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又缺乏满足感,想辞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不能不考虑柴米油盐的现实问题;
经历七年之痒,夫妻之间的感情消耗殆尽,已然左手拉右手一般失去了初见时的心动和美好;
与父母、孩子的权力斗争此起彼伏,我们不想听父母无休止的唠叨,但是转过身,我们就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指手划脚,喋喋不休。
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也许我们曾经努力想改变现状,可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效果,这让我们感到无助、绝望,甚至放弃。
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这些分歧和问题呢?难道让我们继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让别人来决定我们的人生?难道我们就只是袖手旁观,漠然视之,对一切变好的期望失去信心?
NO!不管过去怎样,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都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现在,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马上做出改变,可以做出全新的改变。如何实现全新的改变呢?这就需要我们彻底改变我们的思维,而这本书就给了我们找到一把解决人生最棘手问题的钥匙——第3选择。
《第3选择》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是什么呢?我们每种选择都是根植于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同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不然就听你的,要不然就听我的,要不然就是你赢我输,要不然就是我赢你输。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个人身份认同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身份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比如说,如果我们是一名老师,那我们就秉持着教书育人的思维模式,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我们是一名律师,那么我们的身份就决定了我要为我的当事人进行辩护,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和对方进行对峙。
两种选择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我们要不然就是对抗,要不然就是妥协,这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我们站在了哪一方,有时候即便我们妥协了,问题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的认知模式,或者是说我们的思维模式。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每个人的地图都不是全面的,所以要想更快到达目的地,避免少走弯路,就需要与他人协同,寻找一种超越个人认知的思维和方法,这种思维和方法就需要超越“只有两种选择并且其中之一是错误的”这种思维定势,以“有无穷多我们从未想过的有创造性的选择”这种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这就是第三选择的思维。
第3选择思维有四种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一:我看到我自己。
怎么才算是看到自己呢,我们每天都照镜子,但是我们真的看清楚自己了吗?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看到的内容,我们也经常做自我介绍,我是一位来自河北的宝妈,我是一位画家,擅长国画,等等,那么除了这些介绍以外,哪个介绍能完全代表我们自己呢?或者说,抛开身份、职位、坐标,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在我们扮演的身份角色之外,我们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定义自己?所以说,我看到自己就是看到超越镜子影像的、有思想的、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自己。
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认知将我们局限在一个安全的文化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倾向于和我们所认同的人以同样的方式行为、说话、思考,比如,我们比较认同传统的人,我们也会以传统的方式待人接物;我们认同“读书点亮生活”这个理念,那么我们就热爱读书学习,将业余时间用来读书。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形象的坚定捍卫者,即便这种形象和自己越来越远。
比如我喜欢读书,在周围人中我树立了爱读书的形象,哪怕有一天我不读书了,别人也会觉得我还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设”,人设这个词是个中性词,我们要有自己的人设,但是不要固守自己的人设,我们更要看到人设背后是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人。
书里面说到一个词:“真实身份盗用”,什么是真实身份盗用?就是沉浸在别人对我的定义中不能自拔。我们有时候过度关注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很少去关注我们自己是谁,我们这一生能做一些什么?
