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劳动者的节日。致敬每个在岗位尽心尽责的人;致敬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致敬每一位为家庭拼搏的人;致敬为梦想步履不停的你!
期盼已久的五一假期
终于来了
忙碌的你放下手里的工作
休息休息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天
仍有不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
工作人员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致敬每个在岗位尽心尽责的人
致敬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致敬每一位为家庭拼搏的人
致敬为梦想步履不停的你
辛苦了!劳动节快乐!
本文来源:新华网思客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编辑:郭建伟
校对:马宇聪
全球抗疫劳动者最光荣
本文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监制:李拯宇
统筹:闫珺岩
制图:王丰丰
摄影:马里奥斯·罗洛斯 阿里·卡亚 阿尔弗雷达斯·普里亚迪斯 阿萨德 里卡多·帕雷加尼 乔恩·休珀 郭克 肖艺九
编辑:金正 孙浩
不累!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劳动者的节日。
当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而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基层工作者们。
早在2月10日,国务院召开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就曾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
这400万人中,有日夜奔波记录信息的网格管理员,有大喇叭喊话不要外出的村长,有不畏严寒坚守大门的居委会成员,当然还有无数没有被记录成数字的志愿者们。
前段时间,记者记录过疫情期间警察的《不退!》。今天,记者带大家走进基层工作者们,看看这些劳动者们如何耍出“十八般武艺”,充分感受他们背后的泪水与汗水。
1 他(她)们是……
基层工作者可谓多才多艺。
在前段时间的全民居家隔离时期,
大家应该没有忘记
被防疫标语支配的“恐惧”。
“出门记得戴口罩,否则麻将都点炮”。
图源:微博用户@西瓜超好吃der
“宁把脑袋睡扁,绝不外出冒险。”
图源:微博用户@种瓜得我这么一个可爱的瓜
“一人睡觉全家光荣,全家睡觉精忠报国。”
图源:微博用户@明日恶霸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图源:微博用户@来日可期小仙女
“新冠肺炎特效药,请坚持服用——‘不准出去丸’。”
图源:微博用户@青岛新公益
这些标语大多由当地社区工作人员撰写张贴,
严肃中带着幽默,
欢乐中又不乏警示,
朗朗上口还押韵。
网友们纷纷感叹
#宣传标语也太硬核了#,
相关话题在微博引发1.5亿的关注,
让少出门,居家隔离的必要性深入人心。
图源:微博
当然,各地村长的大喇叭喊话也深入人心:
天津村干部提醒你
——“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
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
河南村干部告诉你
——“春节年年有,亲戚今年不走,明年走”;
浙江村干部建议你
——“房门一关,被窝一钻,
小酒一端,一醉一天,
疫情过后,再去狂欢”。
基层工作者们不仅能文,
还会侦查。
4月14日,
深圳西乡街道网格员巡查中,
发现一体彩店出现口罩生产机,
现场还有大量口罩半成品,
加工设备正在生产,
卫生环境问题严重,
随即报警。
执法人员在现场依法查扣
口罩半成品24箱4500余个、
原材料17箱22500余件,
并将门店查封,
相关人员带走调查。
基层工作者们也能“武”。
在全国人民居家自我隔离的日子里,
许多基层工作者们撑起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这其中,武汉的基层人员最为辛苦。
他叫王亮,
是武汉后湖大道某小区的一名物业工作人员。
这个小区有1890户家庭,
对应的物业工作人员却只有个位数,
疫情之下,王亮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3月7日这一天,
他帮助业主团购政府10元特价冻猪肉套餐138斤;
组织分发超市133人次332份冻猪肉套餐;
协助社区配送20元爱心菜200份;
组织配送分发10元爱心菜150份。
为了便于分发特价肉,
他用共享单车挂上20多份5斤装的肉,
来回跑了4趟。
他叫丰枫,
是武汉江岸区某社区的网格员,
负责帮居民买重症慢性病药物。
2月24日早上5点多,
丰枫和两名同事来到一家药房排队等着拿号买药,
近12个小时等待后,
他们拿到了近100份药。
由于带去的箱子装不下所有药物,
丰枫便将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自己身上。
除了他们,
还有无数志愿者们,
他们是主动承担起社区消毒任务的居民,
他们是在武汉公共交通停运后,
主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快递小哥,
他们是为孤寡老人买菜送饭的大学生,
他们是无偿提供咖啡的创业小店,
他们是免费为医护人员提供住所的宾馆,
他们自愿加入这场抗疫战斗,
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爱心,
满足着基层抗疫的种种需求。
