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是民间疗法中的精华,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多的优点,故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和使用,深受群众欢迎。其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简便易行本书所选的中医外治疗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受条件限制,仅凭术者或家人或自己的双手(有时借助一定的钝性器具),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操作,是一种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而有效的外治疗法。同时,为便于推广应用,不仅医疗部门可用,而且城乡家庭也可作互疗或自疗之用。2.适用范围广内、外、妇、儿、骨伤、皮肤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以及正常人的保健、健美,都可运用到。方法多样,施术部位比较广泛。3.见效快,疗效高凡临床各科适应病症,若能按法施治,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其治疗和保健效果是不可低估的,这早已被民间广泛使用和强身健体的实践所证明。
4.方便及时由于本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不仅很多医疗部门使用,而且可作为家庭互疗或自疗之用。既可节省治病时间,又可及早把病治好,正符合中医“贵在早治”的医疗观点。5.经济价廉本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治好病,所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节省了药材资源。利国利民,一举两得。6.适合家庭按摩本疗法不仅可用于治疗疾病,而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自然外治疗法。在家按摩治疗,手法更为灵活,体位更为随意,深受家庭欢迎。7.稳妥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本疗法是在人体体表上施治,通过神经传导和反射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故无毒副作用。即使初学者因手法不熟练,除疼痛或影响疗效外,绝不会有任何不安全的事故发生。尽管外治疗法具有许多优点,但绝不是说什么病都可以用外治疗法。认为外治疗法为万能,拒绝采用其他疗法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择不同的疗法。可以单用外治疗法治疗的,就单用外治疗法,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的,就应当根据具体病情,配合其他疗法。总之,以治好病或减轻患者的痛苦为目的,不可执一而治之。中医外治为什么能治病《医宗金鉴》云:“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滞,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这就是外治疗法能够治愈疾病的作用原理。因为脏腑与体表生理相连、与经络相通,通过按摩、拔罐、刮痧、耳穴贴压、指压、梳头等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皮肤、肌肉、筋腱、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组织,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促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由此可以提高局部的营养(即新陈代谢作用),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消除患部肌肉的过度紧张,又能够增加肌肉的弹性。因此,通过外治手法可起到舒筋活络、畅通气血、消肿止痛等效果,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证明,施用外治手法后,组织功能恢复快,症状减轻或消失,如许多患者原来皮肤苍白、松弛、干燥等现象消失并恢复正常,就是最好的证明。外治疗法的作用(功用)是多方面的,因施术部位和手法不同而异。根据古今医家经验的临床体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说明一切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内经》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因为外因、内因与不内外因(即所谓三因)作用人体,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疾病。又如《内经》所言:“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其本则一。”中医外治疗法则是通过对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的良性刺激和神经反射作用,达到调节脏腑及某些器官组织功能、平衡阴阳的目的。实践证明,外治疗法不仅可以调整血压、心率快慢、血糖的升降,调节胰岛素、肾上腺分泌的增减,而且可以兴奋神经和肌肉,起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因而能够治好病,且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2.发汗解毒,调和营卫中医认为,外邪袭表,营卫失和,因而发病。运用中医外治相应的手法所产生的良性刺激,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又因刺激而致神经反射作用,开泄汗腺,导致发汗,祛除外邪,使外入之病邪仍从外而解,达到发汗解毒、调和营卫之功效。3.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邪阻经络,则疾病发生;形伤则肿,气伤则痛;不通则痛,壅阻则肿。而通过运用中医外治疗法对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所产生的刺激,可振奋经气、疏通经络、增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通,促进患部的新陈代谢。通则不痛、壅散肿消,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4.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由于痰瘀与气互结,壅遏局部,凝聚成积,变生诸疾,如痰核、骨质增生等。又如肢体软组织损伤后,可导致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破裂,形成局部瘀血、肿胀、疼痛。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为患,而通过运用中医外治疗法所产生的良性刺激及神经反射作用,能振奋经气、疏通经络、增强代谢、畅通气血,促使血液循环,加速吸收,因而能达到软坚散结。瘀散气行,其结自消或瘀散滞化、肿消痛止,以利组织修复进而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故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5.滑利关节,恢复功能凡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屈伸不利、肿胀、疼痛的患者,通过按摩,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滑利关节、恢复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松解、滑利因外伤、劳损引起的关节粘连,使其恢复运动功能。6.宣通气血,理气止痛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于全身。健康者气血畅通,周流不息;有了疾病时,则气血失和、壅滞不通。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因此其治疗原则是疏通气血、舒筋活络。通过运用中医外治疗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组织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因而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理气止痛之目的。7.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中医认为,饮食内伤,百病丛生。由于脾胃受伤而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升降失常,因而致生种种病变,故又有“脾胃为百病之源”之说。而通过运用中医外治疗法的各种手法刺激脾胃脏腑经脉的有关穴位,或辅之其他相应经穴,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使脾胃功能得以正常发挥。8.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外治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的血管痉挛和反射性的肌肉痉挛,并能使周围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9.开闭通窍,醒神复苏凡遇危急患者神志不清时,若不急救,每致危候。此时以按摩疗法之掐法,施术于人体某一部位或穴位,多可转危为安,醒神复苏。如指掐“人中穴”救治昏迷患者,多可立见其功。由此证明,外治疗法具有开闭通窍、醒神复苏之效。按摩也是临床救急之良法。10.增强免疫,强身健体《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按摩因为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祛其邪”,又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加速机体代谢、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抗病力,从而能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达到强身健体之效用。中医外治的手法技巧【按摩外治法】1.按压法按压法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手法。以拇指罗纹面或掌根部(或双掌叠起)或肘尖着力,先轻后重,由浅而深地按压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有节奏地逐渐用力,深压捻动,得气停留5~10秒,再将手缓慢抬起,动作要缓和。由于着力部位、用力轻重及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拇指按、屈指按、掌根按、掌面按、屈肘按等多种。(1)指按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或第1指间关节的弯曲突起处)着力按压,多用于经穴或阿是穴。此法接触面积小,容易控制与调节刺激量,对全身各部都适用,具有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作用。(2)掌按法:用掌面或掌根部或鱼际部着力向下按压,可单手或双手重叠压。适用于面积大而又平坦的部位。掌面按主要用于腹部治疗;掌根按适用于腰部、背部及臀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腰痛、腰背筋脉拘紧以及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等症。(3)肘按法:屈肘用肘尖部着力按压。此法力度重,刺激较强,多用于腰部、臀部(或环跳穴处)等肌肉丰厚部位的治疗,如腰肌强直、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