这导致我们通常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要求自己,要求他人:拥有多少资产,多高权位?但是其实呢,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可以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只做一些他人眼中成功的事情。
我看到自己,还包括我们只能看到部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的盲点,事实上我们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我们的认知不同,我们看问题也不可能全面,我们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保持谦虚,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思维模式二:我看到你。
当我们审视别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对方的外表、外在的东西,性别、年龄、籍贯,等等。
我们是不是容易陷入“以貌取人”的思维?陷入“先入为主”的观念甚至偏见,当我们带着成见或者是偏见去看一个人的时候,信任是不会发生的,第3选择也不会发生。
我看到你,就是我承认你是一个独特的人,你与众不同,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天赋、激情和力量;我看到你,就是看到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物品、一个立场、一种观点;我看到你,还意味着我要理解你而不是贬低你,因为我们在贬低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贬低了自己;我看到你还意味着我们乐于接受,只有对方带给我们的馈赠,他的学识、他的智慧以及他独有的视角。
书里边讲了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故事,曼德拉被囚禁在罗宾岛27年之久,在这之中他受尽了凌辱,但是他不仅看到了自己,他还看到了囚禁他的狱警,他意识到,不仅自己是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在种族压迫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都是受害者,他们同样被剥夺了人性,因为压迫者在这个过程中也丧失了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天赋和独特个性。
我看到你,就是我会主动去理解你,去体会你的感受,我理解你之所以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必定是有我看不到的原因和理由,我只是看到冰山表面的行为,我还需要努力去探索行为背后的价值和需求。
思维方式三:我找到你。
我找到你,就是找到冲突,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冲突。生活之中,我们与他人的冲突不可避免,不同的思维模式会有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将冲突视为威胁,要么忽视冲突,要么激化冲突。
但是第3选择思维认为冲突是我们进步的机会,异议只不过是真理的不同侧面,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我因为与你一样而在乎你”,而是“我因为与你不同而珍惜并重视你”。
所以,生活中的冲突正是我们沟通的开始,它激励我们高度评价有异议的人,而不是筑起防御的高墙,对待冲突和异议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理解和倾听。
书里面讲了理解和倾听有两个重要工具,一个是发言权杖,只要手持发言权杖就不会被人打断,直到发言者认为自己的话被充分听取和理解,发言权杖关心的不是赢得争论的胜利,而是倾听和理解它的本质,就是用同理心去倾听。
第二个工具就是用同理心去听,用同理心倾听,并不意味着赞同别人的观点,他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在努力聆听他人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很多时候发生冲突,要不然就是因为某个人的权利被剥夺了,要不然就是因为某个人的感受和需要被忽视了,所以导致他拒绝沟通,从而产生冲突,其实人类最大的心理需求是被理解和被尊重,而同理心就是心理空气,当我们用同理心倾听的时候,就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给了对方理解和尊重。
我们常常说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镜像神经元的脑细胞。镜像神经元具有分辨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当我们看到别人对我们的微笑,神经元也会兴奋,我们便能感觉到微笑;但是看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便能感觉到痛苦,这些神经元能够感受别人的感受。
既然感同身受的能力与生俱来,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如此罕见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评判评价他人主张的自然倾向,当别人说完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的原始反应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评价别人刚刚说的话,那很显然,这已经成了我们习惯的回应模式,形成了本能反应。
而同理心其实是违反本能和直觉的,那么如何养成同用同理心倾听的习惯呢?就是在我们听到不同的观点时,先去倾听对方的心声,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观点,这样我们听的越多,气氛就会越和谐。
书里边讲了一个例子,就是父亲和青春期的女儿,青春期的女儿有一点点焦虑,对父亲说:我太胖了,我太丑了。
但是父亲就说:不,你不胖也不丑,你在我眼里是最漂亮的。
女儿就说:因为我是你女儿你才会这么说呀。
父亲就说:我说的是事实啊。
然后父亲就会讲一个自己小时候因为太瘦,被人取笑的故事,但是这样的谈话其实并没有缓解女儿的焦虑,后来女儿就离家出走了。
在女儿找到以后,父亲对女儿表示他的关心,并告诉女儿他们有多么想念她,然后多么担心她,也跟女儿分享自己青春期的烦恼和故事。但这些都无济于事。
后来妻子就对这位父亲说:或许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
这个父亲说:我一直在听啊,我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
然后这个妻子说:只是听不要说话。
后来这个父亲就这样去做了,坐在女儿身边。当女儿一言不发,他就静静地坐在女儿旁边很长很长时间。
然后女儿终于开口说:我不想活了。
