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甄嬛传》中有皇后养的猫松子闻起来香,发声,扑向富察贵人,导致贵人流产的情节。
有人会问,香味真有那么危险么?英国学者多尔比写了一本关于香料历史的书,名字就叫《危险的味道》。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直在世界畅销书榜排名前十。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幻神秘又惊悚可怕的香水故事:香水狂人格雷诺耶出生在十八世纪巴黎的一个臭鱼摊子,他天生对气味有着超凡的辨别能力。为了提取少女的体香制作香水,他杀害了二十五个妙龄女子。然而,当这个被民众恨之入骨的杀人犯被押到广场处以死刑时,他把自己制作的香水洒在风里,神奇的香味竟然使人产生幻觉,所有在场的人都认为他是天使,就连受害少女的父亲也跪着亲吻他,结果他在人们的迷乱狂欢中扬长而去。不了解法国历史文化的人,也许觉得作者太富想象力。但如果你去考察欧洲的中世纪历史,就会发现小说的很多情节都来自现实。
《香水》书影
法国是公认的香水之国,世界上绝大多数著名的香水都出自法国。风流时髦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酷爱香水,甚至号召他的大臣每天洒不同的香水,以至整个宫廷都香气四溢。拿破仑痴迷香水,当他被放逐到小岛上时,还自制了薄荷香水。不过,法国人对香水的痴迷却非关风月,而是因为那时法国的很多城市都充满了臭味。在19世纪中叶奥斯曼设计出巴黎著名的城市下水道以前,法国各大城市的下水道设施相对落后。街道的明沟里塞满了垃圾、牡蛎壳和动物尸体,清晨的人们甚至把夜壶里的秽物也倒向窗外的街道。法国学者科尔班写了一部书叫做《致命的气体与花的芳香——气味的历史》,把法国的历史说成是无法形容的臭气史,把巴黎视为欧洲各种污秽的都会。正是在如此臭气熏天的环境引发了人们对于香水的疯狂追捧。就如小说中写道的,当时最好的香水是格拉斯出产的。这个原本以皮革为业的小镇,后来成了香花之都,环绕格拉斯有几十家香水工厂,几乎所有巴黎出售的香水都源于此。
电影《香水》剧照
当香水狂人格雷诺耶洒上神奇的香水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神奇的气味使人们都以为他是天使,连主教大人也高声叫着“哈里路亚”向他膜拜。不了解基督教文化的人可能觉得这个情节很荒谬,然而,香味在基督教文化里确实有着无比神圣的意味。《圣经·雅歌》里,不长的经文中提到香料没药和香花百合各有八处。其中赞美所罗门的爱人之美,都用的是各种香料——“你满身都是最稀有的香料:甘松和蕃红花,菖蒲和肉桂,以及所有散发着芳香的树木:没药树和芦荟,以及所有最淡雅的芳香”。在中世纪基督徒的想象中,香料来自天堂,天堂充满芳香。当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神奇的香味时,人们毫无疑问会认为他是上帝的使者。
欧洲的人们不仅痴迷香水,对食物中的香料也趋之若鹜。香料被上流社会广泛地用于肉食的烹制、沙司的制作、香料酒的酿制等等。在中世纪的宴会上,丁香、肉桂、胡椒等香料被狂热地使用,不仅因为那时的饮食普遍倾向重口味,更因为香料来自遥远的东方,是神秘、优雅和奢华的象征。宴会用香料越多,表明主人的社会地位越高。1476年,巴伐利亚乔治公爵与波兰公主雅德维加结婚,宴会上一共使用了胡椒、番红花、肉桂、丁香、肉豆蔻等香料上千磅。在一粒胡椒几乎同一枚金币等值的时代,在宴会上夸张地使用香料成了炫富的方式之一。
因为阿拉伯人长期垄断了香料的买卖,所以麦哲伦、哥伦布等旅行家进行的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地理大探索,就是要为欧洲人找到梦寐以求的香料和黄金。十七世纪时,到达东南亚搜寻肉豆蔻的英国帆船中,所起的船名不是“丁香”便是“胡椒子”。在被香味诱惑的探险之旅中,达·伽马亲帅20艘武装战船开赴印度,在贩卖香料的港口进行了血腥的杀戮和抢劫。
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各国为香料展开了血腥野蛮的竞争。葡萄牙用欺骗和杀戮控制了科伦坡和马六甲。英国人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盛产丁香和肉豆蔻的腾岛。该岛后来又被荷兰人夺走,荷兰人对岛上的原住民采取了残忍的种族灭绝政策。法国探险家普瓦夫尔试图突破荷兰人对香料岛的控制,开始尝试引种丁香和肉豆蔻,由此拉开了香料引种的序幕。不过,香料的引种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带来暴利,相反的是,随着香料引种的日益广泛,香料的稀缺价值和神圣意义反而变得暗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