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驰女车主坐引擎盖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同时也牵扯出了汽车贷款市场关于“金融服务费”的层层纠纷。相关的维权视频显示,该名车主以66万元的价格在奔驰4S店提车后,还没开出4S店就发现发动机存在漏油问题。除此之外,还被收取了一万五千多元的“金融服务费”。
所谓“金融服务费”,业内并没有官方统一的说法,总的来说,金融服务费主要和消费者购车时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4S店有关,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品牌、车型等,按照贷款金额的3%到5%来收取。有从业人员称,贷款购车要收取金融服务费并开具发票,如果全款购车则不会收取金融服务费,但会减少优惠力度,购车总价将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整车价格优惠力度较大,就会通过“金融服务费”来保证提高车价。根据奔驰女车主在录音中的陈述,自己本可以全款买车,但当时工作人员向其推荐贷款利率只有3%左右的奔驰金融贷款,自己被“引诱”做了贷款。
实际上,这名被“引诱”做贷款的女车主只是混乱的场景贷行业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消费者往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成为了如“培训贷”“手机贷”“租金贷”等信贷产品的买单人,且通常面临着与奔驰女车主同样的维权难问题。
贷款根据有无指定用途,可划分为有场景贷款和无场景贷款。场景贷款根据消费产品对象又可划分为普通消费贷款、车贷和房贷。普通消费贷款对应的行业领域为消费金融,车贷对应汽车金融,而房贷一般由商业房贷与公积金贷款组成,由房屋所在地商业银行、公积金中心等负责审核并发放贷款。
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国内的“现金贷”业务提出了较为详尽的监管要求。此后,无场景贷款(现金贷)逐渐收紧,诸如“金融服务费”一类的场景贷款迅速崛起,成为各机构间追捧的新业务。
在一般场景消费中,用户全款支付后即完成了“消费者”层面的角色扮演,不会主动转换为“借款人”角色,但总有不良商家为了额外利益,设法对原本不存在借款需求的消费者群体进行”搭售”甚至“诱骗”高提成的信贷产品,将普通“消费者”转化成“借款人”,以此获取额外牟利。
这类产品中比较典型的是“培训贷”。
齐鲁壹点曾报道,刚从学校毕业的王某带着身份证来到应聘的技术公司准备入职,根据与公司的约定,刚毕业的王某还需接受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并在对接人员的协助下办理了一张银行卡,称用于岗前培训。
“他们拿着我的身份证,把我的信息输入一个网站,我也没有签字,就给我办了两万块钱的。”王某表示,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签字,只是手拿着身份证拍了一张照片,所以刚开始并不知道公司在给他办贷款,而当王某通过短信得知情况后,单位安抚王某称,三个月后一定安排高薪工作。很快,该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王某却背上了19800元贷款,按照合约,王某需在24个月还款25184.13元,利率达27%。
与“培训贷”相似的还有“租金贷”和“手机贷”,基本的操作方法都是先让消费者对该笔较大开支做分期付款,将单纯的买卖双方转化成为有第三方信贷机构介入的三角债权关系。此时,若商家无良跑路,消费者仍需向第三方继续还款,导致部分消费者遭遇经济损失。
在分析受骗原因时,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称,场景贷款与无场景贷款的区别除了场景本身,面向的客群也大相径庭。场景交易中的部分普通消费者原本并没有贷款计划,多为销售人员的诱导下临时起意。因此,这些被动转化成“借款人”的消费者相比现金贷借款人而言,大多数并没有做过贷款功课,对相关条款、服务的了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极易受到知情权方面的侵害。
目前,奔驰车主的“金融服务费”已经引起了中国银保监会的高度重视,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