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就像是一块强大的吸铁石,不管我们身在何方,要跋涉多远的路程,它总吸引我们回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
在家乡令我们魂牵梦绕的不仅有慈爱的亲人朋友,抚育我们成长的好山好水,当然还有那些半夜想起来让我们口水止不住流的一道道家乡美肴......
年节不出门,美食送到家,2月20日《2021春节有味道·中国年味》暖胃开播,锁定《味道》栏目,一起品味保山~
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
时光将味道烙在我们的味蕾上
无论是否身为云南人
你对大保山的美食
可能向往已久
万千食材经巧妙组合
最后形成人们舌尖上的一缕缕醉人芬芳
纵然吃惯了城市里的快餐,作为天生的食客,对于美食的敏感还是在饭菜上桌的那一刻恰如其分的在舌尖冒了出来。
乡间清淡的食香,一入口就让会人感到无比愉悦, 冬日的暖阳里,更是让食客的胃里装满田间地头不加修饰的暖意。
循着美食的味道出发
说到过年,大家都想起这些甜味的美食,
比如各种糖、八宝饭、糖醋排骨等等……
寓意着新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可是云南保山的傣族同胞,
却在春节宴席上喜爱吃“苦”味儿。
这是为啥?
傣族同胞的神秘“苦”味美食
在傣族同胞的食谱里,
有一种传统美食叫做——撒撇。
在傣语中,
“撒”的意思是生食生拌,
“撇”的意思是苦,
顾名思义,撒撇是一道带有苦味的凉拌食物。
(长桌宴上的撒撇)
(牛苦肠)
撒撇的苦来自于牛苦肠,
牛苦肠是牛肠中带有苦味的一段,
主要是因为,
在牛苦肠里,
有牛还没有消化完的草料汁,
味道奇苦。
牛苦肠和牛肉、牛杂神奇结合带来的美味
想要制作傣族同胞爱吃的撒撇,
得先把牛苦肠中的草料汁下锅,
用旺火㸆干水分,
然后把锅中带有苦味儿的粉末收集起来备用。
锅中只留下带有苦味的粉末,
这些粉末需要收集起来备用。
(熬干牛苦肠中的草料汁)
接着把牛里脊肉、牛肝、牛胰脏,
切成片,在火上烤。
牛里脊烤熟后,
要用木棒敲送并撕成细丝。
(敲松、撕成丝的牛里脊肉)
然后将牛杂切成小片,
摆在煮好的细米线上,
最后再放上煮熟的牛肚丝,
一碗撒撇就做好了。
(牛杂切片)
最后是制作撒撇的蘸料,
先把牛肉剁成泥,下锅炒熟,
韭菜切碎和牛肉泥拌匀。
再加入香柳、芫荽、盐、小米辣等调味料,
最后放上一小块辣椒。
(制作撒撇的蘸料)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取适量之前熬制出来的,
带有苦味儿的干牛苦肠草料汁粉,
倒入开水浸泡一会儿。
(开水浸泡干牛苦肠草料汁粉)
然后把拌好的“苦水”,
倒进之前准备好的蘸料里面,
再加入一点辣椒。
撒撇的蘸水就做好了。
(倒入用牛苦肠草料汁粉做成的“苦水”)
夹起一块牛肉,
就着“苦”味儿蘸水吃第一口,
清凉之中带着酸苦。
再吃第二口,细细咂摸,
苦味渐渐淡去,开始有淡淡的回甘。
口中有先苦后辣再回甜的味觉变化,
层次分明,非常开胃和提神。
(先苦后辣再回甜的撒撇)
傣族同胞为何如此迷恋这“苦”味呢?
这是因为古时候,
由于医疗技术不发达,
湿热的环境往往被称为“瘴疠之地”。
傣族同胞在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过程中,
除了不断增加必不可少的医药知识外,
在饮食习惯上也要顺应自然。
(湿热的气候和茂密的山林)
一些山中生长的茅草、野菜和植物的花、叶,
本身就是带有苦味的,
长久食用后,人们发现,
许多苦味食材具有清凉、袪湿和解毒的作用。
傣族先民不断积累经验,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爱吃“苦”的独特口味。
傣族同胞过年吃带有苦味的撒撇,
寓意生活也是先有苦才会有甜,
幸福的日子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不止,还有河图大烧、潞江坝傣族长桌宴,施甸布朗族腌腊、杀猪饭、吹猪肝,腾冲和顺家宴、傈僳族土包羊等特色美味......
偷偷安利一波 !!!
不行不行,文旅君透露的太多了,神秘感还是要有的、让我们一起期待2月20日,锁定央视《2021春节有味道·中国年味》,一起品味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