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盈昃,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诗人十四个》中有这样两段话,“盛唐气象并非华屋高堂、金戈铁马,而是一种自由舒展、充满希望的感觉。”“李白和王昌龄的诗歌都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李白靠的是气,而王昌龄靠的是情。”
此文我们来谈谈李太白的气,将相王侯陨灭,物换星移秋过,千载已逝,为何世人依旧狂爱诗仙。
就单单说我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只见过不了解李白的人,但从来没有遇见过了解他却不爱他的人。
李白太幸运了,他生活在盛唐;盛唐太幸运了,拥有了李白,从此山河草木有了活力,九州五岳更加张狂,这就是李白,他一个人就拥有了侠气、傲气、仙气、英雄气、志气、杀气、才气、义气等气,独自飘然,凡人难企及。
纵死侠骨香——侠气、杀气
李白擅剑,来自多方资料,正史、野史均有报道,“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新唐书.李白传》)
传言师从裴旻,消息来源不准确,无法求证。
武器唤之“龙泉”,不是好事者所撰,第一手消息来自李白本人,“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夜别张五》李白)
诗作为证: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李白)
他是一介文人,圆领袍,袭白衣,却好饮酒,好舞剑,好任侠,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五岳任自逍遥,吃过长安酒,赏过扬州月,处处逢景,一路留诗。
谈及侠者,往往会断言其是莽夫,拔得垂杨柳却难吟庐州月,李白却是一奇人,他极其完美地将自己的文人身份与侠之气相融,诗文中既有书生的浪漫也有侠客的豪气,刀光剑影,相逢意气,讲的是义薄云天,行的是磊落之事,以侠入文,读之酣畅淋漓,难以自拔。
读白诗,只觉眼前觥筹交错,恍惚间信陵君三千门客惊现,眼花耳热后,谈的是窃符救赵之事,歃血为盟,一诺千金,战功煊赫,一众侠客忘却自我利益,为一杯饮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中的杀气侠气太重,我们常常会忽略这其实是来自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这位文人不羁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之句供人潇洒,相当格局的接来另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弃人离去,一瞬间侠客的不拘与李白的抱负无差别地交汇在一起,突然不懂诗仙在说谁。
若想get到更多关于李白侠客之气的文章,请移步看诸如《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白马篇》此类诗文。
呼我谪仙人——仙气
世人唤其诗仙,仙气本仙。
称呼来源:贺知章。
详细见《新唐书·李白传》:“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据诗仙本人回忆这段长安岁月时,无不感叹写道: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节选
其中的语句充分表达了诗仙对贺知章慧眼识珠的诸多感激以及好友不在的伤感。
仙气,指超凡脱俗的气质。其名,单白,其字曰太白,号青莲居士,衣袍素净,一尘不染,从名字到衣着都是干干净净的,不沾尘世半分烟火,清冷高洁。李白的出生仿佛也距尘世甚远,说白母梦见太白星而生白,太白星后称金星,《诗经》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当然,称呼来源还得跟太白的诗作有关,若下笔不仙,何来贺知章的欣赏,谓其谪仙,若下笔俗气,何来世人千年来的追随,唤起诗仙。有时候看李白笔下的那些古体诗,总感觉此物不该出现在凡间,当在天际争相传诵后不慎遗落俗尘,被人拾起,我们才得以窥见他的笔墨诗卷。
谁会写得出“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类的诗句,仿佛他自己便是月亮的化影,寻得机会,便飞向九天之上抢去望舒的职位,自己为仙。连余光中先生都曾这样说他,“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谁会写得出“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样的诗句啊。
倏忽间,仙府的石门猛然打开,自外望去,天空悠远,深不见底,但面前金银修筑的宫阙却金碧辉煌,头昏目眩,日光闪耀,月光凄冷,所有的色彩都照在其上,一时间,不知人间为何物。正恍惚着,云深处有模糊身影,成群结队涌来,宛似千军万马,嬉笑怒骂间,偶闻虎鸣,伴着琴瑟和鸣,泠泠动人。纤云散去,待眼前清明,回头看去,眼见得鸾鸟驾着一众仙居潇洒离去。我呆住,不辨仙源在何处,灿若云霞,恍若一梦。
我辈岂是蓬蒿人——傲气
世人以及笔者的爱称:李傲娇。
骄傲的资本:
1、算有钱,听闻其父李客(化名)是经商的,尽管古人讲究“士农工商”,但是挡不住有钱骄傲嘛。“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
2、皇帝亲自下阶相迎,皇帝亲自调羹汤予白,无上荣耀,怎能不傲。“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草堂集序》李阳冰)
3、盛唐气运。生活在盛唐时期,自盛唐后,任何一个时代都感受不到盛唐时期的蓬勃朝气,海纳百川。遂这一阶段的文人下笔文章都挺灵动的。