武汉的快递小哥汪勇作为志愿者,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协调解决了许多医护人员的上班、吃饭等问题,近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 1人服务百余人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曾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
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
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
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
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
1人服务百余人,
他们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疫情期间,
库叔没有回老家,一直待在北京,
可以持小区出入证自由出入,购买生活用品。
但很多异地返回人员,
需要自主居家隔离14天,
他们日常需要和产出的,
小到外卖、垃圾,大到各种快递,
都由社区工作者一对一地负责。
库叔的一位朋友年后返回上海工作,
按照要求在家隔离14天,
日期为2月14日到28日,
这期间,她的生活被小区居委会的“梅姐”承包了。
“梅姐”不仅每天定时询问记录她的体温等健康信息,
还负责了她生活垃圾的处理,
以及外卖快递等物品的接收。
14天隔离结束后,
朋友除了感慨“重获自由”,
更多的是感谢“梅姐”的付出。
库叔朋友的经历,
是千千万万个跨省移动后
居家隔离人生活的缩影,
而他们背后,
有着无数个“梅姐”的默默支持与帮助。
除了生活的琐事要处理,
基层工作者们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比如,恶劣的天气。
2月14日,
今冬强度最大的风雪突袭河北承德,
58岁的保安孙贵
当天正在某小区的疫情检查站值勤。
为了不耽误工作,
他坚守在岗位上成了雪人。
图源:抖音@李铁军
这一幕被网友发到了网上,
许多网友称赞他为“硬核坚守老大爷”。
第二天,社区为他送去了门卫房和取暖用品,
让他可以更好地进行值勤工作。
对于天气的影响,
一些做短期志愿者的人也深有感触。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由于人手紧缺,
有的社区工作者身怀六甲仍战斗在一线,
有的亲人去世都没有请一天假。
但最辛苦的,
是部分民众的不配合。
3月24日,北京昌平区某小区门口,
一位业主阿姨不配合防疫检查,
拒不出示小区出入证,
并对检查人员说,
“你照吧,我要不要摆个POSE”。
4月4日,
湖北武汉江汉区,
一名自称城管男性工作人员拒绝测量体温,
爆粗口辱骂女性防疫工作人员,
自称“你把中央台叫来我都不怕”,
4月9日,
广东佛山一男子进入社区时,
不配合出示通行证,
并谩骂威胁志愿者:
想升职可以打电话给镇长书记推荐你,
想当官可以跟我说一下。
从疫情之初的居家隔离,
到全国返岗复工,
此类事件常见于网络,
并屡屡登上热搜,
不仅仅伤害了基层工作者们的心,
也是当事人对自身责任的漠视,
还给基层治理带来困难。
此外,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
还会遇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比如,“一天收到十来个部门文件,
却无一解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
“表格要得勤、电话催得紧”;
“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
这些“文山会海”都严重影响了
正常的防疫工作。
对此,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副司长诸宏明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除了法定必须要填的一些表格以外,
其他报表、统计、总结都暂停。
让基层人员精力放在一线,
能不开的会尽量不开,
能不发的文件不要发,
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
3 为什么要深耕基层?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基层工作者的存在感并不强,
直到这次疫情的出现,
他们的重要性骤然凸显,
也把基层治理的
难度和重要性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所谓难度,
主要在于基层工作的琐碎性。
作为冲在为人民服务第一线的人,
基层工作者面对的常常是家长里短的纠纷,
这些事情调解难度极大,
与之对应的则是偏低的收入。
此次疫情中,
在对小区出入人员进行繁琐重复的
身份核查、体温测量、资料登记时,
语言和肢体的摩擦
极易产生,
“基层人员说群众不听话,
群众说基层不像话”
这种两头不理解的现象,
频频出现。
4月15日,值守在武汉市武昌楚材社区出入卡口的工作人员为出入者测体温。图源:李贺|新华社
所谓重要性,
则在于基层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抗击疫情有两大阵地,
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之地;
另一个就是社区,日夜为防控奔忙。
尤其是武汉的社区工作者,
他们统计发热病人的信息,
上报病况,到处找床位,
接送患病者转运隔离,
封城后更是全面负责起
人数庞大的居民的日常生活。
这些艰巨的隔离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
有力阻隔了病毒的传播。
让我们看看目前疫情最严重的美国,
截至4月28日,
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
其中死亡病例达到58343例。
在这种情况下,
仍有许多人无视社交隔离令,
扎堆聚集。
4月24日,
南加州数万民众在海滩晒太阳;
没过几天,《每日邮报》报道
