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玩手机,他说,这样怎么能不影响孩子。湘妹也憋屈,他们吵了一架,皇氏又回山里了。
山里没有人事的纷扰。他过惯了一个人和山的生活。每天三餐都是白粥,潮汕人爱喝粥已是闻名天下了。每餐必吃潮州乡下腌制的萝卜条,吃起很脆的。偶尔也买些小海鱼回来,改善一下自己过于极简的山间生活。
他没觉得这粥这萝卜有什么不好,他很喜欢眼下的日子。这种柴米油盐的小生活,他过一百年也过不够。他知足,已经没了在城里那份战战兢兢的日子,尤其见到冯后,他的日子就灰溜溜的,人也灰溜溜的。
还是山里好。自己和山和水和鸟对话。心很美。他耽心这样日子会很短。他一直怕外面的湘妹和小儿子的事露馅了,那样麻烦就大了。
一想到这些,心即使在山里,也会心惊肉跳的。
烦到了心,他的山间幸福也如挂了彩似的,痛了一阵又一阵。
他的清梦,常常不是被树梢上的鸟吵醒,而是让湘妹搅了他一帘美梦。本来乡间很幸福,屋前屋后荡着福气。
其实,一个人的福气从来都不是用来被证明的,永远都是被感知的。如皇氏的粥和萝卜,其实就是他自己感知到的幸福。
如果人事中没有湘妹,那么粥和萝卜依然会填满他的幸福。幸福总会让人觉得很短。一个微妙的意外,就会一下子让幸福陷进魔法一一伤心伤情就尾随而来。
中国人很容易得到幸福的,因为我们的民族很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林语堂不认识皇氏,也不知他的粥与萝卜会给他带来幸福的故事,也不知什么时候隐形刺客会刺穿他的湘妹,也不知他的幸福会被谁偷走?
林语堂有个情景观察,也明证了中国人懂得知足才幸福的道理一一
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满足,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有这种快乐知足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渗透的结果。
A.北京的黄包车夫,总是欢快饶舌的,一路上总是谈笑风声地逗乐。尽管已汗流浃背,苦中也得找找乐。还有四川的拉船逆急流而上的纤夫,他们每天所能挣到的钱,除了吃两顿简单却还满意的饭菜之外,便所剩无几。根据中国"知足常乐"的精神,无忧无虑地吃一顿简餐已是莫大荣幸了。也如皇氏那田园生活里的粥与萝卜咸菜。中国有学者云: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有福莫享尽,享福享清福。
现代贪官赖小民,贪了数亿银子,置房百间,情妇百余,最后只能享牢饭了。就是因悖逆了“享清福"、"知足"的古训。
中国人只要戒贪!随手拈来的都是幸福。
B.中国人很善知足的。只要求那些可以带来幸福的东西,如果无法得到,他们也不会死气白赖地去争取。
如果他没有一个可供玩乐的花园,他便希望有间坐落在山里的僻静小屋,屋前有条小溪,至上而下潺潺流水。如果没有(如皇氏般的那样山间生活)那个运气,只能呆在城里,他也不难过,因为无论如何他还可以在笼中养上一只鸟,栽种几盆花,还可以赏月,月亮总是会出来的。这样的生活足了。足了也就幸福了。
郑板桥也有如此足矣的说法一一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有此生活,幸福矣!
其实,幸福就如一个傻傻的帝企鹅,他能感知到的幸福,就是能在零下50度的气候下,能给孩子一一小帝企鹅一个暖暖的36度窝!
足矣,福矣。
幸福永远是我们收藏的一份私信。
幸福虽短但也不要过了头,谨防"隐形刺客”闪烁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