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这件事人与人之间真的不一样!
有些人只会选几首抖音(抖音)新歌,还敢当李浩老师。有些人从自学到放弃,只用了几天的时间。
只有那么少的贵人才能静下心来,每天磨练技能.
你周围可能也有学二胡的人。一开始很开心,充满期待感,但等到练习慢慢变成日常,逐渐感到枯燥,学习加深,困难越大,就会抗拒,厌倦,瓶颈期来了,没有进展,内心放弃。
为什么人跟人之间差距这么大呢?为什么有人能坚持,有人却放弃,有人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真正的演奏能力,有人却只拥有三脚猫功夫只能在外行面前浑水摸鱼?
答案说到底,还是因为起初学琴时,就没有全局观念,导致学琴的过程中埋下了“祸根”!
学琴需要有全局观念
本来二胡学的好好的,突然不如以前学琴一样兴致勃勃了?有人开始懈怠基本功,成天重复拉一些简单的曲子不再有进步; 有人学到点皮毛,也开始觉得没有必要继续深入学习下去了;有些甚至刚学就想放弃了。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为什么有人却可以在瓶颈期顺利度过,甚至能坚持学下去达到一定成就呢? 因为这部分能够坚持下去的人,从一开始学琴就拥有了很好的全局观念,从日常练琴的点滴细节,你就能明白答案?
一、他们拥有良好的练琴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习惯,更是坚持学琴以及学好二胡的前提。
好习惯例如:每天练琴,每周上课,像新陈代谢一样,像形成了生物钟。持之以恒坚持一个月,就会出现“没有练琴,或者没有上课,就会感觉少点什么事情没做”这样的感觉。
相反的,如果少了一天没有练琴,或者缺了一节课,打破这个“生物钟”,还以为“无所谓”,甚至经常不练琴,缺课,那么就会完全自己的练琴习惯,无法形成上述的“规律”。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养不成每天去练琴的习惯,以后难度大、作业内容多,需要大量练琴的时候,就会很难适应,回课自然比较差,进度就会受到影响,二是给自己传达了一个“二胡课不重要无所谓”的信息,如果是年纪小的琴童,甚至还会出现“撒娇耍赖”、“越来越懒”的情况。
这就是老师们为何一般都非常反感随便请假缺课的原因。不是影响了收入这么狭隘想法,而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来考虑的。不管是成人还是琴童,都要形成规律的练琴学琴作息,否则这将成为丧失学琴动力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二、他们拥有科学的练琴方法
一般是先分段练:听觉、触觉的记忆都需要重复很多次才会熟练。分成一小段,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达到比较多的重复次数,从而用更短时间达到熟练程度。像吃牛排,一大块整吞下去难以消化,不如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分段练习会很快找到困难段落。安排更多的时间在困难段落上。从而让练琴时间、精力,安排的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效率。
单手练是有必要的:不一定非要先单手,再双手。但是不是说能够双手演奏了,就不再单手练习了。
“单手、双手,均要重复、交替的去练习”更为科学。
慢练是有必要的:这个道理与前面说的“单手练”是一样的道理。不一定非要“先慢,再快”。很多视奏能力较强、手指协调能力好的学生,短时间内就可以比较快速流畅的演奏新乐曲,我们没有必要“压制”“否定”他们的这个能力。可是他们的问题在于达到速度之后却不愿意慢练——这才是问题所在。
慢练的作用是用“放大镜”看清乐谱、看清自己的演奏,也是“提速”的必经过程。慢练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以及让演奏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达到更高境界。完成的质量比较一般的原因,往往是乐谱上的问题没有全部看清、看透,对声音的质量审美不高,对自己的演奏提出的要求不全面导致的。
而这些,都必须在“慢练”中注意到,思索到,练习到。所以科学的慢练应该是“快速”、“慢速”均要练习。 认真读谱(音、节拍、指法、表情记号等所有印在乐谱上的内容都要看)。
以上几个原则,是举例,并不是所有的练琴原则。大家可以继续补充。最后要说明的是,这几条是相互交叉的。
例如:分段练习的时候,也需要单手练过程,也需要慢练过程。
三,他们有较好的学琴环境
很难想象到一个生活在没人喜爱音乐、不谈论音乐的环境里的人,会多么喜欢拉二胡。对于成人来说,往往这一点是能自己提供给自己的,比如主动的多听音乐,多欣赏音乐。但对于琴童来说,假若被强迫学琴、或者家长没有良好的音乐审美,势必会造成琴童厌学,所以,学琴环境和氛围也是能否坚持学好二胡的一个问题!
除了以上三点外,能坚持学下来并且能学好二胡的人,往往都会有个靠谱的二胡老师。都说音乐的美对所有学琴的人都是一种感召。老师如果艺术修养不够,不能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美,那学生也是很难学下去的。
学琴这件事如果想要坚持到底,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你得有练琴的时间和条件,有好的学琴习惯和科学的练琴方法,你还得有靠谱的老师或者负责任的家长来督促。
虽然很难,但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每个坚持下去的人都说值了,每个半途而废的人都说后悔。这还不足以激励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