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有没有高低之分?《惊雷》是在“糟蹋”华语乐坛吗?
我记得,上一次喊麦火到全民讨论的程度,还是因为当年的“喊麦一哥”MC天佑突然消失——没过几天,就以吸毒的反面教材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
如果你还没听过《惊雷》,不如来试一下被洗脑。
事情的起因,源于前几天杨坤直播的时候,有个粉丝让杨坤来一首《惊雷》。杨坤听完直接就懵了,说了几句话:
“惊雷这歌,我那天听了一下,我听到这首歌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雷啊!
“这儿(指着脑袋)没事儿吧?
“一声惊雷把我劈醒了,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雷啊!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太难听知道吧,神马东西?!”
被diss之后,《惊雷》原作者MC六道制作了几条视频出来回应:
这首歌大家都在唱不同的版本,难道这些人的脑袋瓜子都出了问题?
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大家都喜欢《惊雷》,说明大家都在里面感受到了快乐。
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总结一句话,就是我比你红我有理。
畸形的文化、商业的操作、流量的驱使……华语乐坛被糟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借着《惊雷》的爆火,我们正好把这件事好好聊聊。
毕竟,若说“糟蹋”华语乐坛,何止是一首《惊雷》?
喊麦到底算不算音乐?
要想判断《惊雷》到底算不算音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喊麦”。
喊麦从舞厅、小酒吧诞生,通过利索的嘴皮子、漂亮的断句功夫,带着雷霆般的气势,再配上劲爆的音乐,不断挑逗着人们的肾上腺素。
从什么时候喊麦成为一种流行?
最早是MC天佑以喊麦的形式演绎的《一人我饮酒醉》,一夜之间红遍网络。
喊麦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就是跟着“动次打次”的音乐节奏,把自己的想法用麦克风喊出来。只要你普通话流利,口齿清晰,能带动气氛,配上设备,人人都能来一段。
而喊麦的核心只在于一种江湖气势,承载这种气势的是歌词。
有网友分享一分钟学会喊麦的方法——首先要熟练运用四个字“我,他,这,那”,选一首古诗,举个例子:
锄禾,我日当午!汗滴,这禾下土!
谁知,那盘中餐!粒粒,他皆辛苦!
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无师自通一项技能?
虽有搞笑的成分,但不得不提的是,喊麦好像的确如此。
我们来看看《惊雷》的歌词,就是一些来自修真小说的词,生硬地堆砌在一起。
有知乎网友神评:这歌词,给我几个包子、馒头、生煎包,我也能来一段。
音乐的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始终有一个门槛,就音乐的三要素(旋律、节奏与和声)而言,杨坤说《惊雷》不是音乐好像没有错。
那《惊雷》为什么能火呢?
有热度并不代表它就是音乐,就拿现在很火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来说,也有热度,也带给了大家快乐,那这能算是音乐吗?
其实现在很多流行的BGM和曲子,很多人都是建立在其沙雕鬼畜可玩梗的基础之上,顺手拿来娱乐一下,也未必把它们当作正儿八经的音乐来看。
为什么火起来的土味文化中,
喊麦被diss得最惨?
2018年,土味文化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存在。
土味文化最初被主流文化关注,还是因为短视频。这种内容形式,让从一线城市白领到十八线小镇的青年,都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工地小哥开始表演搬砖,农村大妈开始直播干农活。
喊麦文化也成为了土味文化大军中的一员。
但纵观所有火起来的土味文化,为什么只有《惊雷》这类的喊麦文化被diss得最惨?它和其他爆火的土味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1、土味不等于低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被全网封禁的MC天佑,曾在某直播平台中的一段喊麦视频中赞扬冰毒,歌词里都是些低俗的词汇。
一时的猎奇能博眼球,但真正能持续爆火的土味文化绝对不是靠着低俗。
例如,火到国外的手工耿,在YouTube上的视频动辄有百万级别的播放量。
靠的是什么呢?
“100多项铁艺发明,没有一件有用”的土味作品。
但凡是看到手工耿作品的人,想到的不是“土”,反倒会冒出“工匠精神”一词。
因为他的作品包括创意,堪称绝活,一般人真的做不出来。
他的土味文化,是褪去了粗粝和庸俗,土中带着点酷。
2、土味不等于抄袭
前面提到的《惊雷》,刚火就陷入了抄袭丑闻。
抄袭似乎成了喊麦的共性,从网上“借用”一段十秒左右的背景音乐,重复个20多遍,一首土嗨喊麦就此诞生了。
但真正能持久火下去的土味文化,也必定不是靠着抄袭。
比如,堪称可以秒杀维密的中国乡村男孩——陆仙人,他把乡村过道当作国际T台,穿着自制“礼服”,气定神闲地迈出了吉娘娘的步伐。
网友纷纷围观惊呼:毫不夸张地说,他把乡村时尚做到了极致。
这些“土味文化”博主,虽然土,但个个都是民间高手,虽然平凡,但都记录了生命的不平凡。
而喊麦文化,很多是靠着低俗、抄袭,辣眼睛博眼球的,很难不被diss。
为了流量,
没有什么是娱乐圈不敢做的
喊麦会出现,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居然会火。
但如果在过去几年,你对娱乐圈稍有了解,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们处于一个流量时代,一切向流量看齐。只要有流量,就一定有利可图。
为了流量,没有什么是娱乐圈不敢做的,哪怕明知自己做的东西质量差,也会持续不断地喂给用户。
关于这点,大家感受最深的,应该不是音乐圈,而是电影圈。
几年前,电影圈有种旱涝保收,甚至能大举收割韭菜的模式:IP+流量明星。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是这种模式的开山鼻祖。两年时间,4部《小时代》接连上映,而且质量极其稳定——每一部的评分都不到5分。但是,有流量加持的《小时代》系列,还是以17亿的票房成为中国最挣钱的系列电影之一。
2016年,当时的顶级流量鹿晗主演的《盗墓笔记》上映。这部片,最后也狂揽10亿票房,拿下2016暑期档冠军。
2017年,《战狼2》火爆全国时,吴京还在采访时说过,有投资人要求他在片子里加入一个流量小生。吴京的号召力和电影质量,在有些人看来,还是没有流量看起来可靠。
吴京表示,他宁愿不要投资。
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战狼2》大杀四方,把同期的流量电影完爆成渣——电影圈的流量,出现了第一次标志性的失灵。
去年夏天,据称耗时6年、投资高达3.6亿的“科幻巨制”《上海堡垒》上映,票房惨败。投资者赔到了姥姥家,也终于让他们看清了所谓的6000万粉丝,究竟有多大水分。
最重要的是,电影圈学到了一课:流量不是万能的。
时至今日,电影圈对流量的迷信,基本已经被市场无情地打破。
然而,音乐圈的流量迷信,还没有被打破。
在音乐圈,依旧流量至上。
郑钧在一个访谈节目上曾感慨:“我们原来最早的时候,排行榜,这个歌是谁唱的,其实都不知道。但这歌,好听啊,它就会火。现在是因为,周围的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很火,是因为这个人很火,然后他们就认为这个歌也应该火。但是我一听,这就是shi啊。”
换言之,一首歌会火,不在于它是好是坏,而在于它是否自带流量——这是完全的本末倒置。
前段时间,周杰伦的《东风破》入选Billboard“影响世界1000首歌曲”,这让我想起一个有点悲哀的事实:都2020年了,华语乐坛影响力最大的,居然还是周杰伦。
那可是2000年就出道的歌手。
经典流传多年,流量转瞬即逝,但所有人还是在向流量看齐,甚至不惜一次次刷新下限。
最可怜的,还是中国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