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可耻但有用》剧照。
有什么事比面试被拒更让应届毕业生崩溃?
精心制作简历,想努力春招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了喜欢的工作,啪,没有了。(哈姆雷特)。
互联网产业普遍在“收缩”。根据前程无忧的数据,业界内的新职位量从去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第四位。
往年热闹的“金三银公司”招聘季一眼看去将是虚幻的样子。
互联网扩大的这几年也是就业市场学历门槛越来越高的几年。
无数年轻人涌向考研、读研的道路,期待以学历获得含金量更高的社会入场券。
直到最后从焦急的论文、毕业事务中脱身,才发现——
找工作比以前更难了,这个研究生白读了吗?
01
"为了进入大厂进行研究,最终更难找到工作。"
互联网大厂成为新生心中的香饽饽,大概是三四年前开始的。
当时整个行业正从野蛮的增长走向稳定,一夜暴富的创业者的故事很少,闪闪发光的“大厂职员”的故事更多。
高福利,高收入,工作体面,前景好。
最大的门槛是学历——“某大厂人均985、211学生也很难进入”
今年即将毕业某985高校硕士的夏天,当初选择研究生院是“进入大厂”。
她的本科读了新闻传播,但“学校是‘末流211’,新闻专业也不是强项学科。”
求职季结束后,得到三个“中公长”和创业公司offer的夏霞决定继续学业。
没想到两年后会面临更困难的求职情况。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普遍缩小,流入市场的工作岗位正在大幅减少。
据深渊报道,很多公司倾向于通过实习、内推等方式补充人员,而不是在招聘平台上寻找求职者。
学生中也经常传出“大厂的一条业务线秋招仍在广泛传播,现在名额都锁着”的消息。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的行业普遍获得较高的工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求职者。
另一方面,互联网大厂的人力增长需求放缓,甚至趋于停滞。
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求职者面临着非常奇怪的局面——
本以为上研究生是“投资自己”,但发现了跑不了学历通胀的速度。
求职软件包括三年前和同学一起读研究生,我成功进入名校,他落榜后进入创业公司。
“最后,他被公司大工厂收购,变身小主管,我现在连简历都放不进去。”
如果说“工作和深造更好”,这是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面临的话题。
那么这个答案对夏沙们来说可能有点残忍。
他们要面对的事实是,——在学校多呆了几年后,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期。
一家互联网运营曾在网上分享过自己的工资变化,17年毕业后,工资从7千涨到了3万3。
根据他的自传,自己不过是“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文科生”。
s-cn-i-qvj2lq49k0/6868ad098c9e4ad6a6925c1c4a773096?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6" width="640" height="616"/>当然也有人尝到了学历的甜头。
比如前两年大厂里“新员工薪资倒挂老员工”的现象,还引起了不少工作不如读研的吐槽。
但有资格“倒挂”别人的,依旧是金字塔尖上的名校生。
准确地说,是名校本科生。
围城外的人很难意识到,如今名校生手中的敲门砖并非只是简历上那行字。
还包括他们从大一就开始的,频繁接触大厂的机会。
不少互联网公司为了提前锁定培养人才,会跟高校合作各种项目;
给被选中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去大厂实际运营和体验的机会,还能接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培训。
但这些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只对本科生开放。
而夏夏虽然拥有了985的硕士学历,并不意味着她有了其他附加的一切光环。
于是她感觉自己找工作就像是回到了原点,一边是跟本科生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的学历;
另一边,是在整个行业都在飞快往前赶的几年里,自己却上了一辆慢车。
02
两头不讨好
在网上有关“读研白费”的小组、帖子中溜达一圈之后,你会发现文科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找工作有着更强烈的焦虑感。
再精确的话,主要集中社会学、新闻传播、经管、广告等人文社科类领域。
《逃避可耻但有用》中最不悬浮的情节:文科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做家政。
我们曾经发起过一个“考上研究生后有没有后悔”的征集,就有不少类似专业的读者真情实感地留言;
他们的求职目标大多是互联网公司里的运营、产品等岗位,也就是所谓的“非技术岗”。
近两年新闻传播被称为“考研最卷的专业”之一,甚至很多理工本科生都会跨界来考。
这很难说没有受到互联网行业的热潮所影响。
《创业时代》剧照。
