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历史,曹操曾说过“生儿育女如孙仲谋”,由此可见孙权雄才略。
然而晚年的孙权却倒行逆施,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大搞“二宫之争”。立孙和为太子,非要同时宠信个鲁王,给予鲁王的待遇与太子不相上下。弄得这俩各自结党,纷争不休。一堆“耿直”的臣子受了无妄之灾,可怜的连名将陆逊受牵连被气死了。最后孙权把太子孙和、鲁王孙霸都废了,立了个未成年人孙亮,导致东吴内乱不断,国力衰落。
那么孙权晚年为什么要搞“二宫之争”? 真的是人们常说的“倒行逆施”或昏聩吗? 其实,说孙权晚年昏聩、倒行逆施,其实是不明白孙权面临的困境:皇权不稳。要搞“二宫之争”,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平衡。
怎么说,这还得从孙策平定江东说起,孙策转战江东六郡时,身边除孙氏宗族中人孙河、孙静、吴景等宗族势力之外,还有淮泗精英如张昭、周瑜、黄盖、程普、周泰、诸葛瑾等跟随外,同时有对江东大族的结好,重用了江东豪族人事,比如。如朱治,丹阳人;虞翻,会稽余姚人;凌操,吴郡余杭人;董袭,会稽余姚人;全柔,吴郡钱塘人;贺齐,会稽山阴人;芮良,丹阳人等等,融入孙氏集团,到了孙权统治阶段,孙吴政权逐步实现了和江东大族的全面合作,其标志就是吴地士人大量进入孙吴政府并分享最高层权力。典型代表,吴国的最高文职丞相,顾雍,担任丞相19年,最高武职上大将军是陆逊,足以说明江东大族的势力至此已发展到极盛。而且在基层州郡,孙吴和曹魏一样,早在嘉禾年间(公元232年-公元238年)就已设立九品中正制,以选拔人才,州置大公平(后称大公正),郡设中正。这一制度的设立,得利最大的当然是江东大族。如《三国志·吴书·朱治传》称,“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由此,孙吴政权大部分的官职人员基本被江东士族控制。
淮泗集团代表人物
而孙吴政权除孙氏宗室外,另有两股政治势力,即南渡的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集团,这两股势力共同辅佐孙氏政权成就霸业,与曹魏、刘蜀相抗,但又互相约束、牵制,在政治上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三国后期,,北方士人暂时不再南渡,南渡北士集团因为后备人才不足,日渐衰退。尤其是周瑜,鲁肃,诸葛瑾等均已去世,此后南渡北士难以担纲孙吴政权中的重要角色。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盘踞江东多年的江东大族,势力深厚,影响深远,因此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又加上控制了吴国的官员仕进途径,他们的政治上升势头有超过前者的趋势,这自然会破坏已有的政治平衡。
江东大族代表人物
平衡被打破,意味着皇权不稳,因为东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东吴的这些豪门将领往往集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于一身。如《三国志·孙皓传》“凡十一王,王给三千兵。”《韩当传》“授兵两千,骑五十匹.”周瑜死后吕蒙领其部众四千。《全琮传》“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募召,得精兵万余人,”《朱桓传》“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部曲万口。”这种趋势自然不是孙权愿意见到的,晚年的孙权开始了为稳固孙氏皇权,所以开始对江东豪族开始进行打压,并具体体现在暨艳案、吕壹事件和二宫之争这三件事上。
所以,孙权要搞“二宫之争”,绝不仅仅在于陈寿所说的孙权疑心过重,即“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既臻末年,弥以滋甚”,而是为了保护皇权,实现政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