为了便于治疗,轻按时术者正坐位,重按时术者应取站立位。施术时,术者要呼吸自然、不得屏气,施术时用力平稳、动作协调、由轻而重、逐渐加力。需要较大力度与反复多次操作时,宜用叠揉法。这种按法,作用力强而术者却很省力。患者体位由术者指令。在着力过程中,用力应平稳、均匀,不得用暴力。特别是胸背部用掌按时切忌暴力,以防止肋骨损伤。本法具有通经活络、松解肌肉、宁心安神、镇静止痛、开通闭塞、调和营卫、祛风散寒、蠲痹壮筋、解痉养肌、温中止痛、矫正畸形等作用。应用范围广,可在全身各个部位及穴位应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失眠、心绞痛、腰痛、腿痛、腹痛、胃痛、痹证、肢体麻木、周身酸痛、筋骨劳损、瘫痪等病症。2.摩法摩法是最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腹或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移动摩擦,着力面按顺、逆时针方向做旋转运动。《石室秘录》云:“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说明摩法就是用手拇指面,或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屈伸、外旋施以柔软的往返抚摩。《医宗金鉴》云:“摩者,谓徐徐揉摩也。”摩法一般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1)指摩法:就是以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紧贴在施术部位上,屈腕约160°,手掌抬起,四指并拢着力,肩、肘关节协同于着力面,按顺、逆时针方向做旋转摩擦运动。(2)掌摩法:就是掌面紧贴在施术部位上,以腕稍悬屈和掌与前臂微屈,手指自然伸直。指掌着力部必须随着腕关节带动前臂做环旋摩动。环旋速度120次/分钟。术者取坐位,在体表上施术,每次要坚持15~20分钟,摩后患者肌肉深层应产生舒服感,且无不良反应。施术时要注意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着力部位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用力自然,着力大小应以患者感觉有一定压力为宜。本法具有调理脾胃、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和气血、散瘀消肿等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重点用于胸胁、脘腹部、背腰部及各关节部。摩腹部,有通便、止泻、健脾、消食等作用,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脘腹胀满、肠鸣、腹痛、脘腹冷痛、食积、便秘、腹泻、胀痛;摩胸部,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等作用,用于治疗胸闷气滞、胁肋胀痛、厥心痛、肺气肿、胸胁碰伤;摩关节,有消肿止痛、祛风胜湿等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骨关节炎等病症。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的常用手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虚则补之,用缓摩法。急证多为实证,实则泻之,用泻法。快速顺时针方向摩运,可通调胃肠积滞,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逆时针方向摩运,则能温中止泻,具有温补下元(小腹)的作用。3.推法推法是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医宗金鉴》云:“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小儿推拿广意》云:“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说明推法就是用拇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先轻后重,逐渐加力,进行单方向向前或向上、向外的直线推动。根据推法的操作方向,推法可分为直推、平推、分推、合推等。施术方式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等4种。(1)指推法(又称一指禅推法):此法具有一定功力根基的施术者较为常用,一般用者较少。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持续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肘为支点,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来回推按的一种治疗手法。运用时要注意上肢肌肉放松,沉肩,肘关节微屈、下垂略低于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使之能往返均匀地摆动,拇指端做缓慢移动,推动速度为100~120次/分钟。本法作用面积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本法有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内科、妇科、骨伤、五官及儿科常见病症。其中指罗纹推适用于腹部,治疗胃肠消化系统及妇科病症;指峰推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关节痛、肝郁、痹病等内科病症;偏峰推刺激量小,适用于在头面和五官周围操作,可治疗近视、色盲、鼻渊、面瘫、头痛、耳鸣、牙痛等疾病。(2)掌推法:以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着力,直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与另一手重叠,以增大压力。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胸、腹部及大腿部等,用于治疗腰脊酸痛、胸胁胀痛等病症。(3)拳推法:以一手或双手握拳,以大拇指除外四指关节处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部及四肢部等。可治疗腰扭伤、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感觉迟钝者。(4)旋推法:以一手或双手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着力旋转推运。旋推时,要做到指不离穴,掌不离经。反复旋推,使患者施术部位有温热和舒适感。此法适用于头部、腹部。术者指力、耐力要能持续操作15~20分钟,所用推压力能使患者肌肤深层产生酸、麻、胀、痛而体表无不良反应。施术过程中,腕部摆动要灵活自如,不可跳跃,不能用蛮劲。4.拿法拿法亦是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医宗金鉴》云:“拿者,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说明拿法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对应钳形用力(即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或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前者称三指拿法,后者称五指拿法。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续性,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骤然用力。常配合其他手法运用于颈项、肩部、腰部、背部和四肢部穴位,适用于肌肉、肌腱、筋膜之处,如颈肌、斜方肌、骶棘肌、腓肠肌、肱三头肌等。本法刺激较强,有祛风散寒、开窍提神、舒筋通络、镇静止痛、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精神疲劳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脘痞胀、筋骨酸痛等病症。施术时多取站姿,进行短时间的挤压、揉捏、提起放下,反复进行。动作要协调。提拿的部位主要是人体深层的肌腱、韧带与肌束等条索状组织,故不要仅夹住表皮,更不能用指甲着力抠掐。5.揉法揉法是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厘正按摩要术》云:“揉以和之。揉法以手腕转回还,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虑矣。”揉捻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或手指罗纹面部分,附着于一定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根据施术时着力部不同,又有指揉法、大鱼际揉法、掌揉法、肘尖揉法之分。(1)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面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轻按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回旋揉动。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多用于治疗小儿疾病。(2)掌揉法:用掌面或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带动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揉动,压力要轻柔缓和。适用于腰、背、臀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肠胃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红肿疼痛等病症。(3)大鱼际揉法:可用于头面、胸腹部及四肢部。余同掌揉法。揉法施术时,要注意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做回旋揉动(使之表皮与内层的软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的内摩擦),腕部活动幅度可逐步扩大,压力要轻柔,一般速度为120~160次/分钟。整个动作贵在柔和,揉转的幅度由小而大,用力由轻渐重。术者的手要紧贴在操作部位上,不得在皮肤表面摩擦与滑动。切不可用蛮劲、强手法施术。揉法具有调和气血、宽胸理气、消积导滞、疏经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筋松肌、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淋巴通畅之功效。适用于全身各部施术。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脘腹痛、胸闷胁痛和便秘、泄泻等肠胃疾患以及腰背、四肢、软组织损伤等病症。6.擦法擦法亦是基本手法之一。以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做前后或左右的直线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度。一般分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1)掌擦法:前臂内侧与治疗部位相对,腕、掌与五指伸直,以全掌附着在施术部位上,常用于肩背、胸腹等部位,以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2)鱼际擦法:前臂取旋前位,掌面朝下,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以隆起的大鱼际着力。常用于四肢部,以治疗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及关节不利。(3)侧擦法:前臂取中立位,腕、掌与手指用力伸直,五指并拢,以小鱼际着力。常用于肩背、腰骶及下肢等部,以治疗腰背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脾肾阳虚等。