等,2021。
[12]在中世纪那样视“财富”为不洁之物的社会是不会有经济和创新活力的。
[13]菲尔普斯,2018,p.30.
[14]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佩雷斯将产业革命分为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平均持续10-15年。“增长期”指新产业的高速增长期。
[15]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日。
[1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3年3月4日。
[19]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2014年1月6日),《人民日报》2014年1月7日。
[2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一瓣公益
这是一瓣在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每篇文章获得的赞赏,全部捐献给“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为石门坎的孩子建一个“图书馆”。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目前已为小朋友们筹集约两万元“图书基金”。
一瓣公益 | 向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的捐赠
一瓣公益 | 向上海太阳花组织捐献图书
一瓣公益 | 第三批图书捐赠:云南禄丰苗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