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国家兴。在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节目已经成为辅助教育的重要工具。最近在北京卫视以优质口碑收到的《老师请回答》是完美融合了电视艺术特性和教育功能的优质节目。
《老师请回答》 slogan倡导的理念——说:“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让父母成为更好的家长,让老师成为更好的老师。”节目不仅让家长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还因为对推进教育的奉献而受到网民们的称赞:“功德无量。”
探索电视教育功能的节目并不少见,但能得到网民高度评价的节目很少,如《老师请回答》。怎么样才能让侧重家庭教育的公开课既有知识,又不失看点,从中获得力量?《老师请回答》在模式、内容和想法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收集权威名词,切入实际问题
模式创新的现实价值
教师、家长、学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但事实上,纵观当前的教育计划,没有给予三个平等的空间,也没有探讨教育问题,《老师请回答》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一期都邀请无数普通家庭分享自己生活中面临的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例子,也是大多数家庭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与此同时,《老师请回答》计划邀请了私立教育集团、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八中、芳草地国际中学等学校的国内最高权威名人和明星家属,分享自己在教育难题上的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经验。
《老师请回答》让明星家庭和普通平民家庭一起倾听名师们的教育保全。世界冠军邓亚萍、电影明星陈建斌、林永健、蔡国庆、霍科、王炎、赵英,或者著名导演郭靖伟。
同期,《老师请回答》英勇地将国内最权威的一线名师称为“意见领袖”——私人教育集团校长王焕,北京市芳草国际学校元阳小学
以他们的教育经验为蓝图,节目影响了全国面临教育问题的许多家庭。北京卫视就是这样的“不追星”、“不跟风的方法”、“宝贵承担不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为了让真实地感受到平等的气氛,节目没有搭建华丽的舞台,反而选择了孩子们最熟悉、最亲切的校园,布置了装精神食粮的书架、提高活力感的球门、保证平等视线的桌椅。
过去,教育真人秀更喜欢通过具体情况和戏剧性的冲突来提出教育问题,《老师请回答》的过程简单明了,问题是真的,直接回答,事故冲突火花,教育问题的答案也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同时,
老师请回答》以公开课的方式呈现,其娓娓道来的形式以及参与人物所表现的社会经验和认知,从一定程度上对观众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比教育类真人秀的明星效应、萌娃效应要更切实际,更能使在场家长和观众达成认同感,进而思考、吸收节目中名师所提出的教育建议。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曾发布了《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资料显示,专家对13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因父母教育不当的高达91%,其中溺爱型的占48%,放任型的占34%,粗暴型的占13%。而中国人也常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由此可见,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引导者。《老师请回答》让家长和孩子诉说教育中的问题,名师来回答,在教育理念上着实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每一期节目都实现了“把脉教育”的创作内涵。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更是直达内心的关爱
作为大众传播方式的电视媒体,介入家庭教育必是时代所趋。然而,根据传播学当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节目唯有向家长提供针对性强、有借鉴意义甚至是可以直接模仿的科学教育方法,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无疑,《老师请回答》很好地契合了受众的诉求。首先,节目在参与者的选择上,覆盖了当代中国的典型与非典型家庭,如重男轻女、二孩、隔代亲家庭等。
其次,节目在家庭教育理念上注重疏导而不是批判,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关爱,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再次,节目将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如家长之间的教育理念分歧,以及孩子任性、顶撞、哭闹等典型行为直白展现在公众面前,国内最具权威的名师通过近距离观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学生进行互动,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帮助观众分析和理解家庭教育。
在《老师请回答》的十二期节目,每一期都切中了教育的症候问题,节目内容中遍布“实用家庭教育知识点”,方便家长有效地融会贯通。例如针对“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的普遍问题,北京十二中初中副校长殷国庆建议家长“做自己的情绪档案”,他提出让家长记录发火的情境,连续五次后反过来看看,总结共同点,做自己情绪的把控者。
史家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温程老师则提炼出“三不要原则”。第一,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唱红脸和唱白脸的人不同时出现;第二,千万不要毁坏孩子的物品;第三,不要去破坏自己既定已有的原则和规则。
针对“父母如何控制愤怒情绪”的课题,嘉宾谭江海也给出建议:“在生气之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比如:爸爸已经有点生气了,你再这样下去爸爸要发火了!”嘉宾王小骞提出:“建议家长不要拿情绪去说话,而是拿比喻,类似于一种游戏的方式跟孩子沟通。”
