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iz=31825&index=2" width="640" height="398"/>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2年知乎全面开放到2016年,知乎进入一个自然的口碑增长周期,也就是自然扩列周期。问题越提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产生很多我们所说的斜杠青年,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职业领域,同时也有自己业余的兴趣爱好,而兴趣爱好有可能成为他的创作主力。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7年开始,知乎开始在整个产品体系里引入推荐算法,知乎就不再是单纯的社交关注逻辑了,之后推荐流逐渐出现。2018年知乎热榜上线,开始把一些热点主动推到更多的用户面前。再加上2018年世界杯,知乎开始进行主动投放,用户增速不再是最开始人传人为主的模式,开始寻求增长手段,知乎的用户人群规模也开始出现更大体量的跨越。
潘乱:知乎有这么多斜杠青年,但还是围绕问答机制创作内容,而不是以创作者为主体去推动成长,知乎是否对于内容的关注大过对人的关注?要解决吗?那要怎么解决呢?
张宁:还是要解决。但不意味着就要把知乎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知乎在公域层面是非常强的,就像汉洋的文章里说的:知乎几乎是中文互联网公域深度讨论最后的阵地。知乎作为一个公共讨论空间,一直坚持开放的社区精神,给所有人提问和回答的权利。
过程中,知乎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人。当创作者到达一定等级之后,希望能够被更多地关注,更多地讨论互动。这个需求也是目前内容产品和平台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但我并不觉得关注人和关注内容是冲突的,也不觉得一定要把知乎变成一个私域很强的平台,因为今天微信已经把私域的事情做得非常好了。
庄明浩:随着人群的泛化、话题的泛化,从原来没有算法到有算法,从原来只有一个纯的时间流到推荐流、想法流,乃至视频流,知乎整个体系的丰满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取舍。回头来看,很难说它对还是错,它也走到了今天的状态。从一个创作者角度来讲。过去三四年时间里很多创作者选择离开,原因在于,这么多所谓流的增加跟公域私域的拉扯以及算法加持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感觉非常非常强烈。回头去看,微博等过去坚持以时间流为主导的产品其实都在经历类似的事情。本质来讲,这件事情是没有对错,只是说作为创作者本身你要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
汉洋:我觉得知乎的内容生态变化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更泛化。五年前来到知乎你会看到很多很专业、很垂直的问题,但是今天你可以同时看到一个物理问题,一个婆媳关系问题,它明显更泛化了,很多问题你在几年前想象不到这会出现在知乎热榜上的问题,也想象不到你的朋友们会回答这样的问题。很多网站在泛化之后用户人群会变得越来越散,什么观点的人都有。但是知乎非常有意思的是,它的内容虽然泛化,但是持某一个观点的人反而更加集中了,导致极端化程度明显,非常容易对喷。你会觉得话题虽然更广了,但是人跟人之间的界限更明显了,导致人和人更对立了,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用知乎的原因。当然可能还有大的互联网舆论趋势的原因。
第二个方向,创作者的分散。据我观察,知乎上的创作者有几大类,第一类是专业人士,知乎只是他图一乐的工具,发论文的间隙,会在知乎上写点东西,论文发出去之后他自然就走了;第二类属于创作比较活跃,但知乎满足不了他的创作欲望,从而流向B站,微博。这类创作者可能被抢走的一个原因是,其他平台可以帮助他完成文字转视频的过程,比如小约翰可汗、半佛仙人;第三类比较传统,回到微信,走之前会把自己的粉丝尽可能导流到微信上。当然也还有在知乎持续写作的人,但你会明显感觉这些人在知乎的写作相比五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专业内容变少了,情绪类内容变多了。
“知识、经验和见解”能否并存,如何兼顾?
