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历年举步艰
大义私利难两全
五马分尸浑不怕
我以我血荐轩辕
五马分尸浑不怕,我以我血荐轩辕
商鞅系列之结局: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时制订的法律极为严酷,对待犯法的人又毫不留情,有一次他曾经亲临渭河判决犯人,犯人受刑流出来的血把河水都染红了。
因此变法数十载,得罪了很多人,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有一天,有个叫赵良的,来见商鞅。
商鞅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高明?”
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有一个人敢于直言不讳。如果您不怪罪我说真话的话,我才敢说出来”
商鞅说:“好吧!”
赵良坦然而言:“
五大夫,原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秦穆公把他从卑贱的养牛郎,提拔到万民之上、无人可及的崇高位置。(这里说的是晋升途径)
他在秦国做国相六七年,向东讨伐了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这里说的是功劳)
他做国相,劳累了也不乘车,再炎热的夏天也不打起伞盖。
他在国中视察,从来不会让众多车马随从前拥后呼,也不舞刀弄剑咄咄逼人。(这里说的是德行)
五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都痛哭流涕,连儿童也不再唱歌谣,舂米的人也不再舂米,以示哀伤。(这里说的是百姓爱戴程度)
现在再来看您。
您起初以结交主上的宠幸心腹景监为晋升之途。(直言商鞅晋升途径就为人所不齿)
待到您掌权执政后,就开始凌辱践踏贵族,残害百姓。
公子虔被逼不敢出门已经有八年之久。
您又杀死祝欢,对公孙贾加以刺面的刑罚。(直言商鞅残虐暴行)
《诗经》中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上述几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啊。
您的每次出行,后面尾随大批车辆甲士,孔武有力的侍卫在身边护卫,持矛挥戟的武士在车旁疾驰。
如果这些保卫措施缺了一样,您就绝不出行。(这里说的是德行)
《尚书》中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上述的几件事,可算不上是以德服人吧。
您的危险处境正如同早晨的露水,刹那间就会化为乌有,您却还贪恋商於地方的富庶收入,在秦国独断专行,积蓄下百姓的怨恨。
一旦秦王有个三长两短,您还能苟活么?”
商鞅并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于是,五个月后,他就大难临头了。
----------
聪爸嘚吧嘚
古人写议论文很厉害,金句频出,像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苏洵的《六国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等等
赵良见商鞅其实就是一篇很正统的议论文,通过商鞅与百里奚两人的行为举止及德行进行对比,论点也是引经据典,非《诗》《书》不取,一步一步推出自己的论调,着实厉害。
关于文中的赵良,其实有一种说法,说赵良其实是旧贵族在与商鞅的斗争失利后,推出来的代表旧势力与商鞅进行协商谈判的说客,并企图让商鞅松点手,威胁商鞅,一旦秦王驾崩,你就完蛋了,只是商鞅没有接受威胁。
---------------
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嬴渠梁去世,秦惠文王---嬴驷继位。
商鞅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后台倒了,商鞅即将遭遇大难。
被商鞅下令割掉鼻子的太子傅---公子虔的手下,向惠文王告发商鞅要阴谋叛变,惠文王于是派人去逮捕商鞅。
商鞅仓促出逃,好不容易跑到边境关口,想投宿旅店。
可旅店的主人拒绝了商鞅,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说:
“商君有令,住店的人必须要有路引,没有路引入住的话,店主就要连带被判罪的”
商鞅喟然叹息。
因为商鞅年轻的时候在魏国生活了很久,所以刚开始他想逃回到魏国。
可是魏国人拒绝让他入境,因为魏国人都怨恨他欺骗了公子卬,还靠阴谋诡计打败了魏军。
商鞅没有办法,只好转道,想逃到别的国家去。
可魏国人并不放商鞅离开,说:“你商鞅是秦国的逃犯,你从秦国疆土跑到魏国来,我们必须要将你送回到秦国。”
于是魏国人又派出兵甲,半护送半强迫的将商鞅送回秦国。
----------
聪爸嘚吧嘚
成语“作法自毙”就是来自于商鞅的这段故事。
魏国人视商鞅为“秦贼”,怨其欺骗公子卬而破魏师,一种很朴素的民意,很有意思。
就像后面的楚怀王被骗客死于秦,“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这也是一种民意,从而最终有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商鞅再次回到秦国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逃回到他的封地商邑。
他在商邑发动邑中的士兵,向北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
结果秦国在后面派追兵继续追击商鞅,把他杀死在郑国的黾池这个地方。(黾池即渑池,著名的渑池会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之后的另一个高光时刻,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后面将相和、负荆请罪故事的发生。)
随后,秦惠王把商鞅五马分尸示众,并诛其全家。
----------
聪爸嘚吧嘚
商鞅遭受的刑罚叫车裂,俗话就是五马分尸。
简单来说,就是把犯人的四肢和脖子用绳子绑好,然后用五匹马或者马车,拉着绳子,以“米”字向不同的方向硬拽。
能被这种酷刑处置的犯人,基本都是当权者心中十恶不赦的大罪人。
从字面上来看,五马分尸,其实分的是尸体,并不是分的是活人。
史书上的记载,凡是受过‘车裂’的,基本上都是被杀死后再车裂的,如商君、嫪毐、赵高、苏秦,都是先被杀死后才车裂的。
但现在很多电视剧,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更突显残酷性,往往都是拍的是活人进行五马分尸。
而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被活着五马分尸过。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五代第一猛将,史书上号称“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之李存孝。
相传李存孝受车裂之刑时,因此人天生神力,太过勇猛,数十次直接将五匹马拉了回来,无法行刑。
最后,行刑者不得不挑断其手筋脚筋,打碎膝盖肘骨,让四肢无法用力。这样李存孝才被车裂而死。
----------------------
所谓的酷刑,除了为了发泄当权者心中的恨意之外,更重要的是威慑,警示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罪行,所以一般五马分尸之后,会接着被安排到示众这个环节,也就是史书里说的“车裂以徇”的徇。
五马分尸示众之后,还杀其全家,可见秦惠文王对商鞅的怨恨之深。
而说到底,商鞅做了什么?商鞅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变法。
从古至今,变法就鲜有不流血牺牲的。
在小说《大秦帝国》中,就写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话,表明商鞅心甘情愿为国家强盛、为变法牺牲的决心:
春秋以来,名士以全身自保而作为功业至高者,不乏其人,但是世间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从不盘算个人的生死归宿,更不会以此作为进退依据,国家要强大,就是要付出血的代价,民众的血,贵族的血,战场的血,刑场的血,壮烈的血,冤屈的血,国家就是一颗大树,国人当敢于用鲜血浇灌,方能茁壮参天,延绵相续,为国家流血,自然也包括卫鞅的血。
而历史上,谭嗣同也说过: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人从来都不缺。
大写的人,诚然如此!
----------往期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滴滴出行”APP下架,以史为镜,聊聊古代地形泄密事件
欺诈魏将得骂名,诓得西河始封君——商鞅系列之七
逼走吴起、雪藏商鞅,凭一己之力致使魏国逐渐衰亡的公叔痤
杀妻求将、母丧不归、吸脓归心、集儒法兵三家于一身的吴起(上)
李悝为相;吴起为将;法家为骨;子夏为师—战国初期魏国大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