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系辞上》云:“容易产生太极,会产生两种乐器”,“日音和日阳的谓词”。
太极是中国古老周易文化的符号表达。一直以来,太极武功因其刚柔相济、变幻莫测、调和身心,延年益寿而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太极拳也成为众多习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叶泳湘是太极文化的推广者,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3月6日的思想湃现场,因为她的到来平添了一阵道骨仙风的气息。
单从外表看,她是一个略显瘦弱的女子,但是当她在舞台上扎稳马步,跟着沉雄的音乐演练传统太极的时候,仿佛变成一个穿越到现代的功夫女侠。“单掌收虚实,双手推是非”,看似柔缓的一招一式都蕴含无限能量。
“有血有肉的传人”
一提到太极人,也许多数人会联想到在公园晨练的老者,或者群山之巅的白须道人。记者在化妆间里见到叶泳湘时,她穿着飘逸的汉服,留着长长的头发,化着精致的妆容。展现了太极人的另一副面容:年轻、优美,“仙”得如此时髦。
“从走路开始就学习武术,习武对我来说就像小时候的玩一样”。叶泳湘介绍道,读书时候会有朋友从背后认出她,说因为走路的姿态很特別。习武之人会有武腔,那是从小训练带来的举止和气质。“
后来,我果然以一种特别的步态,走上了一条特别的路呢。”说到这的时候,叶泳湘露出了不拘一格的大笑,不经意间展露了她宛若少女的情态。
其实,叶泳湘学习太极是有家学渊源的,母亲陈铁玲师从一代杨氏太极宗师傅钟文。在家庭影响下,叶泳湘从幼年起就由外婆启蒙武功,刚刚学会走路就扎起了马步。
尽管长大以后,叶泳湘和一般人做的事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上学、交友、留学、创业。但是,她驾驭着一门普通人没有的功夫:太极。
“生活中的我和普通女孩子一样”。不同于人们对她加诸的想象:每天定时定点的练功打坐,足不出户,静修参禅。叶泳湘说,她每天还是会练功的,而招式之外,现在更多地将练武修行渗透到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无论是步法、坐姿、生活态度,都是武学的具象呈现。
叶泳湘的微博动态更多的显现了她真实生活的一面,关于发髻,关于传统服饰,关于时尚,关于旅行,她热爱生活且包容文化。叶泳湘说,太极哲学给她最大的影响是自己对自在生活方式的体验,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平时我非常喜欢养绿植,会把自己的空间用竹子、榕树、绿叶装扮得生机盎然,即便在城市生活也能和自然贴得很近”。
“太极文化传播必须和市场营销结合”
网上流传着很多叶泳湘的美照,照片上的叶泳湘或超凡脱俗,在山间问道修行,或俏皮时尚,在都市间工作生活。作为一个有着几万粉丝量的微博达人,很多人把她称为“网红”。
“今天刚到四万个粉丝,什么时候网红这么便宜了”,她说,形象是她的一种宣传方式,希望借此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太极,从而更好地传播太极文化。
其实,叶泳湘的这些看似“时髦”的宣传方式是有意为之的,她大学学的是体育营销,在伦敦学习的是人文社会专业,当记者问她为什么毕业后不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时,她说,“我现在做的事就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体育市场营销,传统太极需要配合市场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承必须与时俱进。”
至于具体的途径,叶泳湘说,老一辈更多的是推崇手把手教,线下推广的优点是有现场的互动感受。但是她看到了互联网的无限潜力,认为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局限,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可以让太极的粉丝迅速增量。“就像拓宽了河流的源头”。所以,目前她的推广途径是微博和自媒体,由线下推广向线上推广转化,再由线上归集到线下,最终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去。然而,互联网传播的劣势也很明显。正因为它是完全敞开式的,不知道来的人群是抱着怎样的目的。曾经卡住许多人的筛选环节被消去了,结果也是未知。
尽管互联网的开放性会带来一定的威胁,但她说,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时代就像流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如不能将自己融合到信息流中,那么不久的将来,过于保守的形式必然会被时代,被社会淘汰。
在和记者聊天过程中,这个穿着古朴,说话柔缓的女孩子讲起互联网数字营销,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对于后台粉丝的关注量、转发量,粉丝的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她都会做一个数据分析,同时还会对引发关注和反感的关键词做一个统计,“做了一年多的统计以后,我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数据资料。举个例子,我现在的粉丝用户男女比例是49:51,对于这样均衡的传播效果,我是比较满意的”。
在太极文化推广的过程中,当然也遇到很多挫折,叶泳湘说,她一个人,有时候真的很难。每一天都可以放弃,没有人逼着你走这条路,支撑自己的,是无愧先人,为了后人铺路,“传承太极”的坚定信念。
“功夫是延续千年中华血脉的纽带”
功夫可以技击、可以防身、可以娱乐。武林是否还在?武功是否如电影里一般:飞檐走壁、摘叶伤人、轻功水上漂?侠者是否如《英雄》中主角一般,为国为民?
