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旗、大头皮鞋外加独具岛国特色的“屁帘式”军帽,出场时伴随着那首有名的《鬼子进村曲》,再加上那副既怕踩着地雷、又怕土炮糊脸的猥琐样子,可以说是数十年来华夏人民印象中最经典的鬼子形象。然而在现实中,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不管集体还是单兵,鬼子们的军事素质还是非常高的,其零零总总的一身装备,即便是国军嫡系也不能与之一较高下,而除了三八式步枪、三零刺刀、昭五式背包之外,日军士兵装备的钢盔同样是令抗日军队眼红的目标,当然了,像国军的德械师或者是后来的驻印军*这类外械装备的部队均不在此列。
按照岛国的传统叫法,钢盔被称为“铁兜”, 而日军最早装备的钢盔,则早法国“亚德里安”钢盔的仿制型号,同时也是鬼子们的第一款军用钢盔“01式”。在外观上这钢盔和其原版“亚德里安”钢盔几乎是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樱花形状的散热孔,钢盔的正中位置也也有一朵樱花,所以又被称为“樱花盔”。除了装备较多的“樱花盔”之外,鬼子们还有模仿英国军飞碟盔的“18式”钢盔和仿制德军M35的日式钢盔,不过装备量都不如颇具岛国特色的“樱花盔”。
而日军装备最多也较为成熟的钢盔,则是在所谓皇纪2590年,其实就是1930年开始装备日军战斗部队的,九零式钢盔,日本官方的正式名称九〇式鉄兜。这种钢盔采用用碳素钢为制作材料,厚度仅为薄薄的1毫米,全重1公斤。有大小两种规格的分类,大号九零式钢盔高153毫米、宽236毫米、长280毫米,小号的90式钢盔则高150毫米、宽234毫米、长268毫米,不过按照当时日军平均一米五六的身高,戴大号的还真没多少,但是也不能排除一部分身小脑袋大的存在。
九零式钢盔整体比较薄,防护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内部采用的是皮革,与钢盔之间的内衬则是麻布,但是总体上厚度也不是很高,所以防冻能力也强不到哪里去。据说在东北和抗联作战的时候,因为天寒地冻,一场战斗下来能和头皮冻在一起,摘钢盔的时候稍不注意就能把头皮都撕下来。
九零式钢盔的下缘设计有稍突出的帽檐,头顶上部则有4个小孔作为通气孔,下部固定带采用低张力螺旋状钢环连接。后来还配有与日军制服同颜色帆布制作的盔罩,可以有效地减少头盔的反光,从而降低因为头盔反光而带来的超过被爆头率。除此之外,九零式头盔还配有伪装网,可以插上树枝树叶来进行伪装。
正是因为九零式钢盔在战场上的种种缺点,所以到了1938年的时候,九八式钢盔正式定型并装备日军,相对于九零式,这种钢盔换成了合金钢材质,内衬换成了纤维织物,钢盔的厚度从1毫米变成了2毫米,但是重量也变成了原来的两倍。根据当时日本陆军部的评估报告显示,这种九八式钢盔可以直接硬抗500米距离外射来的7.7毫米口径步枪子弹。但是,由于资源和制造成本的原因,这种钢盔一般只用来装备精锐部队,大部分尤其是侵华日军,装备的还是薄薄的九零式钢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