潘乱:知乎的slogan是: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这三种内容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事情,做好其中任何一样都已经很难了。
庄明浩:知乎在第一个阶段的很多基础核心问题上解决了知识这件事情。所以知乎在某一段时间做了一个功能,把一些分类的类目做了二次类目的划分、排列、整理,把这个品类的元问题列出来,并且把答案告诉大家。最近几年更多是偏见解和经验的积累,知乎变成了一个公共讨论区间的时候,很多核心大家关注的事情是差不多的,这类问题很难有所谓的知识。除了知乎,在任何其他平台,我们真的非常难能找到对一件事情有深度认知理解的人去共同展开探讨。所有的其他平台基本就是鸡同鸭讲,唯独只有在知乎上能看到跟我经验类似的、业界内的、并且不同角度的探讨。反过来讲,别的地方可能也不需要这么深度的内容,不断堆量堆内容就好。
张宁:知乎产品形态下,或者说问答产品形态最本质的,是开放讨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不断在讨论,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原来那个封闭的状态。今天在这个问题下只有知乎才可以拿出行内人的专业答案,这是一个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是因为今天你足够开放,让所有人进来,在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机制下参与,让好的东西涌现。
论文的评审机构叫做学术委员会,知乎的内容竞争机制内部叫做TPR,依靠人的专业度加权投票筛选好内容。这个机制的底层是你一定要足够开放。在开放的同时一定会有情绪的输出,这类内容确实可能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赞同和拥护。这个时候知乎这套竞争机制本身是需要被修正的,今年我们想做的一些事情就包括,在有些问题上怎样去抑制情绪冲动。比如说,做出风险预警,提前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是高度争议性的,里面可能会有很多情绪,让用户有一个预期。
对于知识、经验、见解这三类内容,我们去年定了一个标准:获得感。早年知乎确实很崇尚专业,但是今天的知乎我们不可能用一个特别细化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内容,所以我们把获得感拆成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提供帮助,有实用价值。第二个维度是开阔眼界,我们以前有一个slogan叫发现更大的世界,也对应了开阔眼界。第三个维度是产生共鸣,因为知乎确实有很多内容是见解型或者经验型,不能完全从知识的专业角度去衡量它,但看完了也会觉得认同。
汉洋:在我看来,知乎一直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它的定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不明确的。比如像刚才潘乱提的知乎、经验和见解其实是三个不同的事情应该放到一个地方吗?当一个用户真的想去回答或者说去看古希腊历史的时候,究竟想看的是什么?是想看一个答主说古希腊的历史都是伪的,中国历史才是最长的?还是想看一个答主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把这事讲明白,还是情绪化的喷子观点?这三种内容放到一起在我看来是很迷惑的,但是知乎的机制决定它没有办法分特别细。
延伸下来的另外一点就是获得感的概念。获得感关键在于获得什么?我可以对任何东西有获得感,买了瓶水,看了本小说,学到一个知识,都是获得,但我也可以获得一肚子气。当知乎在说自己有获得感的时候,它从来没有表明自己究竟想获得什么,知识、经验和见解都很好,但是它们三个是不一样的东西,获得起来也是不同的。我看朋友也说知乎高赞抖机灵。我在一个严肃问题下面看到一个抖机灵的回答笑了五分钟,这是获得感吗?还是我真正把这个问题说得特别清楚,可能得到的赞比较少,但是有的人学到了东西,这个是获得感?我觉得获得感这个词有点虚,知乎需要把它定义得更明确一些,就像我们当年说一些知识付费软件贩卖知识焦虑,获得感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焦虑。
张宁:高赞抖机灵这个事情在专业问题下是不应该被接受的。
社区生态与推荐算法是否矛盾?
