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父子俩似乎与数字“十”有什么特别的缘分,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便驾鹤西去,明宣宗朱瞻基虽不似其父只做了十个月的天子,却也没有绕开“十”这个数字,在位十年也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主角明英宗朱祁镇)。 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是典型的守成之君。
当然,守成并没有什么不好,创业历经艰险,从无到有,固然不易,固然值得敬佩,但守成同样重要,有时候以时间来衡量的话,守成显得更为漫长,更为考验执政者的执政能力。 从结果来看,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的守成之君是合格的,虽然父子俩的“仁宣之治”只有那么短短的十一年,但在这十一年中既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乱子,所发布的政令,大体上也都是于国于民有益的,比之后世明诸帝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难得的“圣君”了。
明成祖朱棣因为明仁宗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而立他为太子(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这令身为兄弟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大为不满,其中以和明成祖朱棣最像的汉王朱高煦“不臣之心”最盛,一心想仿效父亲朱棣的“建文遗事”。奈何成祖痛下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汉王朱高煦慑于成祖威势,一时不敢妄动。 等到1424年明成祖朱棣离世,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为帝,是为明仁宗。谁料,明仁宗朱高炽天年不永,即位仅仅几个月便暴病而亡。
明仁宗长子朱瞻基当时年仅26岁,想当年建文帝即位时也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他们的祖父一个是大明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是大明创世之君明成祖朱棣,而两位皇太孙又都喜儒术用儒臣,这和当年的情形多么相像啊!于是,汉王朱高煦蠢蠢欲动起来。 在汉王朱高煦看来,自己随父亲朱棣起兵靖难,战功煊赫,在军中也颇有些威望,在父亲几个儿子当中又最像他老人家,父亲心目中本应继承大统的肯定是他朱高煦,只是一时受一班儒臣的蛊惑才立兄长朱高炽为太子的。
故而,对于长兄朱高炽,汉王朱高煦可以说一直是恨得咬牙切齿的,“爱屋及乌”对于他的大侄子太子朱高炽的长子皇太孙朱瞻基更是恨意加倍。从兄长朱高炽的手中夺得帝位是他日日夜夜的梦想,并一直在为此乐此不疲的谋划着,妄想着成为第二个“永乐大帝”。
而今长兄朱高炽暴毙,侄儿朱瞻基“孱弱”,在他看来时机已然成熟,他朱高煦的好运要来了,于是开始了行动,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汉王朱高煦打算半路截杀太子朱瞻基,但由于行动仓猝,并没有成功。不久,太子朱瞻基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在其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马匹,还设立所谓前后左右中五军,最后为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所败,无奈投降。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一日明宣宗朱瞻基去探视叔父朱高煦,却被朱高煦使腿故意绊倒(大概在汉王朱高煦看来侄儿明宣宗朱瞻基是来看自己笑话的),明宣宗朱瞻基在群臣面前失了颜面,大怒,命人将汉王朱高煦罩在了大铜缸之下活活烧死,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处死,同谋被杀或被流放者数千人,并把其谋反事写成了《东征记》昭告天下。
不仅今日之皇太孙朱瞻基不等同于昨日之皇太孙朱允炆而且今日之汉王朱高煦更不等同于昨日之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小看了他的这个侄儿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不仅打败了他并且成功搞臭了他,别的不说,其手段之毒辣也不是建文帝能比的。毕竟他在其祖父成祖皇帝朱棣的手下培养了一段时间,并不是个未经风雨的“阿斗”。
说实话明初士大夫和明初的两位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之间是相互看不上眼的,在明初士大夫眼中这两位就是个“暴虐”的“大老粗”形象。与他们相比,明初的士大夫们更爱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具有“仁爱”气质的朱允炆、朱高炽、朱瞻基们,同样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他们也对士大夫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由于建文帝朱允炆和明仁宗朱高炽这两位堂兄弟的统治时期实在过短,明初士大夫真真正正受到重用“如鱼得水”是始于明宣宗朱瞻基时代。
文人士大夫在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受到重用几乎是历史的必然,自古历朝历代,以武定国,莫不以文安邦。明宣宗朱瞻基时代正是大明王朝开始转向守成的时代,况且明宣宗朱瞻基本人也是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对文人士大夫阶层有一定的亲近感与认同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地位上升于此时已成必然。当然,明仁宗与明宣宗父子俩能够登上帝位,并且明宣宗朱瞻基能够顺利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文人士大夫阶层也是出了很大力的。
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形成雏形的内阁在宣宗朝正式成形,代表人物有杨士奇、 杨荣、 杨 溥(史称“三杨”)等人。明太祖朱元璋时废除了“丞相制”,但后世皇帝并没有太祖朱元璋的魄力与精力,实在应付不了繁重的政务,但碍于太祖朱元璋已经废除了“丞相制”不好再恢复之,便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便有了现在的一个所谓内阁,不过这时的内阁只有顾问身份,起决定权的还是皇帝,不能等同与“丞相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的权利日益增大,到明中叶严嵩、徐阶、张居正执掌内阁时,地位已同宰相无二。当然,内阁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发挥着很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其不足之处是有。明宣宗时的各种改革得到有效贯彻,内阁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出现并重用了一大批贤臣如前面提到的三杨还有于谦、夏原吉、蹇义等,总体上讲政治清明,内部外部都没有出现过大的乱子、也没有出现过令后世咋舌的党争。 蟋蟀天子——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是个皇帝不假,但同样也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在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中,喜欢斗蟋蟀,最为民间所知。于是他下旨向江南索取上品,动辄每只数十金。甚至因此闹出了人命,话说某地一个小官购得一上佳“蟋蟀大王”,正要献上,无奈中途出了变故,那“蟋蟀大王”死了,小官畏惧,竟携妻“畏罪自杀”。朱瞻基这个爱好在常人来讲无伤大雅,可他不一样,他是大明王朝的一国之君,他的身份天然具有放大作用,放大着他的一举一动,古话说得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违反祖制,明太祖朱元璋时,曾有不许内侍识字,以防其干政的定制。明成祖朱棣时也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弊病,都遵循着这一定制,并严密地监视着宦官的活动。但在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设置“内书堂”。使宦官接受到了正规的书本教育,并亲自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之,后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等职,以使他们能够充当皇帝的“左右手”处理文件和作为与朝廷官员联系的“传声筒”,但同时也为以后宦官干政埋下了“祸根”。虽然对宦官的正规教育以前明初的时候也存在过,但成为“成例”却是在宣宗朝,这种做法于后世来看贻害甚大。故而明宣宗朱瞻基对于后世“内臣”(宦官)势力的坐大、乱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元1435年1月31日(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意外死亡,终年38岁。至此,为期大概仅十一年的“仁宣之治”告一段落。综观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虽然有功有过,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仍不失为一个“有道的守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