然后这个父亲就强忍住反驳的冲动,轻轻地说:你不想活了。接下来又是一阵很长的沉默。
然后女儿说:我不开心,爸爸,我讨厌自己的一切,我想一了百了。
这位爸爸就轻声地说:你一点也不开心。
后来这个女儿就开始大哭,就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郁闷心情,从前一天晚上一直说到第二天早上,从头到尾,这位父亲说了没有几句话,但是事情就开始出现了转机。
整个过程父亲都在进行情感标注,就是没有任何信息,也没有任何建议,用同理心倾听。
有些人会认为用同理心倾听可能会延长冲突的时间,但其实呢,用同理心倾听是事半功倍,比起对抗浪费的时间和资源,同理心倾听的沟通是最有效,最快捷的。
思维模式四:我和你协同。
我和你协同,就是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彼此攻击的循环。
一旦我们充分理解彼此,我们就开始寻求协同,寻找比我们各自能想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包括双方的协同,一定是建立在尊重和同理心之上的。
以上呢,就是关于第三选择的四种思维模式,第3选择其实就是寻求协同,那如何做到协同呢?做到协同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一个第三选择的问题: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步,也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在高绩效教练里面,我们知道通过强有力的问题可以帮助对方建立觉察和责任感。
所以第一步的提问很关键,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应该是还挺常见的:我就坚持我的想法,我就不想跟你达成协同。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到对方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如果我们从尊重出发,真正去寻找了解对方的利益和立场,那么结果肯定是会超乎我们的想像和意料。
第二步:界定成功的标准。当对方同意也愿意和我们一起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后,我们就需要尽快了解尽可能多的人的想法,就是了解利益相关各方的想法,让我们制定一套稳健的标准、成功的标准。
设置明确的成功标准,然后一定要尽可能保障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这个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且能够保证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书里面有一个例子,很好地阐释了界定成功标准的重要性。
有一个欧洲制药厂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他们想申请在美国许可销售,但是被美国拒绝了,因为欧洲这个降压药需要每天服用两次,同类上市药品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当这个消息反馈到欧洲总部的时候,公司的销售总监说,为什么不让我们参与新药的研发呢?因为我们知道这种药不符合美国药监局的要求。开发团队并不知道美国市场的服用标准,他们在制定成功标准的过程之中,没有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因此研发的药物没有市场。
什么是成功的标准呢?通常我们认为公平的标准就是我们行为的准则,因为许多冲突都是源于公平问题,但是公平其实是信任的敌人,因为相互信任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我们和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通常是被公平的对待,你给我多少我给你同样多,或者是说总共就这点儿东西,我们两个人平均分配。但其实第3选择对于成功的标准是超越公平的,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能赢,我们需要超越个人利益,放下原来的需求去寻找更好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准。
第三步:创造第3选择。界定好成功的标准以后,那我们就需要创造第3选择.创造第3选择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发挥我们的想象,超越限制突破两种选择的思维,从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寻找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看起来会很荒唐,但是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那么不是荒谬的,那他就是没有希望的。
书里边讲了一个案例:20世纪中叶的时候,人们用一种名叫DDT的杀虫剂来消灭蚊子,从而降低了蚊虫被叮咬导致的疟疾死亡人数,但同时,人们发现DDT这种杀虫剂不仅能杀死害虫,还能杀死鸟类和野生动物,甚至导致人类的癌变。
于是这个DDT就被明令禁止了,疟疾又卷土重来,后来科学家和政治家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些人认为DDT的禁令带来不必要的死亡,他的好处大于风险,但是也有些人认为DDT很危险,而且虐蚊最终也会产生抗药性,就在这两种思维者争论不休,彼此较量的时候,专家们聚集在一起探讨阻断疟疾的方案。
这些专家包括医学研究员、昆虫生物学家、软件工程师、天体物理学家,甚至还有火箭专家,就是感觉有点小题大做,尤其是当火箭专家提出用激光击落蚊子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很可笑,但是事实证明,最终火箭专家这个方案获得了成功。
所以说创造第3选择这一步,就是要找到所有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对想法做评判,一切都是自由的,就是保持游戏的状态,避免评判别人,也避免自己的想法被评判,不管提出什么想法来,我们不仅要摆脱限制,更要跳出限制。
第四步,就是达成协同。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达成第三选择了呢?因为第3选择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的,所以当第3选择达成的时候,当协同达成的时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愉快的,是皆大欢喜的。
当人们对自己原来固守的观点以及双方的争执不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已经从根本上转变了自己的思维,对,就是思维的转变就是第3选择,我们改变的是游戏规则,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赢家。
以上呢,就是关于第3选择的理论框架。
第3选择在家庭中如何应用呢?
