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央视新闻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6)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会上,拜登为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向世界致歉,声称这个决定让美国在达成气候目标上落后。
一语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还记忆犹新,2019年,特朗普信誓旦旦地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一年多以后,拜登上台,美国又宣布重返巴黎协定。
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再到今年的COP 26,联合国一直致力于让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和速度做出承诺,尽早实现全球“净零”排放。
但要让每个国家做出气候政策的承诺,并持之以恒地践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天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国家在气候问题上反复地更改目标和立场,提出减排举措而后又拒绝施行,甚至全盘推翻前一届政府的气候立场,让气候政策变成了外交谈判的筹码和政治博弈的棋子。
当然,气候问题上一变再变,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议题上所面临的难题就很不相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日本:从“旗手”到“反对者”
作为世界上最早推行环境外交的国家,日本无疑是环境治理的“旗手”。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急需扩大国际政治影响力,日本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后,就把目光转向了外部的环境问题。
1984年,在日本政府倡议下,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9年日本主持在东京召开地球环境会议,并提出“地球环保技术开发计划”。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日本不仅承诺限制有害气体排放,还承诺五年内为环保事业提供10000亿日元援助,远超欧盟和美国。
1997年,日本作为东道主,在京都成功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日本承诺六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
1998年,日本政府制定并予以通过《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为直接目的的法律性文件,既做到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积极调控,又表达日本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积极立场。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设定了强制性减排目标的第一份国际协议。
2008年,日本政府发表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福田蓝图》,对策《福田蓝图》,首次提出了构建低碳社会的具体目标,即在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当年的60%至80%。
2009年,鸠山由纪夫内阁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做出承诺,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日本政府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承诺。
2010年,由于日本社会各界认为《东京议定书》可能给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坎昆气候大会上,日本代表团公开否定《京都议定书》,招来了多国抨击。
2011年,日本发生东北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日本国内的电力缺口很大,只得启用火力发电站,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在2011年的德班气候大会上,日本仍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持拒绝态度。不过在中国、印度等国的坚持下,会议决定《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在2012年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被批准,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
几年的激烈反对之后,日本对减排的态度又开始缓和。2018年,日本制定了战略能源计划,目标设定为2030年。该计划旨在将煤炭使用量从32%减少到26%,将可再生能源从17%增加到22-24%,并将核能从6%增加到20-22%。日本还宣布关闭140家燃煤电厂中的100家老旧低效燃煤电厂。
今年4月,日本政府还表示,力争203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3年度减少46%。
信息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官网、日本统计局官网、日本产业经济研究所官网、《日本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政策变化及其原因》(宫笠琍发表于《日本研究集林》)
图源:新华社
美国:政府一换 政策“翻脸”
自20世纪90年代宣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之后,美国的气候政策几经调整。由于每届政府对待环境的态度大相径庭,这种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上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执政期间,美国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但并未给予高度关注。1990年,美国延长了《清洁空气法》,保障公众健康以及社会物质财富。
1992年,美国签署与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在随后的克林顿执政期间,政府努力把环境问题与美国国家安全联系起来,提升了环境问题在国内政治议程上的优先性。在此期间,美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2000年起,在小布什执政期间,由共和党执政的政府认为《京都议定书》为美国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于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环境议程优先考虑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通过。
2015年,奥巴马宣布了《清洁电力计划》最终方案。这个计划将对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施加更严格的限制,并成为迄今美国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2016年4月22日,奥巴马政府签署《巴黎协定》。
2017年,刚上任的特朗普就开始实施“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并废除许多环境法规。美国环境保护局以不合法为由,宣布废除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气候政策《清洁电力计划》。
2019年9月,特朗普政府用不限制排放的平价清洁能源规则取代了奥巴马时代的清洁能源计划,新规则将使得美国到2030年减排不到1%。
2019年11月,特朗普政府通知作为《巴黎协定》保存人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2020年4月,特朗普发布了新的车辆排放标准,预计将导致额外的10亿吨二氧化碳,使美国的年排放量增加约五分之一。
2021年,拜登上台后,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首次在白宫内设置气候政策办公室。他审查或撤销了特朗普政府的环境政策,包括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在美国国土上钻探石油和天然气。
拜登在2021年5月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承诺,美国将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从2005年水平减少50%-52%。
信息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网、《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及原因和影响分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中心发表于《中国能源》)
记者 何泠瑶 摄
印度:从嗤之以鼻到接纳合作
作为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发达国家提出的约束性排放限制嗤之以鼻,也备受指责与抨击。
但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印度不得不改变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承担温室气体排放国的应尽责任,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之中。
以1986年《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印度环境法,在把遏制和扭转气候变暖趋势作为目标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印度的社会公平、扶贫问题和经济发展权利。
2008年,印度发布了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NAPCC),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森林和树木,到2022年将可再生能源供应增加到总能源结构的6%,以及进一步进行灾害管理。
2009年,印度环境部明确表示,将设定一个非约束性的减排目标。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施加的巨大压力下,印度已经宣布到2020年将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25%,但是该声明实质上并没有撼动其不接受约束性排放目标的立场底线。
2016年,印度正式向联合国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批准书。继中国、美国等国家之后,印度成为第62个签署并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印度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燃料来源的电力占其总发电量的40%。
近几年,印度也渐渐接纳了减排的义务,并主动设置了目标。2018年,印度中央电力局设定目标:到2027年,57%的电力来自非化石燃料来源。
信息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全球碳计划组织官网、《浅析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黄云松、黄敏发表于《南亚研究》)
记者 何泠瑶 摄
欧盟:稳中求进的“领军者”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反复无常”,在气变政策的目标制定上,欧盟走的是“稳中求进”的路线。自《京都议定书》后,欧盟就争当气候领域“领军者”,不仅为成员国的减排以及能源政策制定了细化目标,更重视制定宏远目标,对全球做出“示范与引领”。
1997年,京都气候峰会上,商定了一套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承诺在2008-2012年的承诺期内将六种温室气体减排8%(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
1998年,欧盟出台了《欧盟关于气候问题战略》文件,该文件肯定了《京都议定书》的积极作用,并强调扩大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全球参与。
2000年,欧洲气候变化计划(ECCP)启动,该计划审查了一系列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潜力的政策部门和工具,并制定了共同协调的战略以实现京都气候峰会上的目标,引入欧洲碳排放交易计划。
2002年,欧盟在美国宣布推出《京都议定书》的不利形势之下,以身作则批准了《京都议定书》,对后续俄罗斯批准《议定书》以及《议定书》于2005年的正式生效贡献甚多。
2007年3月,欧盟出台一项新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承诺在2020年以前将欧盟温室气体总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若其他主要经济体也能承担此挑战性责任,则要进一步减排。
2010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期,欧盟委员会发布报告指出,由于欧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成本因金融与经济危机而降低,欧盟考虑将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有20%提高至30%。
2014年10月,欧盟首脑峰会通过《2020年至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框架》,提出2030年前,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40%。
2018年11月,欧盟率先提出“建设碳中和大陆”,与巴黎协定保持全球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并努力争取控制在1.5度内的目标保持一致。
2021年,欧盟再度将减碳目标提高。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洲气候法》达成临时协议,确立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要比1990年水平减少55%。
信息来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官网、欧盟官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网