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感,指婚姻上的忧郁。”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小说集《彷徨》与《呐喊》相比,增加了许多寂寞、忧郁的色彩,给人一种没有出路的彷徨感。
电影《伤逝》中有一场戏,子君和涓生看了《玩偶之家》之后,议论“娜拉走后怎样”。这场戏原作没有,电影改编者把鲁迅对这个社会问题的思考加到涓生身上。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这篇演讲稿后来收入鲁迅的杂文集《坟》。鲁迅在演讲中对“娜拉走后怎样”这一命题发出议论:“娜拉走后怎样?……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鲁迅在讲演中提出经济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这篇演讲稿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收入《彷徨》集中的描写知识分子形象的《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三篇小说,都突出表现了五四运动以后的一代知识分子“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境遇。
鲁迅发出“娜拉走后怎样”的议论,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两年后,鲁迅写出小说《伤逝》。子君和涓生代表着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子君大无畏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勇敢地挣脱家庭的束缚,涓生“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两人同居,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但后来生活拮据,涓生消沉,子君去世,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记”的形式,写下涓生在悲哀和悔恨中怀念子君,追忆逝去的东西。鲁迅通过涓生和子君这对知识分子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是理解《伤逝》的一把钥匙。
涓生的形象为何被拔高?
电影《伤逝》确实把涓生这个人物拔高了,没有充分表现主人公消极的、没有出路的彷徨感。电影结尾,会馆院内,涓生泪眼枯竭地凝神,内心独白:“我活着,我要向新的生活跨出第一步。子君……世上本没有路,但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导演水华引用鲁迅小说《故乡》里的这句话作为影片的结束,表现涓生的觉醒,表现主人公的探索者精神。虽然鲁迅原作贯穿着上下求索的思想,但其实《伤逝》最核心的东西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电影没有充分表现出涓生不知道路在哪里的彷徨过程,拔高了人物。
水华在电影中把涓生拔高,是想借此强调知识分子的探索精神。水华拍摄《伤逝》的年代,文艺界出现各种思潮,“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和电影艺术的发展中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水华当年对“伤痕文学”的美学思考,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水华为何要将涓生的探索放置在《伤逝》的中心:“我们是有许多失误、错误,造成一些人心理上的伤痕。但原因是什么?——社会原因、阶级原因、历史原因。怎样能深入地、真实地反映,站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这个问题?比较全面地、有深度地从文艺作品中反映这一历史,现在还很欠缺。从‘伤痕’的角度比较多,伤痕还是个浅层次的。……我们对这段历史要有真实、深刻的认识。我希望文学上有个宏观视角的反映,是文学的,以个别反映一般。”
夏衍看了电影《伤逝》的全部样片后,建议增加一场戏,描写涓生和子君同居后有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小说原作也是写了这一内容的,只不过是一笔带过:“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的,也是最为忙碌的时光。”“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我学会了煮饭,就在这时候。”如果夏衍的建议在剧本阶段就提出来,分镜头时给涓生和子君同居后的幸福生活方面较多的篇幅,就有助于更加强烈地烘托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增强人们对于主人公命运的同情。遗憾的是,夏衍的意见提出时,全部样片已经完成,即使补戏也难以改变影片沉闷的调子。
电影《伤逝》是水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尽管创作上的拘谨,使它的艺术成就没有超越夏衍改编的《祝福》,也没有达到《林家铺子》的高度,但仍不失为一部精品佳作。1982年,《伤逝》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获奖)、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获奖)五项提名。
(原标题:不一样的“祝福”与“伤逝”)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庆华
流程编辑 :L02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