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无德,李义府笑里藏刀《题美人》: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作者:来点君
有文才的人并不一定人品就好,因为他们往往过于敏感,所以神经就很脆弱,意志就很薄弱,只要感觉到自己快要受到危害,赶紧就变得像墙头草,立马倒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前几天看见人言:有这一生紧要关头只有那么几步,如果错上一次,人生就会大变样。做好选择,走上正确的道路,真的十分重要。
人生毕竟不是考试题目,无论对错总是那么鲜明,即便写错之后仍然有机会进行改正。在有关人的良知问题上,不可与考试题目相提并论,良知的回答只要错上一次,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万劫不复。所以,面对良知,一定要慎重思考,然后再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生命的河流不会倒转,走过就是结束。
可是人性总是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于是人心向来擅长多变。综观历史烟云,人物繁芜多样,历朝历代,总有那么几个代表性的反派出现,而且其文才似乎并不输于他人。翻阅查找,史海晃晃悠悠,这些人的奇特经历简直令人喟叹。唐朝许敬宗、李义府,宋朝蔡京、秦桧,明朝严嵩……他们都文才斐然,可惜却人生涂墨,履历染黑。良知沉陷于污泥,终归被挂在了历史的耻辱墙柱上,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李义府(614-666年),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唐朝宰相(怎么是个人都能当上宰相?感觉这官位太不值钱的样子)。这个在当时擅长写文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来济并称“来李”,因此得到当时的红人刘洎、马周的推荐,成为晋王李治的随侍。可惜,这个人天性狡诈,没把聪明用到正地,极会钻营逢迎。他最大的“成就”当是迎合唐高宗李治这货。李治在不知廉耻地娶了自己的“小妈”武则天后,想要废了当朝王皇后转立武则天,遭到众朝臣的强烈反对没有成事。
当时的李义府因为得罪长孙无忌,要被贬谪到下面去,如此将仕途受损,再无出头之日。经过一番衡量,李义府感觉到机会来了,准备拼死搏上一搏。于是,他就夜登内廷,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这次投机价值颇大,李义府从此进入了武则天的视线之内,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等人相互勾结,专职坑害忠良,成为武则天窃取李唐天下的忠实走狗。
李义府因文章写得好而发迹,据《新唐书》记载可知,其流传下来的文集有《李义府集》四十卷,《古今诏集》一百卷、《宦游记》二十卷(未完而亡)。另外,他还曾参与修订《晋书》、《永徽五礼》、《姓氏谱》。如此看来,算得上文才颇具。《全唐文》收录其文三篇,《全唐诗》录存其诗七首。
《题美人》
[唐]李义府
其一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其二
懒整鸳鸯被,羞褰玳瑁床。
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这两首诗又名《堂堂曲》,我觉得叫《题美人》要名符其实一些。不过,根据黄叔灿《唐诗笺注》引《乐苑》记载:“唐高宗朝曲也。旧本陈后主作,义未详。”据此可知,堂堂原是那个爱听唱《后庭花》的陈后主作的曲子。既然是写美人的诗,不如就叫《题美人》来得直观一些,什么《堂堂曲》太过拗口,让人莫名其妙。
这两首诗,第一句就给人以惊艳的感觉。“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这想象简直丰富大胆极了。美人载歌载舞,手执圆形宫扇,恰似雕镂月亮而成;身穿云饰衣裳,仿若裁剪彩云而成;恍兮惚兮,皎月之美;璀兮灿兮,彩云之丽。动静自如,亦真亦幻,耐人寻味。忽然之间,是不是令你不由自主地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对,就是李白的《清平调》。如果不论人品之间的差距,凭心而论,从诗句的艺术性上来看,李义府这两句和李太白相比也不差的。
如果仔细地阅读之下,就会发现这两首诗之间毫无关联。第一首描绘美人舞蹈之时的情景,除了前两句出彩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平庸状态,就仿佛掠过天际的流星的刹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用了曹植《洛神赋》中名句:“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拿这个典故用来形容美女的容貌,引用的人太多了,所以这里也不差李义府这一个。不过因为最初的精彩,这首诗瞬间就元气满满,从而占上了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好的诗句,就是这么任性,也就是这样难以寻觅啊。
至于第二首就写得含蓄、矜持一些,好吧,说通俗一点,就是有些香艳,“少儿不宜”,呵呵。就不再逐字逐句地分析了,大略说说。我前面说两首诗之间没有关联,同在也可以在此推翻一下。似乎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第一首先写晚上看美人舞蹈的场景,第二首再写留宿美人寝室的晨景。这样一来,就显得非常合情合理。第二天起床之后,卧看在侧美人,似乎因为昨晚云雨而变得有些懒洋洋,脸带羞怯地躺在装饰精美的床榻上不敢轻易动弹。恰在此时,晨风从窗户吹了进来,掀起轻纱,像一个举止轻佻的男人,也欲做那偷香窃玉的苟且之事。这描写简直活灵活现,端的是精确细腻,有点儿香气袭人;不过这香气不是花香而是一股冲鼻子的脂粉气息。
以上并不是臆想,更非空穴来风,据《新唐书》载:“洛州女子淳于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李义府贪恋女子美色,可谓“好色之徒”,并且为此利用职权把犯罪女子捞出来,私纳后供自己玩弄。后来此事被人告发,这家伙过河拆桥,把当初帮他办事的毕正义(改名不正义才对)给推出去抵罪,更是逼迫此人自缢于监狱里面,方才平息此事。竟然还有人说李义府深情,真是哔了狗的理解,为一己私欲害人性命,何来有情之说?现在有些人,完全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黑白不分,混淆是非,颠倒阴阳,真是生生侮辱了“读书人”三个字。
这世上有才人多,无德人也多,而李义府两者皆占。《新唐书》言其:“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这个人的阴狠唳气是来自于秉性中,越有才华危害性就越大。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在《汉语大词典》中,可以查找到两个成语,一个是“镂月裁云”,一个是“笑里藏刀”,都与李义府有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吧。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李义府也算是做到,可惜留下来的却是恶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