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信惠州医院主管中药师 邹乾均
中药的五味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辛、甘、酸、苦、咸也是中药最基本的五种味。而大自然里有一种果子,也同时具备了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俱全而得名,这个果子就是五味子。它也是一味重要的收涩中药。
中药五味子
五味子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五味子的主要性味为酸、甘、温。入肺、心、肾经。
---《神农本草经》:
“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医林纂要》:
“宁神,除烦渴,止吐衄,安梦寐。”
---《本草备要》载:
“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五味子主治: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
五味子的不同炮制品:蜜制五味子、醋制五味子。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五味子的药效,临床可根据具体病证来选择:
■ 久咳虚喘用蜜制五味子以增加润肺止咳之功;
■ 肺寒咳嗽用生五味子以宁嗽定喘;
■ 津伤口渴、自汗盗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用醋制五味子以增强生津敛汗,宁心安神作用。
现代研究
五味子主要含木脂素、三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黄酮、有机酸等,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加强免疫、保肝护肝、抗菌抑菌等多方面的作用。
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1、镇静催眠
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等成分均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2、保肝护肝
五味子酯甲等成分调节肝脏药物代谢酶,可能参与调节肝脏中UGTs酶类化学药物的毒性代谢过程从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联苯双酯为我国创制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是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临床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
3、抗菌抑菌
木脂素类物质是五味子抗菌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发挥抑菌作用。此外,五味子中的黄酮、多糖等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主要方剂配伍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以五味子可以养五脏之气,对人体五脏有发挥补益、平衡作用。
---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半夏、炙甘草。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寒饮咳喘证。
---都气丸《医宗己任编》: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五味子,主治肺肾两虚咳喘。
---生脉散《医学启源》:
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气阴两虚证。
---四神丸《内科摘要》:
补骨脂、肉豆蔻(去油)、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主治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具有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之功效。主治消渴。
药膳食疗
1、五味子西洋参茶
五味子9克、西洋参5克,加水150毫升,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适量冰糖,代茶饮用,可养阴润肺止咳。
2、五味子瘦肉汤
瘦肉15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姜片、盐、鸡粉适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3、五味子人参猪脑汤
猪脑一个,人参、五味子各6克,麦冬,枸杞子各15克,姜、盐各适量。具有补气补血,安神健脑的作用。
注意事项
五味子虽好,但是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服。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信惠州医院药学部 主任中药师 徐汉明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