潘乱:知乎还有编辑团队对专业内容守着一条金线,赞同权重也很高,但这两年知乎明显在向算法推荐方向演进,导致两相矛盾和拧巴。
庄明浩:知乎确实在强化高创作等级用户的行为权重,以及赞同的显示流,调整过程中也经历了社区内很大程度的讨论和争执。本质来讲是权重、算法、编辑以及权重更高的决策方的责任和权限的问题。这关乎平台方想要什么。知乎至少给了你选择。作为老用户,我感觉在推荐页停留的时间在变长。
汉洋:推荐算法肯定需要时间,知乎上得本来就比别人晚。知乎的推荐算法的确存在问题的,但是可以被修复的,我相信知乎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推荐算法对于知乎的意义。它对今日头条、抖音意味着全部,那对于知乎呢?在我看来知乎的推荐算法呈现非常混乱,我不知道知乎的社区究竟应该让我获得什么东西。
张宁:今天要理清一个概念,内容平台和内容社区是不一样的。UGC社区内容来源来自于原生创作者,创作者之间互相激励,这是社区的本质。今日头条内容来源主要是PGC。知乎再怎么用算法,推荐的绝大部分内容还是社区原生内容,知乎永远不可能变成今日头条。可能知乎热榜上有一类问题对你来说有些模糊,但回答的角度非常清晰,才是社区原生内容,这不是单纯的算法分发可以替代的。
知乎的视频化路径
潘乱:汉洋认为知乎是整个中文互联网最好的长图文目的地。但尴尬的是,相较于视频来说,不管是图文创作者还是消费者都在萎缩。我相信今天摆在知乎面前的第一关,就是通过视频化获得增长,视频化如果迈不过去,很难再向下去兼容更大的用户群。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又会有问题,像汉洋的那些创作者原生的核心创作者觉得知乎的图文和视频现在在互相抢流量,我不知道你们内部是否有一个统一对齐的策略,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宁:从中长期战略角度,我们非常坚定地认为视频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方式。在短期执行阶段,怎么完成状态演变需要一个路径和节奏。特别是去年,用户的负面反馈很多,我自己一度也觉得这个节奏没有找对,用户在知乎上看到的这些视频很多不是社区原生出来的。你说的抢流量这件事情,我不认为是视频和图文在抢流量。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拒绝视频,只要这个视频在合适的场景出现,其实大家都是能接受的。因为每天你不上知乎,也会去很多地方看视频。知乎上所谓的流量争夺更多是在说外来的视频,本来不属于这个社区的视频和这个社区的原生视频之间在抢流量。当你把外来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强度分发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内容之争,是创作者之间的争夺,原生创作者会不平衡。他会觉得好像这个平台突然间策略变了,好像家花不如野花香。
汉洋:知乎的视频内容呈现不够清晰,回答、想法、视频流。在知乎发视频我需要想很久,应该把它发到哪儿。
张宁:先发视频流,再发回答,再发想法,视频呈现有不同的流。这可能又回到一开始生态和公司域的问题。知乎回答是公域讨论逻辑,但想法等等偏向私域的讨论空间同样有存在必要。用户可以选择在国家会议中心开一个行业大会,也可以选择去会场里的咖啡馆单独聊一下,我们希望知乎的讨论场更丰富更有层次,所以不去帮助用户做减法,让大家自由选择。
汉洋:知乎对于视频创作者的问题在于他没有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没有一个明确的路径或者梯子。假设我今天把所有的视频全搬到知乎上来,能得到什么呢?谁在看我的视频?我不知道。创作者不光需要钱,我们需要一些其他的激励,需要让我的东西被看见。知乎的图文创作者上升通道很明确,但视频创作者没有。
张宁:知乎内部经常会讲一个梗,知乎团队就像知乎社区的物业,物业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预先定义好。知乎一直以来的运营逻辑是尽量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场所,让内容涌现出来,社区会长出的东西有些预想得到,有些预想不到,但总有一些是社区共同认可。知识、经验、见解,都没关系,我们会给社区共同认可的东西加更多权重和流量,让它长得更快。
大家说知乎图文做得好,但这件事情并不是我们预先定义的。同样视频也不应该预先定义,让子弹飞一会儿,让它长一长。知乎现在的视频状态是因为前段时间确实尝试去定义,比如说下沉、娱乐化,最后平台并不接受,用户并不喜欢。
业务需要做减法嘛
汉洋:知乎有很多产品直播、专栏、想法,给我的感觉是产品的想法很好,但是启动之后就没有声了,为什么?需不需要做减法?