在芝加哥,
有一个千人参与的派对持续了一整晚。
图源:澎湃新闻
还有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巴西黑帮,
他们因不满政府的防疫工作,
直接向当地居民发布了“禁令”,
要求不要随便出门。
很多人称赞黑帮“识大局”,
但背后是巴西治安的全面崩溃。
正如微博网友@王骁Albert所评价的:
“政府不去占领基层,
敌人就会占领基层,
这些敌人可以是财阀、地方豪强,
也可以是黑帮、流氓和犯罪团伙。
而中国是少有还在深耕基层的国家,
基层工作人员任劳任怨,
用一点一滴的耕耘带来了基层生活的稳定”。
4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由于辽阔的疆域、低水平的交通状况
和典型的小农经济形态,
我国自古就很重视基层治理。
而对应产生的乡里制度,
历经多个朝代更迭变化,
管理方式始终相似,
都是由一群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
担任各种职务,
即“以民治民”,
新中国成立后,
基于计划经济体制,
对于基层的治理我国实行“单位制”,
“单位”的作用巨大而广泛,
可以承担住房、医疗、养老等诸多功能,
身处其中的人们依赖性大于自主性。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
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
基层治理模式开始发生变化,
基层群众开始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
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许多创新型的管理方式开始得到应用,
比如社区网格化管理。
4月21日,《中国日报》发布的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也指出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因素。
不过,在这次疫情中,
基层治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很多社区人手不足,
疫情突然爆发,防范力量薄弱。
上文提到的平均每个社区工作者要服务350人,
就是一大体现,
而实际运作中,
也存在有万人社区只有10个工作人员的状况,
靠工作者单纯的努力、拼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又如基层职能与保障不协调。
绝大部分基层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的防疫知识,
基层组织也无法提供知识、器材辅助等,
这不仅影响防疫工作,
也给基层工作者自身的安全带来隐患。
在这个过程中,
居民的公民意识也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尝试做出改变。
首先要积极运用科技的力量。
智慧城市正在逐步走向现实,
数字化治理也应当成为基层治理的方向。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
可以助力基层工作者减负不减能力。
目前许多省份互认的健康码,
就是很好的体现。
其次是改进民众的参与机制。
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最活跃的社会治理主体。
我们的基层治理需要向社会力量开门,
向志愿力量开门,
向群众中的活跃力量开门。
最后是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只有重视人才,
给人才更好的发展空间,
基层治理才能保持灵敏与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国家治理体系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
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易被忽视的环节也在基层。
经此一“疫”,
我们必将更加深耕基层治理,
用一件件小事,构建更加稳定的基层,
也为人民带去更安心的生活。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
资料来源:1.民政部: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社区防控一线|史迎春,李雯婷,杨弘杨,央视网,2020.02.10
2.100多斤猪肉挂满单车车把,这张照片火了|张维纳,长江日报,2020.03.09
3.#承德硬核坚守老大爷#: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河北日报,2020.02.19
4.两头抱怨:“基层干部说群众不听话,群众说干部不像话”!末梢治理如何活起来?|杨玉华,半月谈,2020.03.28
5.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填表抗疫”|人民日报,2020.02.11
6.“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杨国安,《人民论坛》2020年01月下
7.巴西黑帮王国|王骁,微信公众号“王骁Albert”,2020.3.27
8.挑战与变革: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基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变革|井西晓,《理论探索》2013年第01期
9.“疫情”中凸显的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建议|韩萍,黔西南日报,2020.04.21
微信编辑:王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