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杂家大兵
生活
大约十年前,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名为《活着》的电影,当时的感觉很震撼,一口气看了三遍。
张导导演这些中国近代题材的电影真的是很细腻,通过他的场景调度,昏暗的影片格调,朴实无华纪实的叙事风格和他的分寸感将中国近近代几十年的面貌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很真实,很有带入感。后来想想这其中编剧的力量应该可以占领大半成的功劳,所以才知道是余华写的小说《活着》。书买了很久,一直没有看,因为相信电影看过了,情节都知道了,都在脑子里,再看这本书应该算是比较寡然的。今天随手翻了翻,心想最近学了快速阅读的方法,打算用30分钟“过”一下,可怜的我还是低估了文字的力量! 我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才将这部连序和摘要一起加起来只有191页的文字看完,基本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也是一部我到目前为止看到序最多的小说,余华的文字比张导的表述方式还朴实,更有魅力。通过第一人称的写法用叙述和回忆的手法,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将这位名叫“福贵”的人物一生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1. 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福贵的前半生怎么也算是一个富三代,玩世不恭的少爷郎。家里有一百多亩地,每天早上醒来无所事事,胸无大志,不知道这一天该如何打发,染上了赌博(赌博那种又痛快又紧张的状态让他有种说不出的舒坦),最终在别人的做局下输光了全部家当,住了几十年的老宅易了主,从此开始了苦难的贫穷生活。但是没有磨灭活下去的希望因为相信只要不再瞎折腾鸡长大可以变成鹅,鹅长大可以变成羊,羊长大可以变成牛,就这样还可以东山再起的。但是老天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悲剧接二连三的发生在他的身上,父亲去世,家里没有了顶梁柱;被拉去给国民党做壮丁,母亲死之前的最后一面没见上;家里乖巧的女儿也因生病变成了哑巴;这些苦难折磨着他,在多少次死亡的威胁之前,他拼命的活下来因为这个世上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
我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的一双儿女团聚,我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的往南跑。
再到后来他将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送走,包括他的外孙,他觉得很踏实,这种踏实是对生命的一种释然。家里没有人了,是他给家里人料理的后事,这样到他死的那一天,他再也不用担心谁了。
做人还是平常一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性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的死去,我还活着。
2.余华对于死亡的描写真的是入木三分。看家珍的死这一段,我的内心是悲痛的,爷爷奶奶去世时的情景浮现在我的脑海,人的去世就是这样一点点,一点点没有了体温,人体的热气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的漏走,想抓也抓不住,再也回不来了。
家珍像是睡着了一样,脸看上去安安静静的,一点儿都看不出难受来。谁知没一会儿,家珍捏住我的手凉了,我去摸她的手臂,她的手臂是一截一截的凉下去,那时候她的两条腿也凉了,她全身都凉了,只有胸口还有一块地方暖和着,我的手贴在家珍的胸口上,胸口的热气像是从我手指缝里一点一点漏力量出来。她扭住我的手后来一松,就瘫在了我的胳膊上。
3. 还原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风貌。那个年代的日子真的是苦,平民小老百姓控制不了社会的动荡。连年的战争,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的野蛮行为使得小老百姓没的吃,没的穿,更别提生命的尊严,只能如蝼蚁一般的拼命的活下去。对待亲人的死亡(有庆被抽血抽死,凤霞生孩子大出血而死,苦根吃豆子撑死),虽然痛不欲生,但也毫无力气。比起现在的社会,我们进步太多了,所以更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活着了。
4. 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自己的老牛也取了一个福贵的名字。种种的苦难磨练着福贵给福贵以无名的命运的打击,福贵经历并化解了这些苦难,并认清了自己的这一生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当和尚。
牛的名字叫福贵
最后只剩一个孤独但并不寂寞的自己---一头比他还老的牛陪着他,这就叫“活着”。
我想每个人对于或者的定义不一样,余华用中国近代社会苦难的背景描述了福贵对于活着的经历和理解也给我以启示----生命只有一次,不管多难多苦难,也请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