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在观音
文·图 / 赵小鑫
自在观音又名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 萨。镇国寺的自在菩萨塑造于明代,以 浮雕浙江普陀山为背光。自在观音原名 “水月观音”,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 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腿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 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样的 姿态出色地凸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 美的身段,自在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另 一种化身。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 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丰富 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打破了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冲出了封建礼教的 束缚,融入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世间世俗情感,其造诣之高深令人称 叹!自在观音,身心自由自在,用经文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即是观,度一 切苦厄即是自在,所以凡是能观察真理而从痛苦中解脱者,都叫观自在菩萨, 这也充分体现了世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期望。
02
清“市楼南北两社”款木印章
文 / 任春平 图 / 裴东兴
清代,一个县域内通常会设 若干个“社”,它是一种人为组 织的统治区域和社会群体组织, 是一种民间组织。虽不是官府派 出的机构,但却与官府有着血肉 相连的关系,类似今天的社区。每个社内都设有领导者,即:“社首”,负责管辖区域的息讼 止争,维护日常治安;负责听断 市场的争讼,教导经营,征收各 种租税;颁布各项政令、刑罚、 市场度量单位和禁令等,甚至在 特殊时期还负责赈灾。社首一般 通过社区居民民主推举产生,也 有由社内固定的几个大家族各推 举一位人选,组成社首班子进行“轮值”。清代,平遥古城南大街市楼以南至集市口,归市楼南社(又称关帝社) 管辖,南大街市楼以北归市楼北社(又称观音社)管辖。平遥县博物馆现 收藏有一枚清“市楼南北两社”款木印章,通长 12.5cm,通宽 6.3cm, 厚 3.5cm,重 0.150kg。在市楼南北社区域内,居民要办理社区内各项公 务需加盖此章。这枚印章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社区事务管理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例证。
03
日升昌票号门匾之“数飛”
文 / 巩 丽 图 / 裴东兴
日升昌,昔日“汇通天下” 的全国第一家票号,其建筑、 汇票、信稿、门匾等实物资料, 乃至传说、故事等口头文献, 无不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日升昌后院东角门的“数 飛”门匾额题,长 100 厘米, 宽 50 厘米。即是其中一处特殊存在。“数飛”一词的内涵或有两种释读:一是指类似“飞钱”的汇票流动往复, 亦即“汇通天下”之意;二是泛指木构建筑“鸟革翚飞”的巍峨壮丽。按匾上所题,此字为“傅山”所题,然按日升昌的创业时间(清道光 三年),似乎与傅山并无交集,此为一异。就目前所知,“数飛”额题在 平遥凡三见,除日升昌的一处保存完好外,另两处均已不存。一在城内米 家巷蔚长厚票号旧址东甬道角门,一在花园街东口路北第二座院落(疑为 承光庆票号旧址)二门。三处的共性在于,均在票号院内,但又都不在正门, 此为二异。清顺治、康熙年间,傅山在平遥的活动十分活跃。据相关史料分析,“数 飛”匾额应该是傅山为栖真庵(今平遥五里庄尚存旧址,也称“琉璃庙”) 或其他从事秘密汇兑业务的机构所题,此为一解。从现有史料分析,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时,其营业场所的前 身乃一木器厂,但据今日升昌西侧“二合木厂巷”之名推断,“二合木”者, 大、小木作之合称也。日升昌票号前身的木器厂或许是一个集大、小木作 于一体的二合木器厂。如此木器厂,“数飛”二字当之无愧,此为第二解。晋商故里, 门匾额题;沉淀的中国文化,浓缩的书法精华;这别样的 风景,不仅只为装饰门面,也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