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小而美,人数少,但能看到广阔的天地,在弓弦交错之间,可以体现音乐家的合作精神。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乐艺术节,5月7日至12日,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艺术节迎来了第五届。走过十个春秋,艺术节已然从业界的聚会逐渐成为爱乐者关注的飨宴。
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室内乐艺术周暨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友谊邀请赛,创立之初便确立融赛事、新作、演出、教学于一体。
2018年,艺术周更名艺术节,一如既往以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友谊邀请赛为核心,同时围绕比赛设立了大师班、公开课,并首次开设室内乐论坛、系列讲座和工作坊。
本届室内乐艺术节现场。
34支重奏组竞艺
“新人”和“新作”是今年的亮点。
今年的钢琴三重奏友谊邀请赛设最高奖金3万人民币,弦乐四重奏友谊邀请赛设最高奖金4万人民币,吸引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16组钢琴三重奏、18组弦乐四重奏参赛。
每支队伍都会参与比赛第一轮的大师班,第一轮不设淘汰,最后由评委分别选出五组参加决赛。赛事期间的大师班对所有参赛者开放。
与往届不同,今年,艺术节特设了室内乐高峰论坛,由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杨九华教授做主题发言。
艺术节还首次开设室内乐系列讲座,邀请杨燕迪、陈晓勇、周海宏、约翰内斯·斯梅尔、颜聪等五位教授,从多个角度对室内乐进行深入解析。
为探索音乐演奏与体态律动的关系,并进行视奏训练,艺术节还开办了两场艺术工作坊,以带领学生了解律动和节奏的区别,加深他们对视奏的了解。
艺术节还包括5场音乐会,上海四重奏、加斯帕德三重奏、新魄力四重奏等劲旅相继登台。
上海四重奏。
培养室内乐人才
“有着深厚室内乐传统的上海是中国乃至亚洲室内乐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介绍,1960年,上音三年级学生俞丽拿、丁芷诺、吴菲菲和青年教师林应荣组成的上海女子四重奏,在德国舒曼弦乐四重奏国际比赛斩获第四名,这是中国的重奏组合首次登上国际领奖台。
1983年,四位上音本科生组建了上海四重奏,很快跻身全美“最具号召力的四重奏团体”之列。如今,这支四重奏组早已走出上海,走向海外,走过了整整35年时间。今年回母校参加室内乐艺术节,这支老牌劲旅除了做评委,还将举办35周年专场音乐会。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上音的室内乐教学已经有了规模化的趋势,学生研习室内乐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
2017年,上音和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波兰华沙肖邦音乐大学建立“中欧三校联盟”,三校各派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专业学生,组建了三个钢琴三重奏,展现了上音在室内乐发展方面的雄心。
未来,上音还将成立中国室内乐中心,举办上海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室内乐将成为有理想的音乐人抢占的音乐高地,上音要在室内乐上做好自己的人才培养。”林在勇强调。
来自维也纳国立音乐与演艺大学的约翰内斯·梅索(Johannes Meissl)教授是本届室内乐艺术节的评委会主席,在室内乐的研究和教学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
他说,室内乐在欧洲有长久的传统,世界闻名的作曲家们都在室内乐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尤其是四重奏,“室内乐对音乐家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对音乐的结构有很清楚的了解。室内乐作品的结构也很复杂,映射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能更好地帮助音乐家理解这一点:音乐是不关注个人,而是在社会群体中去完成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