术者多取站势,沉肩、垂肘。本法动作幅度要大,推擦部距离尽量拉长。开始擦时稍慢,后稍快,以局部发热为度。操作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推擦10次为宜。擦法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开,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但不能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只擦皮肤,不可带动深层组织。擦时应直线往返,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一般速度为100~120次/分钟。本法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展肌筋、滑利关节、健脾和胃、行气活血、软化瘢痕等作用。刺激柔和、温热,功用甚多。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擦胸背、腹部可产生较缓和的热效应;擦腰骶部、夹脊及骶棘肌,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效应;擦四肢部,可产生中等温热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慢性劳损、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胃脘胀痛、颈项酸痛、落枕、外感头痛等病症。7.抹法抹法为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手掌紧贴于体表施术部位,做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的往返缓慢推动。抹时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性,用力轻而不活,重而不滞。本法有温热效应。具有宽胸理气、温经止痛、祛风散结、行气活血、开窍镇静、醒脑明目、散瘀通络、除痹胜湿等作用。适用于头面(前额、太阳穴、后发际)、颈项、胸腹及手掌部,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颈项强直、神经衰弱等病症。
此法亦是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手背近小鱼际侧部,或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关节部分近小指侧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做前后连续不断的屈伸、外旋、内旋动。用侧掌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称为侧掌法;握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关节凸起部着力动,称为握拳法。动速度为120~160次/分钟。操作要求持续3~5分钟,所用压力要适当,使治疗部位产生酸、麻、胀感,而体表不感疼痛为宜。手法呈自主动状态,但不能以手或臂去摩擦移动。本法接触面积大,压力深透有力,适用于颈、肩、背、腰、臀、腿部和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对于胸腹部、头面部和小关节等部位不宜应用。运用法要注意肩、臂、手腕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使着力于体表部分要紧贴体表而做往返动状态,不要跳动或使手背拖拉摩擦。运用压力要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法具有舒筋通络、消瘀止痛、祛风散寒、温经胜湿、活血化瘀、疏松肌肉筋膜、滑利关节、解痉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常用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对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肢体瘫痪、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有治疗作用。9.梳法梳法为基本手法之一。以双手指腹或五指屈曲或握空拳,用骨突硬处在施术部位同时或交替梳理、梳搔。一般分为爪形梳法、掌指梳法和拳骨梳法。常用于头部、背部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头痒、胸背酸困不适、风湿痛等病症。搓法搓法为基本手法之一。即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快速的来回搓揉动作,并同时上下往返移动。搓法有指搓、鱼际搓、掌面搓之分,手法大同小异,多随部位选用。本法适用于腰背、胸腹、两胁及四肢部,其中以掌搓法为主。指搓多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指、趾等;鱼际搓多用于四肢远端肌肉;掌搓多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腰背、胸腹、肩背部及四肢近端部等。搓法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气血、舒理肌筋、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腿痛、肩背痛、颈椎病、肢体麻木等病症。搓时要注意双手用力对称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顺序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施搓。速度要从慢到快,再由快转慢。用力要深沉,动作要轻快、协调。【拔罐外治法】1.火罐法火罐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法,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以吸附于体表。火罐排气,是用点火的方式排出罐内的空气。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种。(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或用软质纸稍折叠,也可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长3厘米左右),点燃后在烧去3厘米左右时投入罐中,不等纸片烧完,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2)贴棉法:本法适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首先用0.5~1平方厘米的脱脂棉片,四周拉薄后略吸酒精,贴于罐内上中段,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部位。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酒精不宜太多,否则易造成贴棉脱落以及酒精流溢烫伤患者。(3)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底部滴入酒精数滴,保持罐口朝上,然后将罐横放,旋转1~3周,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勿使酒精滴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扣在应拔部位。本法操作简单,不需其他辅助用品,适用于家庭保健。注意酒精不宜滴得过多,以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灼伤患者。(4)闪火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走罐法。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或用一根长约10厘米的粗铁丝,将一端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抽出棉球,将罐扣在应拔部位。需较大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罐内上中段壁上旋转涂擦,使酒精在罐壁燃烧,然后迅速抽出棉球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棉球不宜吸取酒精太多,否则易流溢烧伤皮肤。(5)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仰卧的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平坦部位。其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可选用两种方法操作:①用易燃的软布或软纸包住一枚铜钱或类似物品,将布或纸的四周折转向上约3厘米,便制成毽子形的点火架。然后置于吸拔部位,点燃布或纸角。也可以将酒精棉球放在点火架顶端点燃。最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②用不易燃、不传热、直径2~3厘米的物品,如胶木瓶盖、汽水瓶盖、木片、橘皮等,置于吸拔部位中心,其上再放一酒精棉球,点燃后立即将罐扣上。(6)弹簧架法:用1根直径0.5~1毫米的钢丝绕成弹簧状,放入火罐内,近罐底的一端扭成钩状,钩端部卷上一个棉球,悬挂在罐的中央。拔罐时,在棉球上滴几滴酒精,点燃后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架可反复应用。2.水罐法即在火罐内装入1/3~1/2的温水,闪火后迅速将水罐扣在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高热无汗、咳嗽、胃痛、风湿症、腰痛等。3.药罐法煮药罐法的操作方法是: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放入竹罐或木罐煮3~5分钟,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除煮药罐法外,药罐法还有贮药罐、酒药罐2种方法。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拔火罐中的滴酒法操作。4.针罐法针罐法(全称留针拔罐疗法)是在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若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可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5.刺血拔罐法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或血罐法,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有两种。(1)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即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淤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2)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6.挑痧拔罐法挑痧拔罐法是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7.温罐疗法温罐疗法指在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加用红外线、神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以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冷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寒湿的病症。
