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万振
一个农民,一个私营企业主,一个画家,中间差了多少荒僻的乡野与彩色的幻想?
但是,谁又能说农民与私营企业主就不能懂艺术呢?
奥普拉说:“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不是科班出身的他,却对画画情有独钟。
他种地,他开矿,他还办厂,尽管他从农民转身成为老板,到对艺术的追求却一直没有放弃。
艺术家是不拒绝经历的。老天给你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过程,对今后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回头看看过去走过的路,因年少家贫,经常用烂布头做成粗笔,用炭灰加水做成墨汁,在打麦场上练习书法。19岁来到新疆后,他仍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瓜田,在矿上,在车间,常常琢磨着怎么样画好那个瓜。多少年过去了,总算在托克逊县小有名气。为了更进一步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企业主身份,放手让孩子全面打理自己为之奋斗多年企业,一门心思做画,终于在2020年步入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行列。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存在就是一个励志故事,但这一切,好像又不只是励志那么简单。
钱锋,一位从中国最低点吐鲁番盆地走到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红山脚下的画家。也许是从不追求名利,看起来他的知名度并不高。认识他的朋友说:钱锋低调是低调,可绘画功底十分了得不过,知名度不高,并不影响其画作的水平。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用于此或许最为恰当。
钱锋1951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农村。
灵璧是千年古县,“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 “灵璧”。这里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灵璧钟馗画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吴道子之后,至宋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有称“万国艺术赛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钱锋耳濡目染,渐渐也喜欢上画画。于是,钱锋常也开始拿起纸笔涂鸦起来。
上世纪70年代初,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生活在农村的钱锋,由于生活所迫,离开家乡,投亲来到新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县,成为公社生产队的一位瓜农。
托克逊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位于天山中部、吐鲁番盆地西缘,地理交通位置独特,是全国唯一的海拔零点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哈密瓜是托克逊县大多数农民的传统种植农作物,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这瓜农一做就是好几年。
也正是由于这个经历,钱锋日后与哈密瓜结缘了。尽管此后他是做生产队的出纳也好,还是承包砖场,开办建材厂与石膏厂也罢,那幅朦朦胧胧的哈密瓜的图画一直萦绕在脑海里,多少年挥之不去。
生活在吐鲁番时间久了,自己种瓜,画瓜,对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说起吐鲁番,外地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吐鲁番的葡萄。
其实,吐鲁番,是哈密瓜的故乡。
钱锋告诉朋友,在吐鲁番地域,一直有一个传说。
相传当时已有人把当地产的甜瓜叫楼兰香瓜。但名字没有传开,后来楼兰国被灭了,楼兰香瓜就更不为人所知了。直到1696年,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将哈密瓜作为贡品带到京城,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哈密瓜誉满京城,名扬天下。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东海的螃蟹西海的虾,比不上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康熙皇帝金口一开,谁能改得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呢!
这种甜瓜就被称为哈密瓜了。
长此以往,西域以及内地的各民族人民只知道哈密瓜,不知道吐鲁番盆地的大甜瓜了。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但到过吐鲁番地域的人们都要品尝那里的的“大甜瓜”。
吐鲁番大甜瓜按照季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冬瓜,顾名思义就是秋冬季收获的瓜果。冬瓜个儿大肉厚,醇香甘甜,吃上去绵软香糯,可以晾晒成瓜干儿,我们常见的哈密瓜干就是冬瓜晾晒而成的。
还有一种叫夏瓜,盛夏收获。夏瓜香脆可口,果肉呈橘黄色,但不能久存,故只能现吃现买。不管是冬瓜还是夏瓜,都是新疆特产。
吐鲁番地处古楼兰王国以东,那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是哈密瓜等新疆瓜果的天赐宝地。哈密瓜经过了酷热高温的洗礼,一半火焰、一半绿洲,造就了哈密瓜独有的甜蜜。未切开哈密瓜时,就能闻到它散发的瓜香味。切开后,诱人的味道,让人流口水。
