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想象力。
从被拒的打击中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前进。不要妥协。”黛比·米尔曼①建议我们,想要活得精彩一点,就要深入大气地思考。但是当一个 人需要竭力保障自己实际生存的时候,该怎么抵制自己那种妥协自己创作理想的倾向呢?下面的这个决不妥协的答案来自一位迄今所知最伟大的创作者。1932年,著名的匈牙利摄影师,布拉塞②,亨利·米勒③称之为“巴黎之眼”,被邀请拍摄毕加索④的雕塑。当时这些雕塑几乎不为人知,因为它们是首创的超现实主义艺术⑤评论,《米诺陶诺斯》⑥(安德烈·布勒东⑦编辑)的首发。毕加索在那时刚满50周岁。尽管他已经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依然热衷于赢得世界的喝彩。
当布拉塞到达波艾蒂路⑧,23号,走进毕加索工作室时,他马上意识到,除了完成自己份内的摄影任务之外,这次工作室之行还是一笔丰厚的奖励,使得他 有机会探索毕加索的私人世界,与大师非凡的思想进行亲密接触。在每项活动过后,布拉塞要返回家乡,讲他与毕加索的谈话用纸条仔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塞进一个 巨大的花瓶中--并不是为了将来发表,而是直觉意识到毕加索对于人生与艺术的看法会对子孙后代意义非凡。这持续了30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俩逐渐熟悉 对方--智力上,创造力上,精神上--他们共同探索像自我、创作过程、风花雪月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等等这样永恒而又极富吸引力的话题。
1964年,布拉塞--这位写作与摄影一样才华横溢的人物--打算将花瓶里的记录公之于众,决定将他钟爱的二人对话记录发表出来,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书册《与毕加索的谈话》(公立图书馆)
其中一次谈话是在1944年的5月3日。尽管布拉塞在那时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摄影师--就是凭着这样的声望,他走进了毕加索的生活--他20年前 在绘画领域也有涉猎,所以他将一些早期的艺术作品呈现给了毕加索。在那个特别的春日午后,毕加索表达了他对布拉塞绘画天赋的赞赏,坚持认为布拉塞应该办一 场个人展,并开始深入询问这位摄影师为何搁置画笔不再创作。尽管布拉塞作为一位摄影师是十分成功的,毕加索将任意一种才华的舍弃--例如绘画才能--都视 为一种创作方面的懦弱、妥协的行为,它出卖了自己,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毕加索从来知无不言,他向布拉塞谈及了自己的想法。尽管没人要求艺术家记住他的 话,他的话语时时刻刻在所有苦苦挣扎的艺术家耳畔响起,提醒他们长期坚持,坚信目标的重要性。
“当你有什么东西想要说出来,想要表达出来的时候,任何妥协长远来看都是不能忍受的。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坚定自己的职业,并相信自己可以凭借 这份职业谋生。这个‘第二职业\'的说法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也曾经崩溃过,但是我一直抵制自己想要放弃绘画的倾向……在一开始,我的画作并不昂贵,但是我的 画的确卖出去了。我的画作,油画布得以存活。这才是有意义的。”
当布拉塞断言说,很少艺术家有非凡天赋,可以取得成功,并引用了马蒂斯⑨曾经告诉他的话--“你必须比你的天赋更加强大,才能保护它不受外界侵 害。”--毕加索打破了这种象牙塔似的脱离现实的观念,并反驳这样的说法,“当其他人开始为之买单时,艺术就会饱受折磨。”不像其他人,他们认为商业上的 成功是创造力完整性的宿敌--包括善意的理想主义者像舍伍德·安德森⑩--毕加索对这种众说纷纭、无法调和的话题本质十分敏感。他明白创造力之所以十分脆 弱,是因为它是人类自我的奴隶--而令我们沮丧的是,人类自我会因不断的正面强化而逐渐膨胀。他告诉布拉塞:
“哦,成功是很重要的!经常会有人说,一个艺术家应该为自己,为‘热爱艺术\'而工作,他应该对成功有一种藐视的心理。一派胡言!一位艺术家需要成 功。艺术家不仅仅需要艺术来谋生,而且要创作出他自己的作品。即使一位富有的艺术家也需要成功。很少人能够理解艺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绘画有很强的感知 力。大多数人以是否成功来评价世界上的艺术。所以,为何要将成功留给那些‘畅销画作\'呢?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畅销画作。但是谁明文规定成功要一直属于 那些符合大众品味的人呢?拿我自己来说,我想证明不靠迎合大众品味、做出妥协也能成功。你知道吗?正是我年轻时的成功给我筑起一道保护墙。无论在我的低潮 期还是高潮期,这道保护墙都能给我遮风挡雨。”
毕加索将自己不妥协的理念从思想领域转移到实际领域中,他鼓励布拉塞卖掉自己的一些画,并就此提出建议。
“不要标价太高。重要的是你卖出去很多画。你的画作必须走向世界。”
《与毕加索的谈话》从整体而言,是绝对的珍品,其灿烂的光辉在亨利·米勒的序言里可见一斑:
”令人费解的是,似乎对我来说,让毕加索生气勃勃这种精神远非他的作品,不管它们有多么奇妙。这并不是我在否认毕加索作品的伟大性,而是毕加索本人 远比他取得的成就伟大。他并不仅仅是一个画家,雕塑家,但凡一息尚存,他就会用自己的双手取得非凡成就。他是一位艺术巨匠,人中翘楚。“
译注:
[1] 黛比·米尔曼,Sterling品牌顾问公司的设计部主管,这一职位让她能够对超过200家全球性品牌的再设计过程进行审视;同时她还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品牌化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该专业的教授。黛比主持网络脱口秀“Design Matters”--极受欢迎的提供评论和对话的视觉文化论坛。她是设计报道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设计师协会(AIGA)委员,常在设计类博客 “Speak up”中发表文章。
[2] 布拉塞,摄影师,摄影生命长达60余年。1932年出版摄影集《夜巴黎》,以穷尽巴黎夜生活全貌而闻名于世,赢得“夜间摄影鼻祖”美誉。1980年代出版 《在我生活中的艺术家》摄影集,正值壮年的毕加索、达利、马蒂斯等艺术家都出现在布拉塞的镜头中,又引起新的轰动。
[3]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 - 1980年6月7日),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及世界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 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怪杰。
[4]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崇尚立体主义,代表作品有《斗牛士》,《格尔尼卡》,《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
[5] 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受其影响,在1922年前后,在达达派艺术内部,产生了超现实主义,对整个欧美影响巨大的现代画派。超现实主 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因此,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代表画家有米罗(Joan Miro)、达利、恩斯特、马格利特(Magritte)、保尔。德尔沃、马森·克利等人。
[6]弥诺陶洛斯,1933~1939年于法国发行的超现实主义出版刊物。
[7]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年),法国诗人和评论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追求自由想象,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将梦幻和冲动 引入日常生活,以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安德烈·布勒东出生在法国的丹什布雷市(Tinchebray)。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其间接触到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概念对布勒东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
[8] 波艾蒂路(Rue La Boétie)是巴黎第八区的一条街道,始于rue d\'Astorg,经过圣奥诺雷市郊路,止于香榭丽舍大街。
[9]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代表作有《舞蹈》、《开着的窗户》等。
[10] 舍伍德·安德森,美国作家。生于俄亥俄州卡姆登。当过报童、工人等。其作品多以小城镇为背景,描写小市民的惶惑情绪,带有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其散文 风格以家常谈话为基础。著有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瓦温斯堡镇》;长篇小说《穷白人》(1920)、《黑色的笑》(1925);自传《讲故事人的故事》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