8.刮痧拔罐法刮痧拔罐法是刮痧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后拔罐,亦可先拔罐后刮痧,前者较为常用。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穴位)皮肤上涂抹适量刮痧拔罐润肤油(或乳),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若与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肤时间应略短,皮肤出现红色即可在其刮痧部位走罐;若与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时间可稍长,待皮肤出现红、紫或紫黑色时,再行留罐,留罐部位可以是穴位(包括阿是穴),亦可以是病灶点(刮痧后皮肤上红紫或紫黑明显处,用手触摸,皮肤下常有明显硬结或条索状物,压迫多有酸麻胀痛等反应)。一般认为,在病灶点处拔罐对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有明显作用。此法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哮喘、膝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压、痤疮等病症,均有显著疗效。9.艾灸拔罐法艾灸拔罐法是艾灸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灸法,然后再拔罐,以艾灸的药物和温热作用来加强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祛除寒湿、行气活血等功效,与拔罐同用可增强疗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几种。(1)艾炷灸拔罐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拔罐两种。直接灸即将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间接灸是施灸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些物质(如隔一姜片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饼叫附子饼灸等)。上述灸法都应在患者感觉皮肤发烫时,换艾炷和隔垫物再灸,以皮肤潮红但不烫伤为度,灸后再行拔罐。此法适应证较广,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肾虚证、风寒湿痹、妇人气虚血崩等证均有疗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于腹痛、受寒腹泻等证;隔蒜灸拔罐法多用于痈疽、瘰疬、肺炎、支气管炎、肠炎等证;隔附子饼灸拔罐法可用于阳痿、早泄等症。(2)艾卷灸拔罐法:分单纯艾卷灸与药条灸拔罐两种。用绵纸把艾绒裹起来做成圆筒形称为艾卷,艾卷内只有单纯艾绒称单纯艾卷或艾条,艾卷内除艾绒外加入药末而制成的艾条叫药条。将艾条(包括单纯艾条与药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另一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条支架等支持,燃端距皮肤0.5~1寸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毕再行拔罐。艾灸拔罐法具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症。10.按摩拔罐法按摩拔罐法是按摩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可分为先按摩后拔罐和先拔罐后按摩两种。先按摩后拔罐法,是指先根据病情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按摩,按摩完毕后再进行拔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闪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强按摩的疗效。先拔罐后按摩法,是指通过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皮肤出现紫、黑斑和皮下结节后,在紫黑斑或结节处使用按摩手法,主要为解结消灶、促进瘀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疗效。按摩拔罐法在临床多种病症中被广泛运用。常见的拔罐方法,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两种。①单罐法:如果病位范围较小,可根据病变或压痛的范围选择单个适当口径的罐子进行治疗,如胃痛单拔中脘一穴,心律不齐、心悸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②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治疗时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适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或敏感反应点较多的患者。采用此法时,可根据经络走向或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时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之为“排罐法”。适用于身体强壮、症状明显的患者,拔罐数目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厘米);若体质弱或症状不甚明显的患者,拔罐排列较稀疏(罐距大于7厘米),称散罐法。(1)闪罐法: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患者患处,随即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痧点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兴奋作用。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脑卒中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故较适合于面部使用。闪火罐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热,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2)留罐法: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各种病症。即罐子拔上以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在皮肤娇嫩细腻部位、夏季、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后同时拔罐时,不可留罐时间过长。另外,在留罐期间,亦可结合提按、摇动等手法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3)走罐法: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拉罐、行罐等。走罐宜用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先在要走罐的皮肤上或罐口上涂一些润滑油脂如凡士林、植物油等,将罐吸附肌肤后,术者用手握住罐体,根据病情需要和走罐部位的解剖结构,进行上下、左右或圆周方向的往返推拉移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至淤血。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因取罐时常有响声,故又称响罐法。走罐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背、腰臀、大腿等处,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麻木酸痛等病症。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应根据病情和部位挑选口径适宜的罐子(腹背腰臀用大罐,四肢用小罐),决定吸拔的力量和推移的速度。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种。①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移动速度为30~50厘米/秒,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②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移动速度为15~30厘米/秒,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③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移动速度为3~5厘米/秒,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卒中、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走罐法操作时,推拉旋转的速度不宜过快,如过快易导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刮痧外治法】刮痧刺激手法与针刺一样,亦是依据刺激的强度、时间和患者感觉的轻重等因素而定。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在人体体表的相应部位或穴位皮部予以刮治刺激,或为兴奋,或为抑制,或用反射,或用诱导,从而起到调整生理功能的作用。可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实现刮痧治病的目的,分述如下。(1)兴奋法:此法适用于虚证,即功能衰弱之证候,如感觉神经发生麻木,感觉不灵敏,运动神经发生麻痹,肌肉关节不能随意活动,内脏功能减弱等,此类证候予以轻微刺激即可以激发其活动功能;中度刺激,可以兴奋其功能,使之旺盛,故又称为补法。(2)抑制法:此法适用于实证,即功能异常亢进的证候,如肌肉痉挛、抽搐,神经过敏、疼痛,分泌亢进与充血等,予以较长的强刺激,可使之缓解,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故又称泻法。(3)反射法:凡内脏、五官、脑髓所发生的证候,刮痧不能直接刺激其局部,可于其组织的神经干,或于其组织能起反射的联系点予以适当地刺激,以调整其生理功能,如四肢末梢及风池、天柱之于脑部、五官病;肺俞、太渊之于肺病等。(4)诱导法:凡属功能亢进的证候,不从其患部直接刺激或抑制,而在远隔的部位加强刺激,以使其患部充血,或分散其患部的神经兴奋性,而达到缓解其患部证候的目的,如脑充血之刺激四肢末梢。上列四法(前两法为直接刺激,后两法又称间接刺激),均是刮痧治疗中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但绝不能机械对待,在应用上必须灵活掌握,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进行辨证及有针对性地选用。