协同是家的本质,但现实中很多家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离婚率越来越高,当然因为极端情况,比如家暴导致离婚这种情况也有,但是大多数情况家庭问题是由于对待分歧的态度和方法导致的。
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对待分歧采用了愤怒的态度,而不是放下分歧。
两个人结婚,就有了创造第3选择的机会,这是一种前所未有、以后也不会有的、独一无二的家庭文化,因为每一对夫妻双方都各自代表着一种家庭文化、价值观和信念,一旦结合呢,这一种新的文化就诞生了,那么这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
如果把差异看作是威胁,那么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把差异看成是亮点,是我们互相学习并探讨对方的新奇和独特之处呢,婚姻就会充满新鲜感。
很多时候,不是对方没有独特之处,而是相处时间久了,我们就失去了探索对方的想法和欲望。
如何在家庭中创造第三选择呢?
第一步,我看到我自己。这里的我看到我自己就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也许我不能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是我有能力决定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采取措施。
我有选择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的自由?我可以用宽容的言辞回答对方不友好的提问,我也会用微笑代替生气,当面对一个辛苦了一天而身心疲惫的另一半,我选择体贴他关心他,而不是向他抱怨自己也辛苦了一天,这个就是我看到我自己。
第二步:我看到你。我看到你,就是看到你的独特,我欣赏你的个性,不管是孩子还是对爱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我们需要欣赏和尊重别人的独特之处。
周国平说过什么是真正的爱呢?就是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他,把他当做最亲的人去爱他,这个爱一定是包含尊重的,而不是把他变成你想象中的样子。
书里边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受过音乐训练的父亲,特别希望女儿也学习古典音乐,但是女儿却偏偏喜欢钓鱼和摇滚音乐,虽然这个父亲就觉得钓鱼是挺无聊的事情,但还是愿意陪女儿一起去钓鱼;他觉得摇滚乐很刺耳,但是还是愿意听一听女儿给他推荐的摇滚音乐。
书里边有一句话:我们不要试图让他变得更完美,而是试着让他更快乐,对,就是当我们和对方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想一想,我们是想改变他,还是想让他更快乐。
第三步,我找到你,就是用同理心去倾听,深入理解对方的感受,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想法,停下来听听对方的想法,听一听对方说的话。
书里边讲了作者和他的孩子之间一段关于倾听的话,这个父亲就是史蒂芬科维,特别喜欢打橄榄球,并且他也倾注了很大的心力去培养他的儿子打橄榄球。
但是有一天儿子告诉父亲,他不想打橄榄球了。刚刚开始的时候,史蒂芬科维非常生气。
后来科维意识到自己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倾听过孩子的想法,他就想:我是想培养一名橄榄球运动员,还是想培养一个儿子?我这样做是为他还是为我自己呢?在认真思考以后,他就明白自己是需要培养一个儿子,而不是一个橄榄球运动员。
然后史蒂芬科维和儿子就有了一场同理心倾听的对话,对话结束的时候,孩子就问爸爸: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呢?科维就说,怎么做都好,你想打球很好,你不想打球也很好,你来决定,无论怎样我都支持你。
所以这个我找到你的过程,其实就是用同理心倾听的过程,就是我了解你的过程,我越了解你,就会对你越温柔,对你的伤害就越少。
第四步,我和你协同。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第3选择,他是以两个独立的人,以及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婚姻开始。如果尊重自我与配偶并具有同理心,那一定会达成第3选择,也一定会产生协同,并且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感。
用第3选择打造的家庭,不是用我的方法,也不是你的方法,不是都听我的,也不是都听你的,而是用更好的方法,我们在相互理解之中寻找第3选择,培养我们的协同思维。
所以第三选择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是协同的思维模式,那协同的根本是什么呢?是爱,是理解,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