针对家长关心的“孩子是否在学校遭受校园暴力”的问题,《老师请回答》也给出了解答。芳草地教育集团副校长陈凤伟指出,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涣散,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会偷偷哭。甚至可能会生病,出现生理上的反应,拉肚子、呕吐。”那么家长就该提高警惕。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薏认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内向的孩子会哭,外向的孩子会发脾气,会暴躁”。
温程老师提醒家长:“有的会异常安静,不跟别人交流,也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容易委屈,电视上出现的相关情节会波动很大。”
《老师请回答》用硬核知识点对家长、孩子关心的成长难题一一进行解答,成效不菲。同时,节目更用生动的成长案例警醒无数家庭,让教育中的疑难杂症有得以“剖白”的舞台。
在近期节目中,观众得以聚焦10岁女孩晨晨的成长故事。晨晨一旦被爸爸管教,便吵闹不停,晨晨的爸爸认为这是妻子和姥姥太过于放纵孩子。而晨晨妈妈的观点却是,爸爸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急躁,缺少耐性,经常用手指敲桌子,并将女儿作业揉烂。晨晨姥姥曾被孩子“你想让我死啊”的狠话吓到,害怕孩子“走偏”。
晨晨一家的现状在现场引发热议,第一期节目中的嘉宾晴晴姥姥直言晨晨爸爸“急躁”,甚至直指其“重男轻女”。
对于这个事件中的问题,名师们首先提出要解决家长的情绪问题,如不要当着孩子面发生争吵,不要毁坏孩子的物品,也不要破坏孩子既定的原则。这些常被父母忽略的自身问题,在被专家正式提出时,才开始让家长对严重性有了警醒。而如建立情绪档案这种自我督查的方法,也是老师们给出的可行性方案。
晨晨无法专心学习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除了妈妈和姥姥过于宽松的教育方法需要扭转外,老师们更认为,要以“兴趣”进行引导,并辅以积极正向的鼓励,才是保持孩子注意力最科学的方法。
这一案例中,更有“家庭成员教育理念不合”的根本问题有待解决——姥姥全心付出却做法不科学。节目嘉宾曹颖则指出,健康的家庭关系当中,夫妻是“根基”,而祖辈则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而父母如果不想要祖辈过多插手教育,请牢记“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不要既想享受老人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又要求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完全放手。
从晨晨案例不难发现,《老师请回答》绝不是在制造焦虑,它通过一个个现实的案例,让当事人都有可以表达的权力。参与嘉宾和名师则多维度探讨其中凸显的问题,并各自分享经验。而这种经验的分享,也从孩子教育进阶到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等更密切的情感关系中,从“理”升华为“爱”。
平等互动+暖心立意
教育的目标是共同成长
有别于其他通过真人秀来传达教育理念的电视节目,《老师请回答》为教师、家长、孩子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感受每个教育阶段孩子的成长,更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思考自己教育方式的机会。正如每一个成长的孩子都会犯错一样,家长的教育也未必是完美的,而如何通过《老师请回答》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才是该节目想要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的硬核内容。
名师金句合集
面对同一个教育难题,节目展示过各类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冲突”,丈夫和妻子、姥姥和姑爷、孩子与爷爷……但最终他们在坦诚的交流中,表达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心声,也虚心听取了他人的科学建议。跳脱戏剧性情境冲突,《老师请回答》为家庭成员带来平等互动、相互理解的机会,实际应用效果更佳。
好的教育,一定是家长和孩子实现“陪伴成长”。《我的妈妈才8岁,请原谅她的不够好》一文曾刷爆朋友圈,文章直指家长在教育中的成长历程。当往日参与节目的8个家庭回到节目,分享了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前后对比后,家长的成长更加清晰明了。想有所改变,必然基于理解和自我改变的意愿,这些都是《老师请回答》所极力推动达成的。
此外,明星嘉宾的个人分享,也洋溢着满满的温情。在谈及家庭的规则意识时,王刚分享了自己从对棍棒教育的不理解,到感激父亲的严格教育的心路历程;而对于“低自尊人格”现象,邓亚萍也结合了自己儿时因身高问题被否定的经历给出建议,“一定要让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再开朗一点,再自信一点。”
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郎早就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继续”,由此可见,“教育”于孩子、家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受教育的一生,除了“理”来指导,也需要“情”来陪伴。
《老师请回答》作为一档成功且富有新意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节目,将有关家庭教育的代表性案例和科学观念通过电视荧屏传递给观众,为观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使观众能重塑家庭教育观。在消费狂欢和流量盛行的时代,节目能立足教育、观照社会,为教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优良范本。
课外班究竟该不该报?隔代教育中的溺爱如何避免?孩子犯错误不愿意承认怎么办?写作业不专心怎么解决?二胎家庭该如何进行教育升级?儿童情绪管理如何引导?区别于只讲情怀却难觅操作手段的教育类节目,《老师请回答》以“干货”教育知识致胜,通过一整季教育话题的探讨,为现代家庭教育“服务”。节目不仅重理,更重实际操作方式的传递,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