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清风亭》,故事内容,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某传记小说里看到的,可能是在三言二拍里读到的,后来火了的电视剧集《包青天》,其中一个叫010-。
百度后才知道,《清风亭》也是出传统曲目,豫剧、蒲剧、京剧都有,我看的版本是京剧《清风亭》,整出剧里,唱的少,念白多,作为一个看热闹的外行,仅仅知道“千斤念白四两唱”这句话,还不晓得是出自谁家。
念白,是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法,它的腔调介于读与唱之间,能将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纠葛矛盾凸现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类似影视剧中的独白。
这是我能理解的概念,这版《清风亭》的念白,好不好,会有专业人士评价,我看了三四遍,觉得不错的缘故,是念白听得懂,不需要字幕,整出戏讲述的故事也看得明了。
剧里忘恩负义的张继保,生母周氏,是官宦人家的妾室,因为丈夫外任为官,正室夫人妒忌,生下张继保后,被迫遗弃在清风亭上。正好一对贫寒年迈的张氏老夫妇经过这里,老丈张元秀和妻子以卖豆腐为生,膝下无子,看到了婴儿后非常欣喜,老夫妇将婴儿抱回家,取名继保,悉心抚养。后来在清风亭上,张继保遇到生母周氏,遂抛下年迈穷苦的张氏夫妇,跟着生母去投奔生父。张元秀夫妇思念儿子,经常去清风亭守望,终于一日遇到金榜题名又上任为官的张继保在清风亭休息,老夫妇前去认亲,却被张继保当成乞儿打发,痛心愤怒的老夫妇死在清风亭上,张继保也被天雷劈死在亭中。
不同的剧种不同的版本,对这段故事都有所改动,不过结局,大多遵循了传统剧目的脉络走线,仿佛诠释着善因善果,为恶自毙的是非认知。然而细细观去,故事演绎出来的却是另一种思考,和是非善恶仿佛没有了关系。
也许跨越了时光这道最深的天堑,剧中原有的果报天谴早已经失去了震慑力,也不再真实可信,无论是天诛地灭还是天打雷劈,都苍白无力得好像一个冷笑话。打雷劈到人,不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而是一个概率而已,一个非常小的概率。所以剧中被劈死的张继保,也只是旁观者的臆想,只怕在那个时代,有着官宦出身、进士及第身家背景的张继保,他已经认了生父,换了姓名,一旦出仕,自然是平步青云,前程似锦,张氏老夫妇撞死也好,气死也罢,都动摇不了他一分一毫的富贵,也抹煞不了他的利禄功名。
这样说起来,不过是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另一个版本。
养父母家境贫寒,无权无势,是挣扎在温饱一线的穷困百姓;生父为官多年,妻妾私宅,纵不是泼天富贵,却也高床暖枕、脂膏轻肥,如果取舍,对剧中的张继保是个不需要考虑的选择,因为在孩童时代的张继保,就凸显出对养父母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质疑和轻蔑。尤其他从私塾回来的一场撕闹,才引出逃上清风亭,巧遇生母周氏的场景。
一日三餐食豆腐,十来岁的张继保已然腻歪这样的贫困生活,他极其厌恶自己身上永远挥之不去的豆腐味道,那是令他低人一头的黥刑,以至于他和养父反唇相讥,悖逆冲撞,逃出家门。
孩子的自私,多半是源于父母的骄纵,张氏老夫妇半生无子,捡了这么个宝贝,自然极尽所能的去疼爱,去宠溺,所以他们不顾年迈,卖着豆腐也要供孩子读书,只可惜张继保读到肚子里的不是知恩图报,不是纵箪食瓢饮也不亏菽水之奉,他读的只是终南捷径,是富贵功名。
认了生父的张继保,从内心里彻底想抹煞这段他觉得是不堪和屈辱的记忆,剧中没有表述他的生父生母对此事的态度,但是后来他的拒不相认,也在暗线中补白了他生身父母的推波助澜。如果他的生身父母通达情理,知晓恩义,一定会引导儿子念及养育之恩,起码在将儿子接回家中后,对张氏老夫妻应该有所恩谢酬答,纵不千金相赠,也该怜惜他们贫弱老迈,照顾衣食起居,得以颐养天年纵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可惜,剧中只见到张氏老夫妇越发贫苦无助,因为思念儿子,张家婆婆泪干而盲,那骨肉团聚的一家人毫无消息。
他的生母身为妾室,备受欺凌,终于得到翻身的机会,自然乐享儿子出人头地带来的扬眉吐气,哪里还有功夫去思忖曾经为她抚养儿子的一对老迈夫妻?
他的生父为官多年,摸爬滚打,只怕富贵心、势利眼已然根深蒂固,哪里还有闲暇去考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们对张氏老夫妻只怕也避之不及,担心着老夫妻借着养育儿子的名头,不停地打了秋风,勒求无度吧?
到最后,始于清风亭上的父子缘分,转于清风亭上的贫富抉择,终于清风亭上的生死因果,张氏老夫妇肝肠寸断,万念俱灰地撞死;张继保被天雷击毙;他没有出现的生身父母,儿子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白发人送了黑发人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
这一出戏,善良的人伤心绝望,负义的人死得无稽,无论生死悲欢,都显得有些凉薄,是非不是分明的是非,对错也不是绝对在对错,流不出眼泪,也淋漓不了善恶。
文:狼与狗的时空
另,推荐青年演员陶阳、贾怀胤版本的《清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