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1日开始,30名国际音乐家在墨西哥城参加了音乐家常驻、跨界融合创作、外景录制、日常演出、大型音乐会、艺术作品出版保存、音乐家亲子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历时50天& amp# 039;2018年即墨古城国际民歌季& amp# 039;打算做。
在古雅厚重的即墨古城,即墨民谣节已走过两年时光。今年它将不再循“两天演出、一场热闹、你演我看”的简单音乐节模式,而是将时长拉至50天,希望把古城浸在音乐里,变成具有音乐向心力的地方。
进入即墨古城,沿东、西门里大街,在庄重的学宫内,县衙广场和鸭绿池戏台上,名家对话、音乐人工坊、周末户外音乐会、零距离互动演出各自进行;转角处,或能看见参演的民谣音乐人马条、桂雨濛、晓月老板正在拍摄音乐MV。
启动仪式 摄影:金正辉
4月21日,在即墨古城学宫举办的“民谣与城市性格”名家对话开启了民谣季,参与者包括《新周刊》杂志创办者孙冕,著名词曲作家、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付林,资深媒体人陈朝华,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樊国宾,香港著名词人刘卓辉,百度音乐CEO王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秘书长王炬,乐评人黑楠,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和台湾资深音乐人陈彼得。
即墨古城戏台上,中国民谣和法式浪漫吉普赛爵士乐开启序幕,民谣音乐人马条、赵美丽、桂雨濛、晓月老板、牛牛(刘莉旻)和Mademoiselle Quartet(大小姐乐队)带来民谣季的首场演出。
和演出同步进行的还有一支由何明圣导演带领的拍摄团队。他们将在古城用三天时间为《民谣在路上,即墨不寂寞》拍一支实景MV。
马条 摄影:姜兆荣
在一个地标打造持续而有影响力的文化事件是墨古城国际民谣季策划人、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真正想做的事。在大半年的实地考察与多方调研中,如何完成一个充满生活趣味、培养音乐审美、与青岛人息息相关的诚恳的音乐活动一直是破题的关键。
首先从音乐开始,来自十余个不同国家的海外艺术家、20组本土民谣艺术家、10位国内知名音乐专家,将带来11场周末音乐会,14场工坊活动和26场街区互动音乐演出。
哈萨克斯坦的Turan乐队、印度的西塔琴大师Niladri Kumar、俄罗斯的DAO Music等上合组织国家的音乐家,和来自波兰、乌克兰、法国、加拿大等地的Dagadana、DuOud、Ember Swift等将陆续来到即墨古城,让古城或许是首次听到如此多的异域之音。
演出之外,他们还将在户外街区作街头演出。“民谣在路上音乐人工坊”中,报名参与的国内民谣音乐人将能与国外音乐人一起排练过招。在“民谣在路上”“即墨古城”“即墨古城国际民谣季”官方微信公号后台报名,通过筛选即可加入。
民谣季同时也宣告“即墨古城新乐府音乐家驻留计划”的启动。通过驻留计划,让全世界的优秀音乐人有机会深入即墨古城生活和创造,通过驻留期间的作品和音乐这种通用语言,向全世界传播古城风貌。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日常渗透的举措,和三至五年的持续努力,我们有信心把古城打造成一个在民谣音乐人心目中具有充分向心力的地标。”
卢中强
除了政府的支持,长久的计划还需要有一个能够持续发力的核心。卢中强决定引入十三月文化的两个较为成熟的品牌——“民谣在路上”和 “新乐府”,提供持久创作动力。
始于2010年的“民谣在路上”在近8年的时间里巡演脚步遍及50余城市,各类演出活动近500场。近两年来,在线上,以微信、微博、播客等全媒体矩阵联动社群运营,举办了瓜洲音乐节、江汉民谣节等大型户外民谣音乐节,发掘了陈鸿宇、晓月老板、苏紫旭等民谣新生代。随着“民谣在路上”在抖音和快手的入驻,已养成近500万全平台垂直粉丝,在2018年彻底实现了媒体化的转身。
“新乐府”是十三月文化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和当代音乐的新尝试。2015年5月开始,它推出昆曲、评弹、散乐、粤剧、民乐即兴实验等多个跨界作品,三年发行近30张作品,完成近百场巡演。虽不是张张作品都出色,但创造的空间令中国传统音乐的新探索成为可能,也为音乐人们提供了跨界合作的平台。
演出现场 摄影:姜兆荣
艺术也需要时间发酵。“新乐府”落脚即墨古城,音乐人们将有充足的时间在这里撞击出火花。国际民谣季期间,“新乐府”将带领中外音乐家,完成一带一路中外音乐家合作计划的一张专辑的录制。法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创新融合乌德琴演奏组合Duoud将会来到即墨古城,以即墨古城的非遗项目戏曲柳腔和盲人大鼓书取材,在街头实景录音。
此前几年,新乐府一带一路中外音乐家合作计划已经完成了中国打击乐+马头琴与比利时模拟电子音乐家Lynn Cassiers、古筝+阿根廷音乐家Simja Dujov、琵琶+以色列放克电音Shtuby等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