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林/游记
班戈町(dpal-mgon-mtsho),藏语意思是“胸湖”。
位于西藏那曲班戈县驻地西北,分布在冈底斯山北麓色林措—伦坡拉新生代断陷盆地内。亦称“傍格湖”、“硼砂湖”。湖盆沿北东—南西向排列着三个盐湖(即卤水湖、干盐湖和半干涸盐湖),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班戈县的县名,即源于这个湖的湖名。第一个湖是卤水湖,水深0.3米~1米,面积13.6 平方公里,海拔4525米。第二个湖是干盐湖,局部有芒硝和硼酸盐(主要是硼砂)出露,面积70.13 平方公里,海拔4522米;第三个湖是半干涸盐湖,东部是湖水,西部是芒硝沉积,面积56.27 平方公里,海拔4520米。
班戈湖距色林措湖10公里,据专家推断,班戈湖乃晚更新世以后随气候变化,湖水枯缩而从色林措大湖中分离出来的。湖水的PH值为8.5~8.7,矿化度68.5克/升~169.3克/升,化学类型属碳酸盐型,主要盐类沉积物为芒硝和硼砂。因硼砂矿藏量丰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被大规模开采过。
班戈措的硼砂资源,远在公元六世纪就被开采利用。直到公元1563年才由西藏传到欧洲,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硼砂的著名产地。班戈措系咸水湖,产细鳞鱼和无鳞鱼。
湖东岸和北岸为平沙地与灰绿色粘土沉积组成的干湖滩,生长有低矮、稀疏的紫花针茅为主的高寒草原植被,适宜放养耐干寒、粗放的牦牛及藏系绵羊。湖畔常有藏野驴、藏羚羊、岩羊、狐狸等觅食嬉戏。
⊙提示:班戈湖群沼泽湿地,是国家级重要湿地。分布在县境北部的东恰措、徐果措等湖群区,呈零星分布状态。海拔4600米~4700米,面积111600公顷,属藏北蒿草为主的沼泽类型。湖群区由于强烈蒸发,湖水盐份浓缩,含盐量增加,一些湖泊演变成盐湖,如东恰措、徐果措、兹格塘措等,有些为咸水湖,如巴木措、蓬措等。湖群区的河流进入盆地后,因地势低平,流速骤减,水流漫散或排水不畅,加之潜水溢出带的影响,在近山麓和沿河岸带多形成沼泽湿地。
∥敬请关注@读走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