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P;quot先施者群,禅宗者遗孀。
”“广交朋友,博览群书,诚信待人,宽厚处世。”
“你们买衣服几百几千,你都不嫌贵,一本书十几块,你们还觉得贵吗?”
......
最近上海的一位“博学流浪汉”火了,他叫沈巍。
衣衫褴褛,须发板结,一副标准“流浪汉”的模样,可他随身携带的除了捡废品的包之外,还有书,大量的书。
他读《战国策》《左转》《了凡四训》《聊斋》《诗经》......
他畅谈古今,企业治理,各地掌故,思维清晰,思维层次甚至比许多“正常人”都还要深刻。
他拒绝路人的资金帮助,他说:我不是乞丐
没错,他确实不是。根据他的自述,我们能还原他的前半生:
他是上海本地人,从小和外婆生活,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历史,可是父亲对此却深恶痛绝。
为了能买有关历史的书籍,他从小就会捡垃圾去卖,然后买书偷偷的藏在衣服里带回家,不被父亲看到。
读大学时,他想选择的是中文系或者国际政治研究,可是他的父亲却逼着他选择了审计专业。毕业后,他也顺利进入了上海某区的审计局,可他很遗憾。
“这辈子,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遗憾。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和文化挂钩,而不是数字。”
审计局工作为什么最后沦为“流浪汉”?其实这和他从小就“喜欢捡垃圾”有关。
小时候为了读书,他就一直在捡垃圾,那时,他经常被同学们笑话,但是他很纳闷:为什么讨饭的没付出劳动大家都同情他,而他付出了劳动,却会被讥笑?
刚进单位的第一天,他发现了垃圾桶里扔了许多纸,有报纸有只印了一面的纸。他觉得这是浪费就捡了起来。就在他捡了几年之后,有人投诉他在单位捡垃圾,大家觉得他“脑子不正常”,就让他长休病假回家待岗了。
也因为这个,他和家人闹翻了,一个人在外租房,可还是因为爱捡垃圾被邻居投诉,再次被赶了出去。就这样从2002年开始,他开始流落街头。
直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捡垃圾到底有什么错?
尤其是纸,很多纸都可以继续用,他捡回来的纸,他都会在上写写画画不能再利用后才会转手卖掉。
在他看来,想要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源头治理,但在一个提倡垃圾分类的社会,为什么从小捡垃圾分类垃圾的他,反被嘲笑?
虽然他流落街头了,可是他真的不缺钱。
这26年来,他的原单位一直在给他发工资,每月2000多元(合理合法)。他的卡里还有父亲的遗产,拆迁时他还分到了十多万。而他孤身一人,自己有手,即使没有也不需要任何金钱物质帮助。
现在他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两件事:捡垃圾和读书
捡完垃圾后分类,分类完了之后就去附近地铁站里看书,看不懂的地方就用之前在网上买的500元二手手机连着附近商家WiFi查资料。他喜欢画画,就下载很多名画照片......
他说他崇拜甘地,他愿意主动过苦行僧的生活,因为他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
而对于突如其来的成名,他是慌乱的,坦言:我不想红,喜欢宁静的生活。
是啊,他的成名来的太快,也成为了许多“正常人”“体面人”拿来炒作的道具。现在的上海一堆人到处搜寻,为了能“抓住沈巍”。一堆网红冲过去找他拍照拍视频,只为增多点击率。
他被团团围绕在中间,却感慨:
“这不能改变我的命运,我一辈子没想过成名,人要实至名归,做到了自然就出名了。”
“读书人一辈子有个理想,最好的像诸葛亮一样,出将入相。如果做不到,就学杜甫,忧国忧民。”
流浪先生沈巍让我想到的是多年前的韦思浩。
杭州图书馆里,经常会出现一位拾荒老人,他卸下身上捡来的废品放到一边,洗干净自己的手坐下来看书,从报纸杂志看到了文献、名著,即使视力不佳也不停歇,他说: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我们老了,大脑要萎缩了,要不断的充电,不断得到精神支撑。”
后来他在拾荒时发生车祸不幸离世之后大家才知道,他不是一位单纯的拾荒者,他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现在的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
而他住的是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至今是毛坯房,除了一张木板床没有任何家具。他每个月还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三个女儿。
按理来说,独居的老人这些钱款已经够他吃喝不愁了啊!可是为什么执意的选择拾荒呢?
原来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省吃俭用,却将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了。
他的遗物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却每一件都让人潸然泪下:
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捐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的证书、受助孩子的来信。十几年前就签署的遗体捐赠志愿表,将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全部捐献。
他们其实可以过得很好,可以有一个安静祥和幸福的晚年,但是他们选择的却是另一条路。
放弃自己的物质生活,来帮助更多的人,他的精神是富有的。
在流浪大师火了之后,我刷到了一段视频,视频里的人是他的同学。在被围观者要求“你们同学帮帮他”时,这位中年男子回答:“不是我们帮帮他,是他帮帮我们。”
“你们觉得他可怜,其实他更可怜你们!你看我们,每天都在苦恼,为没钱苦恼,为穿的差苦恼,为换大房子豪车苦恼,其实到底谁更可怜?”
后来想想可能真的是这样。
到底是沈巍可怜,还是那些拿着手机在大街上追着他拍照拍视频只为了蹭热度发视频的人可怜?
到底是沈巍可怜,还是那些不惜用一切代价也要成名发财的人可怜?
你看,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会去借由“外物”来判定一个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车子、房子、钱、衣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
可其实怎么能单凭一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来判断这个人呢?
那些穿西装打领带住豪宅出入高档餐厅的人,真的全都是好人、善人、有格调的人吗?而那些在温饱线上徘徊的,又全都是毫无思想境界,俗不可耐的可怜人吗?
未必吧?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有些人喜欢钱财外漏,享受着别人崇拜的目光;
有些人不在意吃穿住行,他们关注点在其他或许更有价值的地方;
有些人将自己赚来的99%的钱都用来购买自己喜欢但别人无法理解的东西
他们都没有错,更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个人选择、追求不同而已。
如果单凭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生活模式就去断定这个人有钱/穷、是否有价值,是否优秀,是不是就显得太片面?
不要轻易的单凭外表去给不了解的别人下定义,不要抱着一种怜悯的心态去评断别人的人生。
因为你看到的只是别人展现出来的样子,因为你不知道,有些人的内心有多富足。
救救沈巍,不如救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