【指压外治法】1.指压的常用手法指压的常用手法有掐、压、揉、补、泻等。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患者,或急性疾病大多宜用掐法,属泻法;反之身体虚弱的患者,大多宜用压法,属补法。这两种手法,即掐压二法,凡虚实夹杂之证,亦可交替使用。揉法,即按摩疗法中的一种手法,在本疗法中很少单独应用,一般多在操作完毕后而配合用之。(1)掐法:用拇指指甲深掐在穴位上,并稍微用力,频频摇动手指,以加强刺激量。(2)压法:用拇指或食指屈曲成尖状的第一指关节压在穴位上,不断地点压。(3)揉法:在穴位上用指尖或手掌轻轻揉按。(4)补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拇指尖稍微用力点压的轻刺激即为补法。适用于虚证。(5)泻法:在筋骨间或肌肉丰厚处,或皮肤敏感部位的穴位上,用重力点压不动的即属泻法。适用于实证。2.指压的操作方法一般情况下,指压都用拇指按压穴位,只有在治疗面部和腹部疾病时才用其他手指,或以掌代指。(1)拇指法:先将手臂自然弯曲,再将拇指充分伸直,然后将拇指的指腹(或指尖)压在穴位上,渐渐加重压力。(2)其他手指法:用其他手指的指腹或稍上的部位,轻轻地置于穴位上按压。(3)手指重叠法:先将一手拇指弯曲并置于穴位上,再将另一手拇指按于其上进行按压。(4)手掌法:手掌法即用手掌代替手指按压的方法。(5)代指法:有时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效果不好或力度不够,或按压面积太小,而需用其他物品来代替手指或手掌治疗,这种方法即代指法。3.指压操作要领(1)头部:指压头部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10秒;五指作圆锥状,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分别在前额部、头顶部、后头部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5秒后,即迅速将手抽回。(2)面部:指压眼球上下左右的穴位时,须将中指指腹依顺序置于上下眼睑的相应部位轻压15秒;若指压上眼睑时,须将力量往下压;眼角外侧的穴位需要指压时,须将无名指第2节同时置于左右穴位上,以水平方向轻轻地按压15秒;指压下颌到面部中线的穴位时,须将拇指置于下颌的下方,食指、中指的指腹置于下颌的上方,三指同时以一般的力量按压15秒;指压面颊上的穴位时,须将五指作圆锥状,然后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置于脸的中央,稍用力向外侧按压5秒,即迅速将手抽回。(3)侧颈部:指压胸锁乳突肌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置于胸锁乳突肌外侧的穴位上,轻柔缓慢地朝水平方向按压15秒。(4)后颈部:指压颈窝的凹陷点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且交叉成十字形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头顶方向按压10秒;指压颈窝凹陷处左右旁开处的穴位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按压10秒;指压第3颈椎点或第5颈椎点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后指尖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5)肩部:指压三角肌前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三角肌后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肩根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肩部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6)上肢:指压手臂内侧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置于穴位之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三角肌下缘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第2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肱二头肌时,须用拇指及其他四指夹住欲压的部位,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分别在上、中、下三点各按压10秒;指压桡侧及尺侧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腕部的穴位时,须将被指压者的手掌稍微伸直,施术者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掌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7)手部:指压指关节侧面时,须以拇指指尖或指腹与食指的指纹部夹住两侧的穴位,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指关节间的穴位时,须以拇指指尖或指腹与食指的指纹部上下按住穴位,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8)背部:指压第7颈椎点、第10胸椎点和第11胸椎点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9)腰部:指压第2~4腰椎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脊椎方向按压10秒。(10)臀部:指压臀中央和臀中央上下左右各4厘米的穴位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大转子点和臀部与大腿相接的穴位时,须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将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较大的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11)胸部:胸骨两侧可分开或同时进行指压。指压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乳房周围的穴位时,须将五指略张开作圆锥状置于穴位上,轻柔、缓慢地加大力量,沿向上的方向抓起,然后轻轻放开。(12)腹部:指压下腹部的穴位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再沿水平方向轻柔、缓慢地按压15秒。(13)下肢:指压大腿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的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膝关节髌骨四周的穴位时,须将五指略张开,以五指分按膝盖髌骨四周,用中等力量向中心部位按压10秒;指压小腿前部穴位时,须将拇指成“十”字形重叠,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胫骨前肌、窝、内踝至外踝间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小腿和跖骨间的穴位时,须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按压10秒;指压跟腱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和食指的指纹部抓住跟腱,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耳穴贴压法】压丸的手法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临床上常用的耳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压法术者用食指、拇指的指腹分别置于患者耳郭的正面和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穴的小丸,至患者耳郭出现沉、重、胀、痛、热、酸等感觉,此时术者的食指、拇指可左右移动施压,或做画圆移动。按压时寻找痛胀较明显的部位,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为了加大刺激量,可在耳郭正面和背面相对贴压两粒小丸对压。将全部要取的耳穴如法对压完毕后,嘱患者照此压法自行对压。2.直压法术者用指尖按于耳穴上的小丸,垂直按压,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按压4~6下。施压完毕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有些耳穴难以用对压法,如交感、艇角、大肠等穴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耳甲艇、耳甲腔的穴位一般都可用直压法。3.点压法术者用指尖按于耳穴上的小丸,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小丸,每次间隔0.5秒左右,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患者感到胀而略觉刺痛为度。视具体病症和术者要求每穴每次按压2~7下。4.旋压法用指腹轻轻压住耳穴上固定的小丸,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以患者有酸胀痛或轻微刺痛为度。一般每穴轻柔按摩2~7转。本法是耳压手法中常用手法。【梳头外治法】梳头疗法包括人体头部治疗保健和配穴治疗保健,是运用牛角梳的多功能体进行不同手法操作的全过程,可根据病情、身体状况,认真选穴,灵活运用。1.厉梳法梳理使用面按压力大、速度快,上下左右可做短距离或长线条的梳理,能迅速疏泄病邪,恢复功能,临床多用于年轻、体壮及新、急病的实证者。2.平梳法梳理使用面按压力小、速度慢,上下左右可做短长不等的线条穴位梳理,能激发人体正气,活血化瘀,适用年老体弱、久病重病之虚证者。3.摩法用梳背、梳角或梳棒按于操作部位,以前臂连同腕关节做环形有节律的盘旋和摩动,按压力适度,以摩位发热为宜。4.揉法用梳齿、梳角或梳棒紧压操作部位,着力点不移动进行上下左右回旋揉动,压力度深透皮下组织,以发热为宜。5.振法用梳齿、梳角或梳棒紧压操作部位,着力点不移动,由轻到重进行不间断的振颤,压力频率适度,以发热为宜。6.拍法用梳平面或背适度拍击操作部位,先从前额拍向后枕,再拍两侧颞部,反复10遍,有健脑强身、疏通经络、消除疲劳、防治头痛的功效。7.面梳法用梳保健面接触操作部位,由下而上,自左而右梳刮,梳眼疾时按眼的走向从内向外适度操作,可治疗眼疾、鼻炎、面瘫及美容等。8.经气法治疗保健后,根据头部经络走向,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先前而后进行头部整体梳理,用力轻柔,平稳和缓,可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中医外治的常用腧穴(一)腧穴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之所,是针灸、推拿、拔罐等的施治点,又是某些疾病的反应点,也叫穴位。通过拔罐疗法施治于穴位皮部,可以激发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维持健康的目的。但随其施术方法、穴位不同,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选准穴位尤为重要。应用拔罐或同时配合其他疗法(如针灸、刺络放血、按摩、指针及药物外治等)治疗,涉及穴位很多。为便于检索、记忆和节省篇幅。(二)取穴原则1.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1)局部取穴:又称邻近取穴。是指在疾病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包括阿是穴和病理性反应点。(2)循经取穴:包括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和特殊穴位(即特定穴)的取穴。2.辨证取穴与异向取穴(1)辨证取穴:是指按循经取穴,并依据每穴的主治范围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2)异向取穴:是指按上下、左右和交叉取穴的方法。①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如胃脘痛取足三里、内庭;牙痛取合谷;下肢瘫痪取肾俞、关元俞、秩边;手指无力取肩髃、曲池。②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通常称为健侧取穴法。③交叉取穴,如右踝关节扭伤,可在左腕关节处取穴。此法对于四肢疼痛性疾病尤为适用。3.对症取穴与病理反应点(1)对症取穴:包括按穴位特性取穴,如“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采用的是穴位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高热取大椎、心悸选内关,是对具体症状取穴;再如胆囊疾病取胆囊穴,落枕取悬钟,带下证取带脉,乳房疾病取乳根,头痛取太阳,感冒取大椎,牙痛取颊车,腹痛取神阙(肚脐)为经验取穴;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选择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特定穴)。(2)病理反应点: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意义,对疾病的诊断也有很大临床意义。