本科读化学的崔睿,考研时看得全是传媒相关专业,一门心思要“跑路”;
“临时转学计算机太困难了,考新传是有机会进互联网行业的最简单路径。”
但门槛低,也就意味着容易被取代。
行业向上时大家都能跟着分杯羹,直到现在,“能力含金量”开始被摆在了台面上。
根据拉勾网发布的《2022年互联网行业春招薪酬报告》,互联网行业人才战略正在从规模优先变为质量优先。
换句话说,以前把高学历人才招进来再说,现在还得好用。
而非技术岗看似行业壁垒低到“人人能做”,但另一面是知识更新换代快、需要在实践中提高。
这天然就跟硕士课程的“研究”属性是错位的。
在大厂负责某个广告创意团队的一凡,坦言自己面试过的相关专业应届硕士生,能力都不是很理想。
“对网络传播规律和大众舆论的看法,都停留在至少5年前的水平。”
而如今从事内容创作工作的卓卓,也觉得传播学硕士的背景没有给她带来太大的工作优势:
“习惯了花大半年去研究某个课题,刚入职那年反而要花大量的精力,去适应这种读者兴趣一天一个样的节奏。”
这是每个从学校走向职场的年轻人,必须经历的阵痛。
但在“35岁危机”始终悬在头顶的互联网行业,文科硕士生们似乎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有人将自己的简历发到求职平台,咨询“如何才能拿到大厂offer”;
评论区一片大实话:“你没有实习经历,年龄上也不占优势,现在想进大厂很难了。”
于是在各种读研抱团取暖的帖子里,“实习”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很多人从研一就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实习路,“提前跟社会接轨,追回这些注定失去的时间”。
但作为招人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大厂实习要耗费的精力,往往不亚于一份正式工作。
网上有应届生分享攻略——“需要在毕业的前一年初就开始准备当年的暑期实习,被录用后考察期半年,还要通过严格的答辩。”
本科生的毕业事宜相对轻松,而且大多数学校都会给他们留出一学期的时间专门用来实习。
但对于一边忙论文一边忙实习的研究生们来说,堪称是一脑门官司。
崔睿为了能去北京一家心仪的大厂实习,甚至跟导师打起了“游击”——
因为学校所在的城市离北京至少4、5小时的车程,她只能经常以生病、心理状况不好等理由缺席课题讨论。
其实站在导师的立场上,要求学生心系课题、顺利毕业,并不算过分。
崔睿的导师曾经在她第二次需要推荐信的时候,很严肃地说:“我是你研究课题的老师,不是给你签实习文件的老师。”
但当就业压力实实在在压到身上时,崔睿很难说服自己“安心做个好学生”。
“如果真像他希望的那样去做,我大概一份工作也找不到。”
03
当“考试”不再是唯一标准
也不是所有文科研究生都这么纠结。
小修去年靠春招进入一家规模中等的电商公司,至今还觉得自己读研的选择简直再明智不过。
他本科来自一所二本院校,“如果没考上这个985的研究生,连大厂外包的审核岗都不一定会要我”。
面对那些年纪比自己小,但来自名校的同事乃至上级,小修也能淡然处之。
三年前曾有年轻人毕业两个多月后辞职考研,因为同事们都是硕士、博士,他一个本科生在单位里只能干“最底层的工作”。
但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还是纠结。
在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试图靠考研暂时躲回避风港。
就像夏夏早就知道自己对搞学术不感兴趣,读研对她来说,不过是找个好工作的必经之路——
无论这个好工作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下一个不知在哪儿的风口。
他们曾经是考研大军重点“成功者”,是冲过了独木桥的人,如今却面对更加猛烈的疾风。
于是愈发不能理解:“我也付出了努力的啊,怎么最后这么倒霉?”
突然消失的风口,还没等迈进一条腿就关闭的大门,看似是因为运气不好。
但当年轻人选择用暂时的逃避,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时,代价早已默默写好。
一件非常看似矛盾的事情是,尽管如今不少人都在抱怨自己读研是“浪费时间”;
但当初选择考研的理由,大多都有一条“为了提升职业天花板”。
前20年的努力都以考试为导向,于是相信通往成功的、更稳妥的路,是再面对一场考试。
如今发现世界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运作的。
让学历“通货膨胀”的并非只有互联网,任何有足够吸引力的行业,都会想要集纳那些更优秀、更顶尖的年轻人。
但当风渐渐弱下了的时候,高学历也无法制止下坠的趋势。
我们很难责怪他们。
无论是逃避的胆怯,还是对未来的误判,对于刚刚踩上社会门槛的这群人来说都是人之常情。
好的人生,原本就不应该只能由一场场完美无缺的考试组成。
那些因为第一学历不好,简历被丢到垃圾桶的年轻人;那些在读研和实习之间疲于奔命的年轻人,都被困在同一个地方。
那是张任务表,上面详细写着人生每个阶段要完成的考试。
入场资格会变,知识点会变,考试开始的时间也会变。
但相同的是每错过一个就会被落下更远。于是所有人都死死盯着这个任务表,拼命挤在“正常轨道”上。
或许有一天,年轻人面前的轨道能不再只有一条。
遇见岔路时,他们大可以换条路走,想保持在原来的路上也没问题。
但也可能不会,铁轨只是从一个风口转向另一个风口。
然后载着一茬一茬年轻人,迷迷糊糊地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