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850个字符的阅读预计需要3-5分钟左右
大多数情况下,理解一个基本逻辑比学习应用方法更重要,也能获得长期利益。
因为解决问题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很个性、多变,但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不出意外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比如说,我们国家的通讯技术一直都在进步,从2G、3G、4G到5G,但本质上依靠的是信息科学的发展,才让我们的网络速度越来越快。
再比如说,世界上的搏击技术有很多种,中国的散打、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
不管形式怎么变化,本质上都是在研究——如何又快又好地制服对手。所以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人体科学,制服对手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变化,但人体脆弱的部位永远不会变。
所以说,不需要把抖音复杂的算法理解得很清楚,只要知道它背后的利益点在哪,一样能弄明白这个平台怎么运行的。
类似抖音、360安全卫士、微信这种软件,是没办法直接靠用户来赚钱的,因为它们都是靠免费来吸引用户使用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在哪就意味着钱在哪。你的平台、账号流量足够大,企业主、广告主自然会找上门来给你钱,帮他打广告。
抖音的盈利方式主要来自广告、商品佣金、直播打赏分成这几个方面。
想要广告主愿意花钱投广告,平台得有拿得出手的用户数量、活跃量。想要商品卖得出去、直播有大哥刷礼物,得靠足够的曝光量才能撑起转化率。
所有的问题,最后都汇集成一个问题——怎么让用户更频繁的、更长时间的使用我的软件?
答案只有一个,持续给用户看他们喜欢看的内容。
逛电商app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当你购买一件商品付款成功后,在支付完成的页面,系统会在屏幕下方给你推送同种类的商品,或是所购买商品的一些配件。
而且在搜索了某种商品后,下次打开软件的时候你会发现,系统很大几率会推送给你同类的商品,甚至在搜索栏,帮你把关键词都输入好了。
所有的动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你的成交,因为电商平台靠卖东西赚钱。
抖音的逻辑也是一样,但它的主要任务是——让你更频繁的、更长时间的使用这个软件,而不是给你推荐商品。
因为抖音不是主做电商的平台,大家在这里买东西是看直播、看视频的顺带动作,目前来讲人们买东西的时候,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去电商平台主动搜索购买,而不是去抖音被动的等待推送。
当一个新用户注册抖音,并且开始使用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刷到的视频基本都是爆款,上到百万点赞,下到几万点赞,但是几百、几十点赞的内容很少刷到。
换句话说,新用户看到的这些视频都是经过市场验证、比较优质的内容。系统给他们推送不同类型优质内容的目的,是判断他们的喜好。
当新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系统记录了很多他们的使用痕迹,这时候抖音开始推送他们爱看的视频了。
那些点赞虽然很高的、但是看了几秒就滑走的内容,已经很少出现在他的推荐里面了。一条接着一条都是自己爱看的,有了这种及时反馈,所以不知不觉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
抖音的推荐机制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新用户在后台是没有APP使用痕迹的,所以大数据不知道新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是大家都喜欢的,八成新用户也喜欢,所以就推荐给他爆款视频。
慢慢的新用户有了很多的使用痕迹,系统就可以根据他经常看的视频类型,给他推荐内容了。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使用抖音久了,抖音摸透了用户的喜好,然后在用户身上贴了一个或几个标签,符合这些标签的视频就会推荐给这个用户。
时不时也会推送给用户一些其他类型的视频,试试他喜不喜欢看,并且根据用户的行为不断更新标签。
同理,作为创作者来说,如果持续发布同一类型的视频,也会被贴上一个标签。
这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个性化推荐,每个人看到的视频类型都是不同的,一个经常看的视频,可能另一个人一辈子也刷不到。
以上分享的是我对抖音底层推荐逻辑的理解,下面再聊聊一个创作者从发布视频开始,抖音的审核推荐过程。
通俗一点说,抖音是“中央集权式”的流量分配方式,当创作者发布了一条视频后,系统会审核视频是否违规、判断视频的内容方向,把视频优先推送给可能喜欢这内容的用户,开始监测各项视频数据验证内容质量。
一个新账号的权重比较低,初始播放量大概在500左右,如果各项播放相关数据优于平均值,那么视频会被推送更多的人,反过来会停止推送。
我认为一个视频不管被推送的几波,这些看到视频的人,背后的标签都是有相关性的,比如一个国外的篮球视频,第一波会推送给喜欢篮球的人,第二波会推送给喜欢cba的人,第三波会推送给喜欢姚明的人。
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指标是完播率(视频观看总人数/看完的人数=完播率)。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创作者前期应该重点关注账号内容的垂直度和视频的完播率。
作为抖音的外部人员来讲,你很难知道人家具体的算法、推荐机制是什么。但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只要清楚了背后的逻辑、利益关系,你还是能够看清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