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腥的高端“舌头讨论”,居然是虚构的?
小说或电视剧《三国演义》(王夫林、蔡晓青等导演、唐国强、鲍国安等主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1994年制作的84集《三国演义》第69集《收姜维》)
特别是对诸葛亮痛斥王朗的“我从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这句话,会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诸葛亮与王朗的这一场高端“舌辩”,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电视剧《三国演义》拍摄二人舌辩,可谓形神具备;小说中的文字,尤其是诸葛亮与王朗二人的各自说辞,王朗以“老前辈”、 “老资格”的身份,对后生诸葛亮的“谆谆”教诲、“循循”利诱;诸葛亮的、言辞铿锵犀利、慷慨激昂,亦是字字珠玑。细细咀嚼,满香盈口,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然而,如果轻轻滴告诉现在还沉浸在小说或电视剧美妙意境或回忆中的诸君一句话:这一情节,极有可能是罗贯中以小说家的手法,虚构出来的一出让忠君爱国之士血脉贲张的故事,诸君会有何反应?
可惜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文献《三国志》中,无论如何深度挖掘推敲,都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在当事人王朗和诸葛亮的传记中,更是未有丝毫提及。如果说《王朗传》中未有此事记载,还有可能是陈寿“为尊者讳”,必须保全、顾及王家的面子(毕竟陈寿撰《三国志》,已在西晋。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他爸司马昭,是王朗的孙女婿;司马炎是王朗的曾外孙)那么,在《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仅靠舌辩就致死曹魏三公的“显赫战绩”,应该有所描述吧。当然,基于前一缘由,也会导致噤如寒蝉的亡国之余的陈寿闭口不言。既然史书无载,此情节也只能根据刑法中“疑罪从无”的原则,暂时推定系罗贯中虚构杜撰了。
《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昭剧照
尽管诸葛亮、王朗上述对话多属虚构,不过诸葛亮所说的“世居东海之滨”一句话,倒是符合史实的。那么,王朗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何事迹。今天,我们将主要依据《三国志》及裴松之所征引诸文献,尽量复原一个真实的王朗,以飨读者。
二、东汉末年的王朗
王郎(?-228年11月),《魏略》记载他本名王严,后改名王朗。字景兴,东海(今山东临沂一带)人。以通晓儒家经典,拜郎中,又被任命为菑丘长。他师从太尉杨赐。杨赐去世后,王朗遵循礼制,辞去官职,为老师穿戴丧服,居丧。后有人察举王朗为孝廉,公府也征辟他入职,王朗都没有答应。(可见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所说的“初举孝廉入仕”,也不符史实)
徐州刺史陶谦察举王朗为茂才(即秀才)。后来,王朗就在陶谦手下担任治中(职官名,全名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是州刺史的高级佐官,职掌州府众曹文书,位次于别驾。相当于副州长)之职。当时,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王朗与别驾赵昱等劝说陶谦勤王。陶谦于是派遣赵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任命赵昱为广陵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
王朗担任会稽太守四年期间,惠爱民众,颇有声誉。他还大力革除会稽郡一些陈陋风俗,如会稽人原有祭祀秦始皇的风俗,刻木为始皇像,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系无德之君,不应享受后人祭祀,於是革除此俗。
后来,孙策率军经略江东。王朗与孙策交战,屡战屡败。(《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王朗率众渡海,逃至东冶(今福建东治)。策又追击,大破之。朗泛舟浮海,欲逃往交州。后为部下挟持,无奈投降孙策。孙策虽诘责王朗,但并没有加害他,而是收留帐下,以供驱使。王朗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然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
孙策剧照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徵王朗入朝。孙策遣之。王朗率家人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曹操向王朗询问孙策及其属下的有关情况。王朗回答说:孙策勇冠当世,有俊才大志。张昭素有民望,周瑜系江淮之杰。二人同心辅佐孙策,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并非一般流寇盗贼。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王朗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后陆续迁任少府、奉常、大理。务在宽恕,罪疑从轻。
曹操死后,曹丕即王位,迁王朗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王朗上奏,建议减省刑罚,抚育百姓。
曹丕
三、曹魏时期的王朗
曹丕称帝后,王朗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当时曹丕好外出游猎,又生活奢侈腐靡,王朗皆上奏劝谏。当时,孙、刘交恶交战,孙权向曹魏称臣。曹丕与大臣们讨论是否趁机攻取蜀汉。王朗以为当待机而动,不宜先行攻蜀;且气候多雨,不宜出兵。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曹丕诏公卿举独行君子。王朗举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帝命彪位次三公,不允王朗辞职。后孙权欲遣子登入侍,不至。曹丕率军东征孙权。王朗谏阻,帝不听。果无功而返。
魏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魏明帝好修建宫室,耗费民力物力。王朗多次上奏劝谏,建议皇帝节约用度,爱惜民力物力。集中力量增强国力,以图统一大业。魏明帝好色,广选美女充斥后宫。王朗也上疏劝谏。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曰成侯。
王朗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他生前撰有《周易》、《春秋》、《孝经》、《周官》诸经的诠释著作,咸传于世。他的儿子王肃,也是魏晋之际著名的经学家。受父亲影响,王肃遍注群经,在经学界,与当时被士人们尊为圣贤的郑玄齐名,自成一派,后人称之“王学”。由于王肃经说多与郑玄歧异,导致魏晋至隋唐经学领域,“郑、王之争”颇为激烈。
王肃
文史君说
综上史书所载可见,王朗在政治上,不畏帝威,对曹丕、曹叡两代曹魏帝王的奢靡腐化、无谓地耗费民力物力等不端作为,不顾触逆龙颜,屡屡直言劝谏;较之尸位素餐者,于国于民皆有益;对军国大计,王朗也多有谋略规划。另外,史书还记载,王朗品德端正,如说他高才博雅,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两袖清风,不收受贿赂,除婚姻中表礼贽往来外,其余一无所受。较之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者,可谓天壤有别;他精研学术,影响后世;他乐善好施,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故用财以周急为先。所以,无论从职责本分来说,还是从道德品质来说,王朗皆有可圈可点之处。至于后人以分别党附曹氏、司马氏篡逆为由,对王朗父子横加指责,似乎也未必允当。毕竟,东汉帝国已分崩离析,且古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之训,王朗又何必拘守所谓君臣伦理,为此僵尸殉葬呢?
参考文献
1.(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