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我校商学院2017届毕业生周旭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邮件。
他报考的是北京大学软件和微电子学院。
研究考试总分423分,初试成绩第一。经过激烈的复试,他的总评价仍然排在考生第一位,最终能够进入北京大学软件和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服务专业。
朱旭大成绩优秀,专业排名第三,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鼓励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第27届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二等奖,最近被评为2017届优秀毕业生。
没有万能的工作,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方法
朱旭说,考研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选择题”——,正确选择高考大学,正确选择高考专业。
“研究生考试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东西,方法很重要。”他认为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勤奋,而是方法,他的复习方法是——面向目标的学习。
朱旭认为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万能“日常”。很多人努力复习,但最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方法似乎成了问题。不同的人在复习阶段有不同的薄弱环节。这是在备考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反省自己,根据实际选择,“盲目受苦是最坏的事情”。
“每天都很辛苦,很累的话反而是最没有效率的。我本人没有非常具体的计划表和学习计划。”朱旭的复习方法是不断制定“小目标”,比如“暑假前要完成数学”、“11月前专业课要完成第一轮复习”。
每天具体执行的时候,他都会不断思考“应该完善哪些地方”“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向和学习量。
去年6月,考试准备复习正式开始。朱旭因为数学基础比较好,所以决定从数学开始。所以朱旭在2016年整个夏天都在学校看书。到9月为止,他基本上完成了数学准备复习。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每天花一个多小时解决问题,巩固数学学科的复习成果,花很大时间复习其他科目。
在事前复习中,对朱旭来说最头疼的是英语。他说自己的英语比较弱。“现在英语考试基本以阅读为主,但我看不懂文章。”
朱旭为了补充英语这个短板,大量擦拭了真题。在他看来,模拟题的模拟度和逻辑思维并不比真题高,他只看真题。
近十年来,英语考试真题反复读了20多次后,朱旭的英语成绩上升了,一开始看不到最后的英语成绩77分,朱旭补上了英语这个短板。
朱旭的研究生考试政治得了78分的高分。背政治真是件痛苦的事。“准备考试的时候,他背了肖英政治学院预测4卷的所有模拟题。最后,作为政治科目中50分选择题,朱旭得了47分。
“我们专业课的考试方法其实也是文科思维方式。问题的一半是论述问题和答案。”朱旭高中学是理科,他习惯用理科思维解决文科问题。文科的大问题要展开叙述。朱旭着重总结其中的逻辑。
朱旭除了学习答案的方法外,平时还上北京大学的课。朱旭认为,北京大学是一个自主命题,所以经常上北京大学的课有助于改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应试方法。
到了备考后期,周围的学生不断增加题量,从数学上投入更大的经验,朱旭开始研究参考书的答题方法。“我认为不能局限于教科书。我觉得应该看看以前的人总结的东西。”直到最后一个月,“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但我认为方法更重要。”
7天啃完《宏观经济学》后,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
提到专业复习,其中有不少曲折。
去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软件和微电子学院突然更换了专业考试科目,将往年的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基础两门科目改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当时离申请研究生入学还有半个月,离考试还有70多天。这个消息对很多考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身边的一些研究者有的直接传达给别人,有的人有放弃的想法。“你怎么能这样玩?70多天怎么能啃下一本书?”
朱旭一开始也感到绝望。但是他冷静地想了想,经济学不是说“风险溢价”吗?风险越大,就意味着可能有巨大的回报。要想获得收益,必须承担获得收益的风险。“这不就是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铁规则吗?”
朱旭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其他复习资料,专攻《宏观经济学》。整个星期,朱旭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心里有一点底气。
虽然没有掌握一切,但书中的大致道理朱旭已经清楚了。在接下来的60多天里,他反复阅读这本书。过了三次,朱旭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我觉得问题不大。"
喜欢去国发院听课的张伟英是偶像,对经济学的关注是努力的原动力。
11月初,考试前的焦虑笼罩着所有考研的学生。朱旭也不例外。
数学是自己的强项。接连做了几套卷子,分数徘徊在110、120之间,让朱旭无法接受。
“好像考试不及格,总是想不起来。我要找工作。”
迷茫的时候,朱旭会和家人打电话,聊天是一个小时,也会和其他同学聊天。考研的道路是孤独的。忧郁的时候,朱旭喜欢出去散步。走路安抚负面情绪。
中清源步行去了人民大会。"步行回来。到人大绕人大一圈,再走过来,两个小时
。”这样的经历朱旭体验过两三回,“如果是轻度烦躁,就去北理工转一圈,特别迷茫的时候就走远点,到人大。”
“每个考研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好在朱旭有自己的兴趣支撑——非常喜欢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兴趣也是他一直钻研和坚持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对经济学的兴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考完研之后,朱旭依然经常往北大跑。“上周六刚刚去听完《数字金融》讲座,请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所长。”
其实,朱旭这个爱往北大跑的习惯,其实从大一就开始了。
大一的时候,法学院的一个同学和朱旭提起北大有个课非常好,建议朱旭去听一下。于是,朱旭第一次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发院)结缘。也是那次旁听,他第一次见到了任教国发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
从那以后,朱旭隔三差五往国发院跑。大二的时候,国发院只要有讲座,他就去听。大三的时候变成了系统性地往北大跑——每周二、四、六准时去国发院听课。
“周二是张维迎老师的《博弈与社会》。周四、周六是国发院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晚上6:30—9:30。”这些,朱旭记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张维迎教授的课,让朱旭十分着迷。他将张维迎视为自己的“偶像”。即使有时候晚归赶不上回校的车,他也要去北大听课。
在北大国发院听课的经历给了朱旭非常大的启发,也让他第一次产生无比惊喜的感觉。“那么多喜欢经济学的人,聚在一起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宏大命题。”
“国发院是一个伟大的地方,打开了我的视野。我突然感觉到我将来就要干这个。”因为找到了兴趣所在,激发了朱旭日后在考研的路上不断地坚持。
“有想法就去努力。最糟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朱旭说,自己以后想去投行工作,而国发院是他永远的梦。“等将来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想去国发院读个博士。”他说。
图文来源:中青新闻网
采写:任圣琪
学生编辑:刘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