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智英大师(图片来源网络)
释放第二次相生陆妙文
芽第二次拔新的话,一叶在量书一叶重生,粒度也有台阶。
实相难解,须循次第方才易行。行者如果能在欲界中善巧修习六妙门,得第六妙门净心成就,便能生发三乘无漏智慧,诸禅三昧更不在话下。这种说法与前文有些出入,为什么呢?例如,数妙门有二种:修数和证数。一、修数妙门。行者调和气息,令气息不滞涩不滑利,内心安详,从一到十,徐徐数之,以数息摄持心念,不令心神驰骋散乱,便是修数。二、证数妙门。行者从一数到十,任运无为,心以出入息为所缘安住其上,觉察出入息微末虚无,心相逐渐细微,于是觉得数息过于粗糙,心不再能与之相应,不愿再数。此时,行者应当放弃数妙门转为随妙门。
随妙门也有二种:修随和证随。一、修随妙门。舍弃数妙门后,收敛心念依随气息的出入,心以出入息为所缘安住其上,清晰地了知气息往来,心无散乱。这便是修随妙门。二、证随妙门。心识变得细微,宁静不乱,觉察到气息长长短短遍身出入,心和出入息自然相依。当心识意念恬然凝静时,感到随妙门过于粗糙,于是又对随妙门心生厌舍,就好象人在极度疲乏时,惟愿一枕清眠,万事皆休。此时,行者应当舍弃随妙门转为止妙门。
止妙门也有二种:修止和证止。一、修止妙门。熄灭诸种攀缘思虑,不再着意于数和随,心识凝静归寂,即为修止妙门。二、证止妙门。觉察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以定法摄持心,心自然不动。行者此时应如是作意:“虽说眼下这一定境无为寂静、安隐快乐,但缺乏智慧,不能破除生死。”接着作意:“此定境仍然属于因缘法,乃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和合假有,虚诳不实,从前没发觉也就罢了,如今照了,应当舍弃。”如此观察以后,不再执着于止妙门,进而生起观照的分别心。
观妙门也有二种:修观和证观。一、修观妙门。行者在定心中,以慧分别心,观察细微的出入息如同空中的风,观察皮肉筋骨等身体的三十六种器官,如同芭蕉树般中空不实。心识生灭去来,刹那不住,其间并不存在一个真实坚固的自我,所谓属于“我”的心识和感受皆无自性。既然觉察到了人无我,这世间的一切纷扰爱憎也就失去了所依,此为修观。
二、证观妙门。行者修观妙门时,觉察到呼吸出入于全身毛孔,心眼开张,明朗彻见身体三十六种不净物和窍穴,内外污秽,刹那变异,心中不由悲喜交织,获得四念处[1],破除四颠倒[2]。这便是证观妙门。当观相生发后,心缘观境,观智一一破折各种贪执,然而观法中心念流动,并非真实之道。此时,行者应当舍弃观妙门转为还妙门。
还妙门有二种:修还和证还。一、修还妙门。知道了观由心生,如果跟从之前那种以观破除的状态,则不能够回归心源,因此应该反观这颗能观之心源自何处,是由观心(能观之心对心境的观察)产生的还是由非观心(不观察的心)产生的呢?如果它是从观心中产生的,说明本来已经存在观境(心念)然后才有了能观之心,因必然在果前已经存在,但实际上前面的数随止等三法中都没有观和观境;如果能观之心是由非观心中产生的,那又要问了,非观心是在心念灭了以后产生的呢?还是在心念未灭时产生的呢?如果是在心念不灭的时候产生的,那观心和非观心还有什么区别呢?二者就是一回事了。如果是在心念灭后产生的,灭了的事物已然凋谢,不可能再产生观等任何其他新事物了。如果说非观心是心念亦灭亦不灭或非灭非不灭时产生的则更不可能,因为这两种情况本身就不存在。由此可以了知所谓的能观之心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真实产生,从未产生的事物便从未存在过,不存在即是空,根本没有能观之心去观心这回事。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皆归于寂灭,这是返本还源的关键。此为修还妙门。
二、证还妙门。得证还相的人,心慧开发,无须用功,智慧自然能够破除障碍与垢染,返归心源,此即证还妙门。行者都知道必须离开境智回归无境智,可是如果不远离观境,必将受到有无二边的系缚。此时,修行者应当舍弃还妙门转为净妙门。
净妙门有二种:修净和证净。一、修净妙门。当知色蕴本自清净,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是如此。止息一切妄想垢染、止息一切分别垢染、止息对自我的执取,即为修习净妙门。简要言之,如果心能如其本然,复归本来清净,即是修净,同时没有能所分割,也没有净与不净的分别念,便是修习净妙门。二、证净妙门。修习净妙门时,心与智慧豁然相应,自然开发出无量方便。心的造作、攀援和思虑一并消亡,与三昧相应,无所依傍,即为证净妙门。证净妙门又分为二种:一、相似证。通过五方便[3]法门开发相似的无漏道智慧。二、真实证。从苦法忍[4]到九无碍道[5]产生真实的无漏智慧。尽除三界垢染,即为证净妙门。
还有一些对应的说法,比如,观众生本性空,称为观;观有实法本性空,称为还;观诸法本性平等故空,称为净。另外,与空三昧相应,称为观;与无相三昧相应,称为还;与无作三昧相应,称为净。一切外观,称为观;一切内观,称为还;一切非内非外观,称为净。故而曾有一位叫做先尼的梵志说过:“不是内观能得此智慧,不是外观能得此智慧,不是内外观能得此智慧,也不是无观能得此智慧。”
图:智者大师灵骨石棺 (现展示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注释:(省略)
本段原文:
次释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者。
次第相生。入道之阶梯也。若于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净心成就。即发三乘无漏。况复具足诸禅三昧。此即与前有异。所以者何。如数有二种。一者修数。二者证数。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
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惠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着止。起观分别。
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惠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证观者。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折。觉念流动。非真实道。
尔时应当舍观修还。还亦有二。一者修还二者证还。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
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证还相者。心惠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
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惠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
证净有二。一者相似证。五方便相似无漏道惠发。二者真实证。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真无漏惠发也。三界垢尽。故名证净。复次观众生空故名为观。观实法空故名为还。观平等空故名为净。复次空三昧相应故名为观。无相三昧相应故名为还。无作三昧相应故名为净。复次一切外观名为观。一切内观名为还。一切非内非外观名为净。故先尼梵志言。非内观故。得是智惠。非外观故。得是智惠。非内外观故。得是智惠。亦不无观故。得是智惠也。
图:(五代)佚名《秋林群鹿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