病理反应点,可按经脉循行规律的分布区域在疾病相对应的部位体表来寻找出病理反应性疹点或压痛点;脏腑病变多在相对应的背腰部出现病理反应点。张国瑞教授提出的“背腰三部区”可资临床寻找病理反应点时借鉴。“背腰三部区”的划分与适应病证如下。肩背区:约第7颈椎以下至第7胸椎棘突下的肩背部区域。多用于治疗心、肺疾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疾病,胸背部病证,头面部病证,上肢疼痛,麻木及运动功能障碍等。腰背区:约第7胸椎棘突下至第1腰椎棘突下的背腰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证,上腹部、背腰部病证。腰骶区:约从第1腰椎棘突下至长强穴的腰骶部区域。多用于治疗肝、肾、膀胱、大肠、小肠病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病证,并可用于强身健体保健。临床可以根据以上所述分区及主治范围,结合背腰部检查之阳性所得(如反应性疹点、压痛点等)选定治疗部位。一般按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侧、先左后右的顺序,仔细观察背腰部皮肤有无光泽改变,皮肤潮红与否,有无皮损、脱屑、瘀点、凸起与凹陷等。再按中线(督脉)—脊旁0.5寸(华佗夹脊穴)—脊旁1.5寸(俞穴)—脊旁3寸—脊旁4寸顺序切诊。双手同时对称地检查左右两侧,用循摸、触压等方法,以发现有无压痛、结节,感知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以及有无酸、麻、胀等敏感反应。若发现阳性反应点,即可作为施术部位之一。诊查时,背俞处为望诊、切诊的重点,若一侧发现阳性反应,应与对侧比较;若两侧同时出现反应,则更有意义。4.坚持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在中医配穴原则的同时,应结合西医理论进行选择拔罐部位。如按神经分布取穴治疗坐骨神经痛,可沿坐骨神经走向拔罐;上肢疾患在颈椎及上胸椎两旁拔罐;下肢疾患在腰椎两旁拔罐;治疗躯体神经分布的腧穴以调节内脏功能等。或按淋巴走向拔罐,或按分泌腺作用,在相应部位拔罐等。在临床中,笔者曾亦按上述理论及规律进行拔罐治疗某些疾病,确有效验。可见,中西并存,互为参用,是提高临床疗效、拓宽治疗思路的一条可行途径。(三)耳穴耳穴是人体脏腑器官气血输注于耳郭并进行相互沟通的部位,在耳穴上能反映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耳穴分区定位及其区点英文代码耳穴的全称叫“耳部腧穴”,即耳郭部位上的腧穴。“腧”有传输、灌注之意,“穴,土室也”(《说文》),即皮下的洞孔。耳穴是耳郭上经络、脉气内外灌注的地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点,皮肤电特性改变(低电阻点)、变形、变色或出现鳞屑、充血、丘疹等反应。这些现象既可作为诊断疾病时的参考,又可通过刺激这些部位以防治疾病,故这些反应点又有“阳性点”“压痛点”“良导点”“反射点”“敏感点”“反应点”“治疗点”等别称。1.取穴取穴就是根据病情,应用医学理论确定治疗应选择穴位的过程。它是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提,其依据来自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是这些实践和研究揭示了耳穴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的规律,可指导正确地选取穴位,提高疗效。耳穴贴压疗法的取穴一般根据以下5个方面进行。(1)按对应部位取穴:按对应部位取穴是根据患病部位,在耳郭上相对应的部位选取穴位。这是耳穴取穴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耳穴贴压疗法治疗中的首选穴位。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根据患病部位选穴:这种方法即头病取头、脚病取脚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心脏病取耳穴心,胆囊炎取耳穴胰胆等。只要知道了患病的部位,就可在耳郭上选取与之相对应的穴位。②根据病变在耳穴上的相应阳性反应点取穴:当机体某个器官、脏腑或肢体部位患病时,在耳郭上会出现阳性反应点,如低电阻点、疼痛、变色、变形、脱屑、丘疹等,许多疼痛性疾病、急性病,绝大多数在患病部位的对应耳穴可以找到阳性反应点,取此穴治之,往往可获得立刻缓解,甚至消除病痛的效果。(2)按脏腑辨证取穴: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也是取穴的重要依据。它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表现,在辨证的基础上取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每个脏腑在生理上都分管着一部分组织器官,而脏腑本身在功能上又密切联系。因此,当一个脏腑有病,可以影响到其分管的那些组织器官和与之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那些脏腑表现出复杂的综合征。反过来,一个症状又可与多个脏腑的组织器官有关。这种种联系都会在耳穴上反映出来,耳穴贴压时刺激这些耳穴,其产生的治疗信息会反馈到相应的脏器,起到调理和治疗作用。如对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状,可根据“心主神明”的理论,推断为心的疾病,取心、神门等穴进行治疗。(3)按经络理论取穴:主要分为循经取穴与按经络证候取穴两种。①循经取穴:经络虽遍布全身,但循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主治范围则应坚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原则。哪条经脉循行线路上的脏器产生了病变,就可选取哪条经脉所属脏腑对应的耳穴。如坐骨神经痛,其疼痛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即取耳穴“膀胱”穴治疗。②按经络证候取穴:这种取穴法是根据经络“是动则病所生病”的证候取穴。如手阳明大肠经是动则病为齿痛,故齿痛取大肠穴治疗;手少阴心经是主“心”所生病,如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掌中热痛等则可取“心”穴来治疗。(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耳穴中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如消化道溃疡,发病原因与皮质—内脏相关学说有关,精神因素可引起其产生和发展。因此,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取皮质下、交感穴,以调节皮质和自主神经功能,可使溃疡更快修复;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变态反应、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取“肾上腺”穴治疗炎症及风湿性疾病等。(5)按临床经验取穴: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某些穴位对治疗某病有特殊疗效,则取而用之;某些穴位对某病有负效应,则避而弃之。如“外生殖器穴”从理论上讲,并无治疗腰腿痛的作用,但临床却发现它对该病有较好疗效,故在腰腿痛时取该穴。其他如胃痛取“腕”穴,甲状腺疾患取“肘”穴等都属此类。临床还发现,在治疗肝炎、肝炎后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病时,不能选用神门穴;交感穴以扩张血管为主,并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由于每个人的临床体会不同,临床经验心得各异,因此在平时多注意总结十分必要。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既要掌握耳穴的共性,还要掌握耳穴的特性;辨证取穴的同时要注意多方验证疗效的最佳穴位,使治疗效果不断提高。2.耳穴贴压耳穴贴压疗法的材料大多数是中药和蔬菜的种子或果实,也有中药成药的药丸,还有一些没有药效的圆形颗粒物及磁珠等。(1)中药类①王不留行籽:本品为干燥种子,近球形,直径约2毫米,以干燥、大小均匀、充实饱满、色泽乌黑者为佳。性味苦平,入肝、胃经,功用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以行血著称,功专通利。主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②冰片:也叫龙脑,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0.1~0.7毫米,厚约1毫米,色白或浅棕色。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者为佳;机制者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0.5~2.5毫米,厚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气清香,性味辛凉,微寒。入心、肺、脾经。功用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明目退翳,辛香走窜、开窍辟秽。主治卒中口噤、热病神昏、中暑、喉痹口疮、目赤外障等。③白芥子:本品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2毫米,表面白色至淡黄色,光滑。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功用利气豁痰、散结止痛、温中散寒、通络。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痛、反胃呕吐、卒中不语、瘰疬阴疽、跌打肿痛。
④酸枣仁: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性味甘、酸、平。归心、肝、胆、脾经。功用养心安神、敛阴止汗,为滋养安神要药。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等症。⑤草决明:干燥种子呈菱形,形状如马蹄,长5~8毫米,宽2.5~3毫米,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平滑光泽。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功用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主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⑥莱菔子: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而稍扁,长约3毫米,宽2.5毫米,表面红棕色,质硬,以粒大饱满、油性大者为佳。性味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功用消食导滞、降气祛痰。主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⑦蔓荆子:干燥果实呈圆球形,上端稍大略平而圆,下端稍尖,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为佳。性味苦辛温,功用祛风除痰、行气止痛。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⑧菟丝子: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种皮红棕色或棕黄色,微粗糙,质坚硬。以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为佳。性味甘、辛,微温。归肝、肾经。功用补益肾精、养肝明目,主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⑨急性子:干燥种子略呈扁球形至扁卵圆形,长2.5~3毫米,宽2~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棕色。质坚硬,以颗粒饱满者为佳。性味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肾经。