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记者陈静)500年前,孩子们怎么能读图画文章?15世纪中国启蒙教材怎么样?本月10日,《消亡的故事:扫盲教科书的传说》第五届教育视频展开幕,现场展出了《新编对相四言》册。
展览以中国首次出现的道文对比蒙学教科书—— 《新编对相四言》的发现为线索,追踪了蒙学教科书的出现和发展。据悉,《新编对相四言》比17世纪出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尼斯写的《世界图解》至少早200年。
现场展示的全部《新编对相四言》无笔者的名字和出版年代,张志公、上位、唐晓云等众多学者对出版进行了考证。上海书店出版社副总裁唐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多领域领先于世界。展览生动地表达了这本书和书背后的故事,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智慧,树立了文化自信。
据悉,目前藏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新编对相四言》是1436年的剧本,2015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副本。唐晓云早在500多年前就指出,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编写领先世界的识字教材,包含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图文对比的形式,让儿童吸收文化,符合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新编对相四言》等拿手书,以教材、平民子女的日常实用为目的,消除空泛的说教,反映生动的生活色彩,将识字、知识、职业生活融为一体,在传授与农工商相关的实用技艺的过程中,经过数百年历史的变迁,内置于生活中,实现了独特的教育方式。据悉,对于相关的杂记教材,后世教科书中普遍应用插图方式,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绘画素养的教育方式一直延续到现代教育。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秦时代,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儿童识字用蒙古教材,分为南北朝、隋唐、识字教材两种。现在众所周知的《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新出对相蒙古杂字》另一条路主要流传于民间,汇集了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必要词汇,是按类组织编制的非正式解读本,宋朝以来广泛流行,统称为“抓住”。
在展厅,记者看到了清嘉庆年间京都老二乳糖出版、为更好地与蒙古商人交流而写的图文对比、满汉东文的文盲教材《绘图中西日用杂字》。1912年广汽书局出版的《农村日用杂字》涵盖天文学、地理、花鸟鱼虫、生活百科,特别是后面的英语部分,用汉字标记音标发音。这种“横滨”口述的英语学习方式也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教育证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农村扫盲教育,中国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编写了各种拿手书。例如,1957年新安贞执笔的《新编绘图庄农杂字》、1983年周开始执笔的《新编对相四言》等,接近工农生活,适合农村文化教育和生产事业。
此次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郑刚教授表示,010-30000的文章和形象所反映的物质文化不仅仅是“看到的”,而是“回顾”我们今天的解读者。因为相对词、相对杂者代表的“事物”和背后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意义和功能。“这些成为了我们历史的记忆、情感和生活意义的负荷,刻下了时代和地区的痕迹,散发出迷人的历史气息。”
据悉,展览通过围绕主题的实物、形象、视频、游戏、主题沙龙等,立体地展示和发掘了丰富的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及其发展过程。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