4、性格使然,咋地还不允许别人骄傲了。
早年出蜀,路遇高人司马承祯夸其仙风道骨,翩然不群,心傲之,遂挥笔写下《大鹏赋》或称其《大鹏遇希有鸟赋》,全文尽显李白之飘飘然,“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年岁不大,却喜拿大鹏自比,傲气十足。
凡人不赏,斥其高谈纵横之术为“颇自矜”,白不悦,回其: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李白此人,自来如此,若遇见贺知章那般欣赏他的人,世间千般好话都能写出,爱、赏、慕等字眼不吝下笔,但若是遇见不欣赏或看不起他的人,管你天王老子,他都是藐视权贵,否则就会不得开心颜,特别真性情。
刘氏(听说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低看李白,李白甚至直接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会稽愚妇轻买臣乃为一典故,话说西汉人朱买臣家道清贫,夫妻俩靠砍柴为生,但朱买臣卖柴的时候口中时常吟诵诗文,惹得别人如戏猴般观看,穷书生还意欲高雅,怎能不惹人嘲笑。妻子难堪,与之离婚弃之而去。后买臣为官,将前妻夫妇安顿于府上,好吃好喝相待,前妻羞愧,自尽而亡。
刘氏怎能明白李白的浪漫,妄想将他拉入凡尘,不懂他的一腔抱负。其实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李白不顾家确实挺过分的,可是中国能有几个这般浪漫的人呢,也无需考究。
为君谈笑静胡沙——志气
梦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求官之道:(前提:因为李白是商人之子,无法以科举之法为官。当然科举取才若高中状元,那也只能从最小的官职做起,李太白那性格,能做到就怪了。)
方法一:各种拜谒,阐明来意,求官。
“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李白)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欣赏他呢?哎,还得跟李白那骄傲的性子有关,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他这么说道:“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白哥的意思是这样的,你要是假装抖威风,生气,不要我入你的门下,还把我赶到很远的地方,那我就去别的门下,不受你的气,拜拜了您嘞。其实裴长史还没有说什么吧,不仅如此,他在别的拜谒文里面也没有放下他高傲的姿态,哪怕有人欣赏他,这个性子,又能得官场几人欢喜呢?哎,这个李白啊,让人好笑又让人欢喜不已。
方法二:隐居。
很多人都觉得李白是因为不得志而去隐居,从而“笑而不答心自闲”,我承认,当然有。但是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还是李白在攒声望值,憋他的大招吧。譬如李白曾经隐居在泰安徂徕山,写诗作文,拜谒贤士,慢慢地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最终我们的大鹏鸟吸引来了贺知章、玉真公主等人,他们为李白的求官之路打开了一道门,将大明宫的光引渡到李白眼前,让他踏上了那条梦寐以求的职场路。
官职:翰林待诏。
切记切记,他虽然被人称为李翰林,但可不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位高权重得很。翰林待诏字面上来解释就是随时供皇帝诏唤的职位,皇帝聚集了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来此供他的艺术创作,音乐家、画家、艺术家都能担任,就是没有实权。
李白的才气,那真的还要我去介绍吗?我都快瑟瑟发抖了,大唐诗仙,中国人眼中的唐朝大IP,杜甫眼中的宝,汪伦眼中的星,笔者眼中的神。
妇孺皆知,诗篇《静夜思》响传大江南北。小学初中高中哪里都是他的诗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等等,故此李白的才气倒也不必再写,主要是我不敢写。
李白的义气,据李白自己回忆,他曾经和友人同游于楚,奈何友人不幸客死他乡,李白痛哭,披麻戴孝,守护其尸身不愿离去。那时正是炎炎夏日,他却伏尸其上,难掩悲痛。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间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上安州裴长史书》)
写此文时,脑内如白纸一般,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千年前那天才的故事是否只是一个传说,不然为何越了解越觉得不似真人。
毕竟一个人若拥有这其中的一种气都已不凡,李白却聚所有气为一体。他的身份实在太过丰富,我们可以把他当成一位文人、侠客、道士、隐士,一眼看去发现竟都不违和,他活了六十二岁(虚岁),却活成了好多人几辈子的样子。
他用他的气为我们书写了一个完整的大唐,盛世、张狂、海纳百川、包容万象,都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最鲜活的样子。盛唐持续五十多年,李白恰好在其中。
李白从来都没有离开,他只是去寻他的月亮去了,此刻的他正伴着桂花喝酒呢,如果不相信的话,就出门看看那皎皎月色吧。
-作 者-
盈昃,一个爱诗词、爱江南的人。幻想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愿望是“一生好入名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