功用破血、消积、软坚。主治经闭、积块、疮疡坚肿等。⑩补骨脂:干燥果实呈扁椭圆形,或略似肾形,长3~5毫米,宽2~4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黑棕色,粗糙。以粒大色黑、饱满坚实、无杂质者佳。性味辛温,入肾经。功用补肾助阳。主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2)中成药类①六神丸:药丸为圆球形,直径1.8~2毫米,黑色,表面光滑。本药功用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咽喉肿痛、咽下困难、痈疽疮疖。②磁珠丸:药丸为圆球形,黑色,表面光滑,直径4~5毫米。功用重镇安神、潜阳明目。主治水火不济、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③喉症丸:药丸为圆球形,表面光滑,色黑。直径1.8~2毫米。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疮疖。④牛黄消炎丸:机制药丸为圆球形,表面光滑,色黑。直径1.8~2毫米。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疔、疖、痈、疮。⑤仁丹:药丸为棕红色或银白色圆球形,直径约为4毫米。功用祛风舒气、生津、健胃。主治消化不良、晕船、晕车及因气候闷热所引起的不适。(3)蔬菜、粮食种子类①绿豆:本品为干燥种子,呈短圆形,长4~6毫米,表面呈黄绿色或暗绿色,有光泽,质坚硬,由于颗粒较大,耳压时多剖成两半使用。性味甘凉,入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暑解渴。主治暑热烦渴、皮肤生疮、水肿泻利、药物中毒等。②油菜子:本品为种子,类圆球形,长1~2毫米,种皮黑或暗红棕色,少数呈黄色,以饱满、表面光滑、无杂质者为佳。性味辛温,无毒。功用行气破血、消肿散结。主治产后血滞腹痛、血痢、肿毒、痔漏。③高粱子:干燥种子呈卵圆形,赤褐色、长4~6毫米。性味甘涩,无毒。入脾、胃经。功用温中、燥湿、收敛,涩肠胃,止霍乱,益中利气。主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④黍米:种子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黄色多见。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功用益气补中。主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鹅口疮、烫伤。(4)其他类①磁珠:用带磁性的金属丸制成,长约2毫米。耳压时可同时对耳穴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力有通经活络、镇痛催眠、止痒止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②塑料丸:塑料丸是工厂订做的约2毫米的硬质聚苯珠。③火柴棒、棉签、大头针、圆珠笔芯等:可作为对耳穴进行临时点压,不适宜做耳穴贴压。(四)梳头疗法梳头疗法常用全息穴区,一是朱明清和周敏华的头皮疗法治疗区,二是贾怀玉的头皮治疗带。1.朱—周头皮疗法治疗区(1)神庭区①定位:以神庭穴为中心,前后各长0.5寸,左右各旁开至眉冲穴的方形区。又以神庭穴为界分为前后两区,前为神庭1区,后为神庭2区。②功能:神庭1区:宁神醒脑、定惊镇眩。神庭2区:开窍利咽。③主治:神庭1区:以神志病、头面病为主。如头痛、眩晕、目疾、鼻疾、癫狂等。神庭2区:以咽喉、口舌病为主。如咽痛、声音嘶哑、言语不清等。(2)囟会区①定位:以囟会穴向前延长1寸,向后延长1.5寸,左右旁开1.5寸至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的方形区。又以囟会穴为界分为前后二区,前为囟会1区,后为囟会2区。②功能:囟会1区:清心宁神、宽胸理气、疏经通络、强筋止痛。囟会2区:和胃清肠、疏肝利胆、疏经通络、强筋止痛。③主治:囟会1区:以心、肺、气管、膈等上焦病症为主。如心悸、怔忡、烦躁、失眠、健忘、咳嗽、气喘、胸痛、呃逆等。囟会2区:以肝、胆、脾、胃、胰等中焦病症为主。如胃脘痛、呕吐、腹泻、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目疾、口苦等。囟会区之两侧:以上肢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为主。如瘫痪、麻痹、疼痛、震颤等。(3)百会区①定位:以百会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各延长1.5寸的方形区,又以百会穴为界分为前后二区,前为百会1区,后为百会2区。②功能:百会1区:清利肠道、益肾利尿、调经、升阳固涩、疏通经络、强筋止痛。百会2区:疏筋通络、强筋止痛。③主治:百会1区:以下焦病症(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如下腹疼痛、便秘、泄泻、腰膝酸痛、耳鸣耳聋、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脱肛等。百会1区之两侧部主治下肢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为主,如瘫痪、麻痹、疼痛等。百会2区:后枕部、项部病症为主,如落枕、颈椎病等。百会2区两侧部可主治肩关节病变。(4)强间区①定位:以强间穴区为中心,向上、下各延长1.5寸,左右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路线的区域。又以强间穴为界分为两区。上为强间1区,下为强间2区。②功能:疏通经脉与膀胱经经气,益肾、明目。③主治:强间1区:以背部及上腰部病为主,如腰背疼痛乏力、脊柱外伤等。还可以治疗背部所对应的内脏所主病症,如神经精神疾病、心胸痛、腹痛等。强间2区:以腰骶部病症为主,如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骶尾部外伤等。还可以治疗腰部对应的内脏所主病症,如眩晕、目疾等。(5)本神区①定位:以本神穴为中心,上下各延长0.5寸,左右旁开1.5寸的方形区。又以本神穴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侧为本神1区,外侧为本神2区。②功能:本神1区:疏肝和胃、利胆清肠。本神2区:益肾利尿、调经固涩。③主治:本神1区:脾、胃、肝、胆、胰等中焦急性病症为主。本神2区:肾、膀胱、生殖系统等下焦急性病症为主。(6)率谷区①定位:以率谷穴为中心,向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的方形区。又以率谷穴为界分为上下两区,下为率谷1区,上为率谷2区。②功能:疏通少阳经气、定眩、利耳窍。③主治:率谷1区:偏头痛、耳聋耳鸣等。率谷2区:偏头痛、眩晕等。2.贾氏头部治疗带贾怀玉提出的头部治疗带,划分方法简明扼要,广泛适应于各科病症的治疗,为梳头疗法常用的头部全息穴区带。(1)额中带①定位:额部正中发际内,自神庭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督脉。②主治:头痛、眩晕、癫疒间、卒中、精神失常、失眠,头面部及口、鼻、舌、咽喉疾病。(2)额旁1带①定位:额中带外侧,目内眦直上入发际,自眉冲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足太阳膀胱经。②主治:心、肺、胸膈等上焦疾病,如胸痛、胸闷、心悸、失眠、心绞痛、哮喘、肺炎、呃逆等。(3)额旁2带①定位:额旁1带外侧,瞳孔直上入发际,自头临泣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足少阳胆经。②主治:脾、胃、肝、胆、胰等中焦病症,如急性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4)额旁3带①定位:在额旁2带外侧,目外眦直上入发际,自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②主治:肾、膀胱、泌尿生殖系统等下焦病症,如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盆腔炎、不孕症、白带、子宫脱垂、肾炎、前列腺炎、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尿失禁、夜尿症等。(5)额顶带①定位:从神庭穴至百会穴的连线,左右各旁开0.5寸的条带,属督脉。②主治:上中下三焦疾病,将此带分为三等份,前1/3治疗胸部及上焦病症,如感冒、哮喘、心悸、胸痛、胸闷等;中1/3治疗上腹部及中焦病症,如肝炎、胃炎、胃溃疡、胃肠炎、胰腺胆囊疾病等;后1/3治疗下腹部、下焦及腰腿足病症,如肾炎、水肿、皮质性尿频、排尿困难、尿失禁、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阳痿、遗精、子宫脱垂、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瘫痪、麻木、颈腰腿足疼痛等。(6)顶颞前斜带①定位:自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向前后各旁开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②主治:全身运动障碍的疾病。将全带分为三等份,上1/3治疗对侧下肢的瘫痪、震颤、疼痛、水肿等病症;中1/3治疗对侧上肢的瘫痪、震颤、疼痛、水肿等病症;下1/3治疗中枢性及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失语、流涎、发音障碍、脑动脉硬化、偏头痛及口腔疾病。
(7)顶颞后斜带①定位:从百会穴至角孙穴的连线,向前后各旁开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②主治:全身感觉障碍病症。将全带分为三等份,上1/3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髋关节、臀部等病症;中1/3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1/3治疗面部麻木、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三叉神经痛、牙痛、颞下颌关节炎及失语等。(8)顶后斜带①定位:在顶后部,由络却穴至百会穴连线两侧各旁开0.25寸的条带,贯穿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②主治:颈肩部病症。如颈椎病、落枕、肩周炎、冈上肌腱炎。(9)顶枕带①定位:在顶枕部,从百会穴至脑户穴连线左右各旁开0.5寸的条带,属督脉。②主治:头颈、腰背、腰骶及眼部疾病。将全带分为三等份,上1/3主治头颈部疾病,如后头痛、头晕、颈椎病、落枕等;中1/3主治腰背部病症,如急慢性腰背痛;下1/3主治腰骶痛、皮质性视力障碍、近视、白内障以及各种眼病,还可以治疗足癣等。(10)枕下旁带①定位:在枕部枕外粗隆下方,玉枕穴至天柱穴连线左右各旁开约0.25寸的条带,属足太阳膀胱经。②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后头痛以及偏瘫肢体的精细运动障碍等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放血疗法。
艾灸法。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放血疗法。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小针刀疗法。
中药渗透疗法。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灸法。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扶阳灸。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中药贴敷疗法。
中药渗透疗法。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小针刀疗法。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中药贴敷疗法。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中药贴敷疗法。
中药渗透疗法。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中药贴敷疗法。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
(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
