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莲是坚定亦安定的,它从不漂泊游荡、随波逐流,也不受周边的纷扰污浊所影响,它永远挺立在水中央。
此时盛夏,正值莲花盛开,赏莲的人纷纷移步莲塘。
莲塘清香满溢,莲叶卷合舒展,莲花盈盈立在水中央,一边漫步一边不由心神荡漾,思绪联翩。
自古以来,莲一直常伴我们左右。世人爱莲,赏莲、采莲、食莲、咏莲……在漫长岁月里,留下了莲与人们结下的深深缘分和情感。
在这个夏天,出神地看着一朵挺立的莲花,由着它走入你的眼睛、思绪,再到心间。大概看莲的人各有各的心事,而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属于自己那朵莲花的答案。
图片2|雪坡书阁 ©
放眼望去,莲塘里长成了大片大片的荷叶。它们横亘在水面上,层层叠叠,叶叶相连,在阳光的照射下铺陈了无穷的碧波。而那一朵朵粉白的莲花,便绷直了腰杆,悉数从碧绿的缝隙间冒出来。
我们见过世间许多种花,娇艳妩媚,却万般柔弱,风雨飘摇便花落满地。而莲花,却有一种挺立的姿态,风吹过时,它也只是微微颤动,依然从容不迫地盛开着,自有一种不为所动的坚定。
这大片的碧绿和静定的粉红,是一支支挺拔劲道的莲杆,稳稳托起的。而莲杆底下连着的,是节节莲鞭。
莲鞭有一个又一个的节,节会再生出新的莲鞭,盘根错节,紧密相连。它们向下生出须根,深深地扎根在厚重、浑浊的淤泥之中,黏重而坚定,便形成了一个稳重结实的水下世界,才让莲得以如此坚定地盛开在天地间。
图片|蒽子 ©
水里的浮萍,常常随水而流,因水而停,漂泊无定处,那是因为它们没有根。但莲不是,它的根茎沉潜在泥泞深处,有着坚如磐石的生命定力,是风吹不走,雨也打不掉的。莲,永远不会呈漂泊姿态,总是扎于生长处。看着这样的莲,不由让人的内心生出一种坚定生长的力量。
如今的人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生活轨迹总是漂浮不定,来回动荡。若把人生视为一场漫长的行走,那每个人无论行走到了哪儿,都应该拥有落地于此,便坚定地生长于此的能力。
喜欢莲,是希望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像莲一样,定于天地间。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便十分喜欢莲,他们用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来赞美那水中挺立的莲。
李商隐用“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来赞美莲的随性天真。周邦彦借眼前“水面清荷,一一风荷举”诉说苦闷乡愁。而其中,赞美莲最有名的篇章,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
图片1.2|蒽子 ©
他说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于是为官期间,他在自己的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取名“爱莲池”,并为此吟咏了《爱莲说》。
周敦颐尤爱莲的“清”,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实这也是周敦颐以莲表其志。在污浊喧嚣的官场中,浮浮沉沉几十年,他始终淡泊名利,不受纷扰,坚定内心所想所选。黄庭坚曾夸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如莲一般清白,不染淤泥,兀自清欢舒展,是周敦颐多年的追求。
时常在想,现如今的生活,纷扰繁杂,人们身在其中是否也总会思绪不定,选择不定。是否也需要莲花这种“清”呢?我想是需要的。
任他人世间纷纷扰扰,诸多选择,人应当同莲花一样,不事喧嚣,不受周遭影响,才可以坚定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图片|空谷寻芳 ©
莲花的别名有很多,荷花、芙蕖、水华、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红蕖、溪客、藕花、灵草等等,其中有一个别名,叫做”佛座须“。
在佛教中,莲是佛祖的坐台。莲生于淤泥却干净,代表着一颗清净心,如佛陀希望人们不要受世间纷扰的影响,建立一个超出三界之外、清净无扰的莲界佛国一样。因此,莲被赋予了佛性。
而莲的这种佛性,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
图片1.2|摄影的小和尚 ©
《群芳谱》中这样说莲,“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世间万物遵循先开花、后结果的规律,唯独莲是花果并存,带有一种神圣超然的蕴意。佛教便以莲的这种特点,来象征佛的“三身”同驻,代表永生不灭。
正如在中国神话故事里,哪吒因闹海闯祸,剔骨割肉还给父母后,肉身消亡。待灵魂飞于佛祖前,佛祖便用莲藕来重塑他的肉身,用莲叶重制他的衣裳,哪吒才由此重获新生,从而拥有了一具非凡之身。
莲性可以成为人的心性。万物皆由心,我们应该用一颗莲心去看待这个世界,是“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图片|摄影的小和尚 ©
余光中曾说:”我愿在此,伴每一朵莲。守小千世界,守住神秘。是以东方甚远,东方甚近。心中有神,则莲合为座,莲台如台。“
有时候,我们看一朵莲花的盛开,心也会不自觉安静下来,彷佛自己也可以成为莲。
莲性应该是根植于人们心间的,当我们需要坚定的生长力,坚定的自我选择,它便会第一时间出现,且生生不息。
图片|摄影的小和尚 ©
莲是坚定亦安定的,它从不漂泊游荡、随波逐流,也不受周边的纷扰污浊所影响。它永远挺立在水中央,不染纤尘,而慢慢被人们看到,慢慢被了解,再根植于人们心间,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
当内心深处慢慢获得一种坚定且安定的力量,也许无论人身处何时何地,漂泊感和不确定感也可以随之戛然而止。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