张宁:需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不可否认,最开始做一件事情确实应该有一些更明确的判断。市场不断在产生新的机会,但是首要的要有自己的决断,用户想要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又不能太复杂,所以不能什么都做。
庄明浩:知乎11年了,历史上积累的东西特别多,在把握主线脉络的前提下,如果能做减法没准是个好事情。游戏是有生命周期的,社区是不是也应该有生命周期,是不是要做按照生命周期调整变化,进行减负?就像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开始减肥一样。
潘乱:就像视频号,最开始可能也不是很多人看好,最近大家又觉得找到发展方向,比如做音乐会,还是得立一点标杆出来的,或者告诉大家这条路是OK的。
汉洋:知乎这么多年,大家觉得是不是快完了,但是最后还是解决问题挺过来了。也许很多问题你们解决了,我们在外面看不见。但很多问题并不是此刻才有的,到了阈值之后才爆发,变成问题了。
潘乱:我没有一天觉得知乎这个产品可能会挂掉,每天有那么多人使用搜索,目的地都在知乎,单单这件事就足以支撑知乎活下去。但知乎要面临增长过程中的社区调性、创作者增长和商业化之间的矛盾。
汉洋:在今日头条做悟空问答之前,知乎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里面成长起来最顺的公司之一了,好像没有遇到过大风大浪。是不是反而导致知乎缺乏考验,在面对大的波折时缺乏战斗力?
张宁:在我就职知乎的四年,外面看似乎风平浪静,其实我们内部还是存在很多挑战的。
商业化的平衡
张宁:当社区越变越大,应该遵循一些一致原则,相当于把社会惯例引入到社区。社区里面应该有商业,但商业以什么形态出现比较重要。如果今天很明确地跟用户讲,这个地方就是生意,用户反应会小一点。相反用户反应就会大一点,因为不符合对方的预期,也就违反了社会惯例。知乎在商业化过程中,尤其注意这一点,需要很多平衡,非常小心谨慎。
潘乱:商业化需要把商家接入到社区里面,这是属于知乎版图的一部分一块,是知乎一定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一定要解好。不然的话,大家只关心它飞的姿势是否优美,不知道它饿着肚子。这个问题不解决,也注定飞不远。要求现在的知乎回到最初300万DAU的状态,不要做任何增长和商业化的事,怎么可能?我认为在看待知乎商业化的事情上,不要带有精英主义的傲慢。
张宁:知乎的商业化在慢慢把商家引进来,把街边商铺引进来,也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让商家来提问,或者让商家来回答,确实有品牌和商家在知乎完成了相当不错的投放效果。我们把这套模式用一句话概括:“一个问题一条街,一个回答一家店”。有些问题直接构建了一个生活场景,下面的回答在商业化之前也推荐商品,在这个基础上的商业化就非常自然。
张宁:知乎的商业化还有一大来源是会员业务,经济学上的捆绑销售,让不同偏好的人都能利益最大化,这是社区很重要很典型的商业模式。现在用户对知乎的批评比较集中在会员内容中的故事和小说,认为不应该是知乎去做的事情。我们内部也有很多次讨论。目前的解决办法是:第一,开发更多的付费内容品类,比如论文库的引入和检索功能,非虚构类内容、类型文学、严肃文学内容的引入,思考怎么更好地带动整个内容产业不断往前走。第二,故事和小说也是知乎社区基于用户结构生长出来的内容,而且增长非常快速。从我们的角度,会尽可能地去完善这类内容的供应,让它的质量更好,更个性化地提供,而不是让所有用户都去看这类东西。
潘乱:知乎这个社区今天做商业化一个很大的底气和差异是:有这么多高素质的创作者跟你站在一起。肯定不是卖广告的效率会比别人强。
张宁:肯定是人,肯定还是回到创作者上。
潘乱:在业务上做减法,在商业上则做加法。一方面从答主走向真的创作者,围绕人而非内容来展开业务逻辑。另一方面把商家作为社区一分子引入进来,让商业更好融入到社区生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