1.食积夹寒型
(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
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推300次;
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
3)推三关600次;
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 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 6)摩揉脐腹: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3)操作:
1)清脾土: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300次;
2)补脾土:先用“清脾土”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3)分推腹阴阳100次;
4)推三关200次;
5)退六腑600次;
6)推四横纹:四横纹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7)揉外劳官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100次。
(十七)小儿遗尿
1.毫针刺并艾条温和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2.推拿治疗:
(1)取穴:肾经、上马、三关、外劳宫、肾俞、八髎、龟尾、百会、丹田、三阴交
(2)操作:
1)患儿正坐位:补肾经200次,揉二人上马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
2)患儿俯卧位:以掌擦两肾俞200次,擦八髎200次,拇指揉龟尾100次,按揉百会、三阴交各100次;
3)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按丹田1min,再逆时针方向掌揉200次。
(十八)肩周炎
1.诊断
(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
(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
(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
(4)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1)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2)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常获良效。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3)推拿治疗
3.中药贴敷疗法。
4.中药渗透疗法。
(十九)颈椎病
1.诊断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
(2)颈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颈后伸时加重;
(3)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一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4)上肢肌力减弱,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放射异常;
(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压顶试验阳性;
(6)颈X片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7)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所致以上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的疾患;
(8)症状、体征与X光片的异常所见在椎节上一致。
符合以上(1)(2)(5)(6)+(8)标准或(2)(6)(8)+其余一项者可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3.中药贴敷疗法。
4.中药渗透疗法。
5.小针刀疗法。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
1.诊断
(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2)有局限性压痛点;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5)脊柱姿态的改变;
(6)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7)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意1项即可诊断。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
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
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 边刺边问患者感觉, 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0~3.0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
(3)推拿治疗。
3.中药贴敷疗法。
4.中药渗透疗法。
5.小针刀疗法。
(二十一)腰肌劳损
1.诊断
(1)持续性腰部隐痛,易感疲乏,即使卧床休息,亦有腰部疲乏感;
(2)经常反复急性发作;
(3)查体见腰肌轻度痉挛,但活动受限不明显,局部有压痛。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取穴:主穴:阿是穴、委中、昆仑
配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
操作方法:阿是穴合谷刺(一针多向透刺),用中强刺激;委中穴可直刺1.0~1.5寸,使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昆仑穴直刺,可透太溪或稍偏向外刺,深0.5~1.0寸,使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小趾扩散。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腰眼针感为局部酸胀或向臀部放射。留针20~30min。
(2)刮痧治疗:腰部(疼痛部位、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
(3)推拿治疗。
3.中药贴敷疗法。
4.中药渗透疗法。
(二十二)膝关节骨关节炎
1.诊断
(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
(2)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
(3)晨僵<30min;
(4)年龄≥38岁;
(5)膝检查有骨性肥大;
(6)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
满足(1)(2)(3)(4)或(1)(2)(5)或(1)(4)(5)或(1)(6)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2.治疗方法
(1)取穴: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阿是穴。
(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患膝关节腘窝处置一软物使膝关节屈曲,梁丘、血海穴直刺1.0~1.5寸,阳陵泉可向阴陵泉透刺,并使针感向下放射;鹤顶直刺0.8~1.2寸。
内、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温针灸,内、外膝眼向中心斜刺0.8~1.2寸,使针感向下扩散,阿是穴毫针刺入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2min,然后将2cm左右长的艾条置于上述穴位针柄上点燃,至燃尽后取下,更换另一段艾条,每次每穴灸3壮。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4.中药渗透疗法。
5.小针刀疗法。
(二十三)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
1.诊断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语言蹇涩、失语加廉泉、通里、哑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迎香。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肩髃向臂臑方向透刺1.5~2.0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环跳直刺3.0~4.0寸,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解溪、昆仑直刺1.0~1.5寸。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哑门向喉结方向刺0.5~1.0寸,通里直刺0.5~0.8寸。
也可用“醒脑开窍法”。
(2)推拿治疗
(二十四)面瘫
1.诊断
(1)起病急骤,病前多有感受风寒史。
(2)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3)突然口角歪斜,或有漱口漏水,或有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但无昏迷、偏瘫等表现。
(4)查体: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病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1)取穴:阳白、四白、下关、地仓、颊车、风池、合谷、太冲
(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风池向对侧眼球针刺0.8~1.2寸,阳白透鱼腰平刺0.5~0.8寸,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关直刺0.8~1.2寸,地仓与颊车穴相互透刺1.0~1.5寸,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匀捻转手法,促使针感向上传导,太冲直刺0.5~0.8寸。
(3)翳风穴艾条温和灸30min/次,每日1~2次。
3.中药贴敷疗法。
(二十五)三叉神经痛
1.诊断
(1)疼痛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2)疼痛剧烈难忍,为单纯性面痛;
(3)在面部或口腔内有一个引发点,称为“扳机点”。说话、咀嚼、刷牙、漱口、洗脸均可诱发。
2.治疗方法
(1)取穴:
1)额部痛:头维、阳白、太阳
2)上颌痛:四白、颧髎、下关、地仓、迎香
3)下颌痛:夹承浆、颊车、下关、翳风
以上各不同部位均取:内庭、合谷
(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维向上平刺0.5~0.8寸,太阳直刺0.5~0.8寸,阳白透鱼腰平刺0.5~0.8寸,有麻电感传至眼及前额为佳,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关直刺0.8~1.2寸,有麻电感传至上唇及上齿部为佳,地仓与颊车穴相互透刺1.0~1.5寸,夹承浆向前下方平刺0.5~0.8寸,有麻电感传至下唇及下齿部为佳,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匀捻转手法,促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庭直刺0.5~0.8寸。
3.电针法。
4.穴位按摩法。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