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今家庭教育背景
孩子长大后,我们家长动不动就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管教,吃饭,上学,管理孩子的社交,管理一切,什么事都要替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否则孩子缺乏管教,就不会有教养,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小时候我父母也是这样教我们的,有些父母小时候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所以自己的人生不好,很后悔,而且还想把父母的教育观念延续到下一代,以免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可以说,家长这么做,用意是好的。可是这样的想法实质上是浅层次的,我们可以细细回想一下,当初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抗拒心理?阿拉伯文化的主要奠基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这就说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识,如果父母不注意方式方法,强制性的把自己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的话,那么真的可能会毁掉孩子的成长之路。
二、教育孩子常见的几种问题
1、批评孩子常态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由于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挑战,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都是成熟的,值得推敲的,那么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对自己或者是对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够放松要求,但是一旦是自己的孩子表现不符合家长的意愿,那么孩子将会面临没完没了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怀疑自己,也会因为不公平的待遇更加容易滋生起抵触家长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孩子如何能够更加自信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呢?
2、表扬孩子缺乏原则和底线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就是孩子把饭给吃完了,或者在公共场所不哭不闹,家长就上去表扬:“你真棒,你真乖,给你点赞!”种种一些这样的话语,殊不知,这些行为无形之中都是在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孩子吃饭,不哭不闹,这些行为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必须完成的事情,如果孩子在图书馆里不吵闹,你直接去表扬孩子,“你很棒是因为你没有哭闹。”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如果哪天孩子没有获得表扬,那么他容易滋生逆反心理,以后可能连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导致成为“问题少年”。
3、只和孩子谈学习一个话题
有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开口闭口只是谈孩子的学习,除了谈学习之外,就没有任何的话题可以继续谈下去了,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经历,经常开口闭口谈学习成绩的家长是不是很烦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学习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经常和孩子谈学习的家长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成绩,而不是他本人,导致亲子关系淡化。
三、不管教也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
1、不要轻易批评孩子。
没有人喜欢批评,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如此。当家长看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更多的是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在想法,比如孩子不吃饭,你得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吃?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早饭吃的太多现在没胃口,如果现在没胃口,可以一会儿在吃,没必要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须得在这个时候吃饭,如果仍然不吃,那就让孩子饿着,自己来承担这个后果,久而久之,孩子就要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2、表扬孩子要适度
在原则问题上,例如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上,孩子如果做到了,这就不需要进行表扬,例如,孩子以前在图书馆大吵大闹,这次家长提醒了他,他没有吵闹,我们可以不表扬,但是可以表示感谢他这么配合,因为感谢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会让孩子更好的接受。如果孩子是在通过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家长要豪不吝啬的进行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以后会越来越注重对某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3、与孩子进行多方面沟通
由于孩子处在学习阶段,他的身份的会是学生,但是我们的家长的思想观念里只有学生这一个身份,除了学生之外,他还是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女儿,或者是孩子在这个生活中还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做为家长要在平时给予更多的爱,关注他的思想、他的爱好、他的一切,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合理的要鼓励支持,不合理要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最后的路该怎么走,要大胆的交给孩子。这样,孩子就能感受父母给予他的尊重和爱,家庭之间就能形成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思想去生活,孩子需要有自己掌控未来的本领,人生之路,只能由孩子自己来走,谁也无法替代,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如何自立,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按照自己意愿去选择自己生活,最终成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