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
猴
儿
在20世纪,耍猴儿在保定城里那是经常出现的,尤其是七八十年代,还曾经是人们很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耍猴儿的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说到这耍猴儿,又名猴戏、猴子戏,是汉族民间卖艺的一种形式。以此为业的人以猴为戏,很受城镇农村人们的喜爱,流行于全国各地,也泛指猴子或其他灵长类动物参与演出的表演艺术。耍猴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迟在唐朝已经出现,发源于现在的河南省新野县。古时候民间有一种传说,说是把母猴的尿与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免马生病。因此古人把猴子看做马的守护神,常在马厩内养猴子,并让猴子表演猴戏作祭祀,以留住马匹,因此猴子又有“马留”的别称,《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也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耍猴儿的宗教的性质逐渐淡化,有些纯粹就是娱乐观众。一些小贩为了招揽顾客,也会养猴子表演卖艺,尤其常见于耍武术和卖膏药等行业。
耍猴
保定的耍猴人都是农村的,平时自己养一只猴,对猴进行训练,如穿衣、带帽、翻跟斗等等,驯得好的还会骑小三轮车、走绳索、作揖、鞠躬等。外出表演的道具很简单,一根鞭子、一面铜锣,有的还有个皮球、小自行车,这就是耍猴儿人的全部家当了。他们往往在公园或人流较多的地方开场子,一件一件地从小箱子里把道具拿出来,接着就“当当当”地敲起小铜锣。随着耍猴儿人手中的鞭子甩出一阵阵脆响,猴子们就直起身一圈一圈地转了起来。听到铜锣声,马上就会聚集许多看热闹的人。手中有零食的孩子,在大人的怂恿下,把炒豆子、瓜子朝场子里扔去。猴子见了吃的,便会急不可待地跑过去,抓在手中就往嘴里塞。耍猴儿人这时会发出一声高喊,把手里的皮鞭扬起,照着猴子就是一下。如果不听话还会一下又一下地打个不停,猴子们吱吱地叫着左右躲闪。被鞭子抽急了,它们也会互相配合,对耍猴儿人前后夹击,在那本来破烂不堪的衣服上,又撕出几道口子。看到这情景,周围的人们就会发出一阵阵地哄笑,使场上的气氛更加浓烈了起来。
随着围观者越来越多,耍猴儿人就会边敲锣边喊:“都来瞧,都来看,再来晚了看不见,猴子赛过小神仙。”并牵着猴子让人们往后退,打开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圈子,在他们这叫“打场子”。看看周围的人安静下来之后,耍猴儿人就把猴子拉出来,用平时训练用的指令边敲锣边吆喝指挥猴子带官帽、穿小袄,赢来周围观者的一片叫好声。往往在这时耍猴儿的就会卖个关子,声称猴子没吃饱,不好好练了,各位朋友帮一把。他拿着铜锣顺着人转圈,有给一毛的、五分的,给两毛算多的,也有见状就撤的。小孩给不给钱无所谓,可如果有穿戴讲究的人看完了不给钱就走,耍猴的也不是省油的灯,立马会甩出几句损人的话,什么“给老妈买药、买棺材的钱可别花,快买棺材去吧”,等等。如果有给块儿八毛的“款爷”,那可得卖把力气,马上让猴子翻跟头、立大顶,他还会与猴子一起给“款爷”作揖、鞠躬,对他的捧场表示真诚的谢意,也是给其他人树立个多给钱的榜样。其实,这些耍猴儿的也没什么花样,无非是指挥猴子翻跟斗、穿衣服、爬杆,倒是那一面破锣敲得山响,鞭子抽起来特别地有力。用不了半个时辰,各种招数就都耍尽了,耍猴儿的就把猴子收拢在自己身边,闷着头一件一件地收拾起地上的行头,照旧是把猴子架在肩膀上,分开众人头也不回地向着别的地方走去。
工笔画《耍猴人》
人们看到耍猴人对猴子不是打就是骂的时候,总认为他们在虐待猴子,缺乏同情心。其实在自己的家里,耍猴人一家对待猴子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他们的妻子会撩起衣襟,亲自给失去母亲的小猴喂奶,耍猴人的孩子与小猴相拥而眠,睡在一个被窝里,还会与猴子拥抱、亲吻,背着猴子在河里游泳。而猴子像依恋母亲一样,紧紧攀扯着耍猴人的裤脚,他们有着一种很亲密的感情。在耍猴人家中,猴子是地位不一般的家庭成员。一般猴子的寿命只有十到十二年,当猴子死去时,耍猴人一家会拿衣服把它包起来,埋到自己家屋后的地里。在耍猴人的心目中,猴子就是他们家的一个成员,给他们家挣了钱,养活了他家老小,所以他们全家对猴子都是很有感情的。
耍猴儿人有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奉行不偷不抢不乞讨的行规,靠手艺吃饭,挣来的钱藏在空心窝头里,带在身上,这样才觉得踏实。他们不是外人眼中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而是一群胆小老实的农民,不惹事,只躲事,只是想多挣一口饭吃。这是一个并不为人所知的“江湖”。
来源:保定方志和保定文化旅游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