金黄的果肉送到嘴里咬一口,耳边全是“嘎嘣嘎嘣”的饱满脆响。清新甜蜜的汁水随着咀嚼,流动到整个口腔,一口就能让你沉醉在它迷人的滋味中。
清末诗人萧雄在《西疆杂述诗》对哈密瓜的品质特征做了如下描述:“圆而长,两头微锐,皮多,或间青花成条,隐若有瓣,按之甚软,剖则去瓤食肉,多桔红色,香柔如泥,甜在蔗蜜之间,爽而不腻,惟止渴较逊。”
1959年,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挖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时,在一座晋墓中出土了半个干缩的哈密瓜,在另一座唐墓中又发现了两块哈密瓜皮。1980年,吐鲁番文物普查队在鄯善县达朗坎大阿萨佛教遗址发掘出3块甜瓜皮,经测定为唐代遗留物。
在吐鲁番地区,钱锋姑父王培明是著名书法家,所以他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喜欢到姑父家,看着姑父写字。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画家。由此开始继续着自己的画家梦。
因为有了与王培明这层亲戚关系,加上钱锋在画画方面悟性很高,于是王培明的画家朋友愉快的将其收入门下。
钱锋十分刻苦,还经常随王培明等书画人士到处学习。在钱锋看来,正是有众多老师的点拨,自己才没有在美术的道路上走太多弯路。他们对钱锋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教他画画的技巧,还教他如何去理解美术的内涵和精神,这些对钱锋帮助颇大。
除了老师的指导,钱锋也十分用心。每次从老师处回家后,他都会进行大量的习作,在绘画方面,临摹不同老师的哈密瓜画作。不少人看过钱锋的画作后,都曾夸赞:“十分逼真。”
老师的悉心指导,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钱锋在绘画方面也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了画好哈密瓜,钱锋不仅仅再是一个种瓜的农村人,还是一个画瓜的艺术家,他对于哈密瓜的研究与绘画相得益彰了。 一个农民看哈密瓜,哈密瓜品种资源很丰富了。
按成熟期不同,分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早、中熟的称为夏瓜,晚熟的称为冬瓜。早熟的品种主要有黄蛋子、纳西甘、一包糖、包孜可口奇、石甜401等,其特点是皮薄肉细,香味浓郁。中熟品种主要有红心脆多汁、肉厚细腻、清香爽口而博得人们喜爱。晚熟品种主要有黑眉毛密极干、青麻皮密极干、炮台红、青皮红肉、青皮冬瓜、黄皮白肉可口奇等。“黑眉毛”、“青麻皮”的特点是瓜肉呈淡青色,储藏后肉质由脆硬,逐渐变得绵软多汁、甜爽而又醇香。
吐鲁番盆地地处古楼兰王国西北,这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是哈密瓜、葡萄等瓜果的天赐宝地。一直以来,吐鲁番地区哈密瓜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瓜农收入可观。吐鲁番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在15%以上,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味甘如蜜,奇香袭人,不仅好吃,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也高。
这里哈密瓜其品种达上百个,形状有椭圆、卵圆、编锤、长棒形等多种;大小不一,小者1公斤,大者15-20公斤;果皮有网纹、光皮两种;色泽有绿、黄白等到,果肉有白、绿、桔红,肉质分脆、酥、软,风味有醇香、清香和果香等。
在钱锋看来西州蜜,浅麻绿、绿道,网纹细密全,果肉橘红,肉质细、松脆,风味好。
东湖瓜,网纹美观,味如香梨,鲜甜脆嫩,发散着诱人的奶香、果香和酒香。
黑眉毛,外形椭圆,皮上有十几道墨绿色的纵条花纹,宛若美女秀眉,瓜肉翠绿,质细多汁,含糖分高,粘口粘手,入冬后食之,更是香气袭人,甘甜爽口。
红心脆:色泽橙红,酥脆多汁,含奶油味,浓香四溢,食后余香绕口,经久不散。
黄蛋子:色金黄,形圆个小,肉如羊脂,松软味甜,室内置放一瓜满屋生香。
曾经,钱锋自己种瓜,一天天看着成长、开花、结果、成熟,观察、研究、分析、画画,不亦乐乎。
看色泽:成熟的哈密瓜色泽鲜艳,常见有绿色带网纹、金黄色、花青色等几种。
摸瓜身:坚实而微软,太软则过熟。
闻瓜香:成熟的哈密瓜有一股香甜的瓜香。没成熟的哈密瓜很淡甚至没有香味。
哈密瓜观察的多了,时间久了,琢磨起画作的钱锋将中国画的线描艺术与水墨艺术在作品中融合得天衣无缝,可谓笔情墨韵浑然天成。
所谓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钱锋的作品表达形式与语言恰恰又是独特的,其作品带有农耕文化意味的表达,构图对观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也是一个农民画家的高明之处。
读钱锋的画,会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强大与神秘,生命的律动与变换莫测。一幅幅绘画都是用心灵与自然的对话,火焰山下,西域臻品,既有重视直觉感悟的自然主义特征,又渗透着后现代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禁忌和界限,追求自由的基本思想。创新充满“不确定性”以及颠覆传统又继承传统的无止境精神。
“画画是我喜爱的东西,无论是谁的作品,我看到喜欢的都会去学习。至于风格和特点,我始终不认为是刻意去创造的。我觉得应该是自然中形成,自己不断地吸取各家的特点,领会大家作品的精神和内涵,逐步将大家的风格特点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还会继续努力,继续不断提升自我的绘画水平。”钱锋说。
艺术往往是靠征服而存在的。有人说钱锋与传统格格不入,然而焉知所谓不入格而破格,不入而为大象,也正所谓,术诞生于拘束,亦死于拘束,死于自由又生于自由。
从田野走进艺术领域的钱锋有着对艺术的敏感性,对生活的热爱性,相信他将会创作出更多更高的精品展示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