对于这样的疑问,叶泳湘给出的回答是:武林正在凋零,武侠正在转化,但是武学武道的精神,却始终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代代相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中国冷兵器时代被热兵器时代取代后,传统武林进入了寒冬期,逐渐凋零。
同时,“侠”的地位和内涵也在不断演变,“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司马迁对侠的定义,其实更接近于我们现代人对“侠”的认识。叶泳湘说,曾经的侠义精神古道热肠,慷慨扶弱,重义轻生,这些都成为了“侠”的印象。演化千年,私剑之侠,道义之侠,江湖之侠,侠由贵族圈养变成无处不在。而江湖在山林中,也在红尘里。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学武不是功利之用,不是为了拳脚之间的胜负,除了强身健体以外,学武的意义更重要的还是意志精神品格的修炼。叶泳湘介绍道,武功这两个字需要我们拆开来理解。“功是时间”,“克定祸乱曰武”,人们习武为了自保,为了换取长久的和平。从武术到武艺,从武艺到武功,从武功到武道,武学一途,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行,不断提升心性,武功不再是输赢的较量,“赢了道一声承让,输了说一句佩服,我这样理解功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今天人们所向往的,不仅是侠的历史故事,更是侠的正义精神,自由精神,这种精神永不流逝。未来的江湖在水泥森林,人人都是侠者。
记者提问:
1、那您觉得现在还有没有武林?
叶泳湘:答案是两个字,不是没有,是凋零。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武林不死,只是凋零。它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人们心里,聚集能量,等待春天。
2、假设不考虑现在的社会背景,不考虑法律后果,遇到歹徒,你能打得过他吗?
叶泳湘:武是一种法门,所有保护和锻炼身体的方法都被称之为是武。所以,如果说有人要欺负我的话,不管我是否选择正面回击,起码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3、刚才我看到你从三岁就习武,孩子其实特别好动。我的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体会到太极的美好的?
叶泳湘:受到家庭影响,习武是特别自然的事情。我也很好动,但妈妈小时候就让我头上顶着一碗水,顶着一本很厚的《辞海》练走路。后来朋友们都形容我气质挺好的,这大概是习武给我带来的直观变化。意志坚韧,拿得起放得下,渐渐变得自信,从内而外慢慢变得温柔。而立之年,也开始有人说我好看了,或许这就是相由心生吧。
4、我在以前电视里看到有很多武林盟主和武林大会,现在江湖上还会开武林大会吗?
叶泳湘:武林大会历来是民间组织,现在武术界要想开会是要有国家相关部门来组织的。而武林的赛事属于民间团体赛事活动,非奥运项目没有得到特别多的重视。
5、学太极有个基本功,站桩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叶泳湘:站桩的时候人就像一棵树,扎根到地里去了。结构稳固之后,整个人是专注的,放松的,紧密的,安静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动,但我像一棵树那样,空灵地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那一刻非常享受。该怎么站桩?大家可以看我的视频课程,还有关于太极拳教学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