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和道家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
主要原因是司马迁在《史记》上花了《老子韩非列传》把他们联系起来。
韩非子的原作中有两篇文章,一篇为《解老》,一篇为《喻老》。
《解老》是直接解释《道德经》原文的意思。
《喻老》的“比喻”是比喻的比喻,用很多历史故事来说明《道德经》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正是这两篇文章,使韩非子的著作显得尤为重要,与《道德经》相关联。
如果对待一个思想体系,把它本身视为“道”,把它的应用作为“术”,我们可以这样说。
庄子掌握和发挥是道家思想“道”的一部分。
韩非子掌握和发挥的是道家思想的“术”部分,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更详细地看一下。
01韩非子的学术背景有点复杂
首先,我们要知道韩非子的学术背景比较复杂。他和里斯原来是儒家顺子的学生。
说起儒家的顺子,有点别扭。为什么?
顺子的年代比孟子晚了50年左右,所以他的思想在两点与孔子和孟子分开了。
第一点是“天空”的概念。
对孔子来说,他五十岁就知道天命,君子要敬畏天命。
对孟子来说,上天会给他们很大的任务,给他们某种使命。
但是顺子的时候,他写了《天论篇》篇,直接说天空是自然的,它只有一个客观规律,不能给任何任务或使命。这和孔孟完全不同。
第二点在于人性。
孔子和孟子对人性的看法相似。也就是说,只要你说出你想要的话和真实的话,你就有自愿行善的力量。
顺子认为人性邪恶,特别写了《性恶篇》篇反驳孟子的思想,公开指定孟子进行批评。
他认为人性只有本能的表现,没有教育,没有礼貌,没有法律,结果是邪恶的,所以顺子是性恶。
韩非子在顺子方面学习了儒家思想,知道人要入世,人要关心人,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合理的秩序和稳定的结构。
他还学到人性是邪恶的,必须受到某种教育、政治、特别是法律的制约,这是韩非子从儒家那边学来的。
另外,韩非子还学习了道家的思想。
因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总是要找到一个总体依据,所以他转移了道家思想。
02韩非子对道教的变革
韩非子在学习道家的同时,在两点改造了他的思想。
第一,“道德”概念的变化。
老子讲的是“道”和“德”,“道”是万物的源泉和归宿,本身具有超越性和记忆性。
记忆性出现在“德”字上面。“德”是万物从“道”中获得的各自本性。
韩非子故意无视“道”的超越性,掌握了记忆性。
因为他不能理解超越性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掌握了记忆性,即“德”,然后对“德”进行了改造,成为后面说的“利”,最终成为了“法”。
第二,“成人”概念的变化。
韩非子和道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成人”的观念。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虚拟的、理想的、觉悟的统治者。
在韩非子的文章中,他把“圣人”变成了眼前的国军。
谁有国军的身份,谁是成年人,他是最高标准。
所以在谈到韩非子的时候,司马迁最后说,如果把超越性都忽略了,就没有包容性了。
只注意记忆性,把它作为道理和图解来实施,成为法律。
最终成为法家的重要代表,流向严厉的刑罚法、刻薄的果银等。
03韩非子把“道”和“里”联系起来
道家说“道”和“德”,韩非子说“道”和“里”。
我们今天反而多用“道理”这个词。
韩非子怎么说?
他说道“一切发生也是有道理的”(《韩非子解老》)。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这样,那是路的安排。一切都有其道理,各有其道理。
那个道理是怎么去审查的?换句话说,那个规律是怎么回事?它也是从路上来的。
他特别强调“李”是“圣物之门”。
是一切的存在,有一定的规则和规律。这就是道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韩非子不再谈论万物的“德”,而是谈论万物的“利”。
但是“李”这个字很有特色。它可以与人类的理性形成对比,是人类理性所掌握的规律。
也就是说,树本身的“德”是什么,我先不管它。
我能从我的理性中看出这棵树可以成为一棵树。它的道理,它的所谓规律是什么,它很重要。
所以重要的是,不再是万物本身的“德”,而是万物可以在人类理性内掌握的规则。
这样一来,道的超越性消失了,记忆性变成了道理。
理性的重要性表明,一切都要由人的理性掌握,才能计算出来。
他还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是说,掌握“道理”,掌握规律就能得到路。
向后延伸的是什么?
也就是说,一切都有那个道理,有一个道理,有一个道理就有一个。万物有万里,有万里。万物消失,渡渡鸟也消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无视道的超越性。
这就是韩非子对道家思想最大的歪曲。
>04 韩非子把“道”与“法”连在一起
韩非子还把“道”与“法”连在了一起。
他说,你要治理国家,就要强调“守成理,因自然”这六个字(《韩非子·大体》)。
守住已经固定的各种合乎理性的规律;因循自然界的各种条件发展的状态。
他说“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
即国家或个人所面对的祸与福,不是由于喜欢或讨厌,不是情感上的问题,而是来自于道法。
所以韩非子用“道法”这个词,他要把握到客观的、普遍的、抽象的法律。
韩非子反对儒家的仁治,他不会推崇尧舜,他用法治。
他说用法治的话,有中等材质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治好;如果用仁治,那几千年才能找到一个尧舜,人间怎么办?一定是治少而乱多。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的。
所谓的“法”就是要“效法”,效法自然界,然后把它落实。
怎么做呢?就是要“依天道,守成理”。
天道跟成理配合起来,就变成了法律。
所以法律是有依据的,不是人自由构想出来的。
法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就是可以涵盖天地万物,当然包括人的世界。
他说天地、江海、山谷,各有它的规律与变化的方式;日月所照的万物,四时所行的过程,连云和风,都有它的运行法则。
换句话说,韩非子要把“天道”转化成“理”,再把这个“理”落实成为人间具体的“法”,这就是韩非子的思路。
他还特别强调,道是“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道是万物的开始,这一点本来没有问题的;
但他说人类世界在分辨是非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规则、什么样的标准,这来自于道。
一个明君就要“守住始”,知道万物的本源,同时要掌握住纪,“纪”就是规律,然后推行好的政治。
这就把《道德经》“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中那个“纪”,给发挥了。
05 韩非子与道家的差异
韩非子的法家,是把他从儒家、道家所学的,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的规范,放在一起,用来治理国家。
他至少有三点,跟道家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点,对于法律。
《道德经》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说法律不能够越来越多,圣人要无为而民自化,要好静,无私无欲。
而韩非子不认同这一点,他认为要靠严刑峻法才能够维持社会的秩序。
第二点,对于为政。
《道德经》中说,政治最好怎么样?“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就是说,你尽量要无为而治。
韩非子不是,他要国君赏罚分明,由法律来治理。
第三点,对于无为。
道家主张要恬淡,要清静无为,反对战争。
韩非子则认为那根本是“无用之教”“无法之言”,怎么能谈得清楚?
他认为人要入世,要侍奉国君,奉养双亲,所以一定要以言论来说清楚,什么是忠,什么是信,什么是法,什么是术,等等。
总结以上的内容,韩非子是把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接过来,转换成“道”与“理”,再把它转移成为“道”与“法”,最后聚焦在“法”上面,形成了法家。
韩非子的时代是战国末期,他跟秦始皇还见过面,最后被他的同学李斯害死。
所以,对他的法家,我们也认为情有可原。
否则如果他学道家的话,可能对于人间政治都保持距离,到深山隐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